我就喜欢看日本政客被刺杀,怎么就撩到你的G点了?

Author: 正牌可二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推荐一个牛逼的新公众号:

刺杀安倍的男子没有逃跑,当场就擒。


1



安倍被刺杀,又有很多老文人推销“文明”了。

真是让人恶心。

这群老不死的,认为普通网民为一个政客的死亡欢呼,是“愚昧”“野蛮”“残忍”。

这群老不死的,每时每刻都在告诉人们,按照他们要求的姿态表达情感,才是好,才是善,才是道德,才是文明。

没有比这更让人恶心的事了。

情绪表达,是自由的一部分。

你觉得安倍是个好人,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从而为他被刺感到难过,这是你的自由。

有人觉得安倍是个坏人,是个可耻的政客,从而为他被刺欢呼雀跃,也是别人的自由。

尊重每一种自由,才叫做他妈的文明。

我认为安倍是个可耻的政客,但我绝不会说,那些打心眼里真正喜欢安倍的人,为他的惨死而难过是不文明,是野蛮。

我只会说,这些人可能爱错了人。

但是,这些老文人不是这样。


2


老文人的文明观中,有另一种散发着恶臭的东西:

无论是谁,只要是被杀死了,而不是自然死亡,就应该怜悯。

当然,他们并不会天天为被政府枪毙的人点香,祭奠。

他们只有在无法为自己喜欢的死者辩护的时候,才会抬出这种腐朽的“文明”观。

他们知道,安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是日本拒绝反省侵华罪恶的传统意识形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们如果好学,也会知道,安倍是一个凯恩斯主义狂徒,是日本经济沉沦的助力士。

如果有人摆出证据,说对外,安倍是侵华战争卫道士;对内,是搞乱日本经济的祸首。

(关于这部分内容,可以阅读下面这两篇文章: 安倍政绩的成与败 安倍晋山,当然不是什么好鸟 ;)

这些老文人无话可说时,就会抬出这种腐朽的,连他们自己也不信奉的“文明观”。

既虚伪,又傲慢。


3


这种散发着恶臭的观念,因为有了“文明”这个滤镜,影响了很多人。

比如,我的朋友漫天霾,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 《不同情安倍晋三,但是反对幸灾乐祸》

这个标题,一看就是扯着蛋了。

你不同情一个人被杀,那必是他可恨或可恶,这种情感是自然的,通顺的。

只有一种情况下,你才不会去为一个人的倒霉幸灾乐祸。

那就是,这个人是个好人,不该怎么倒霉,不该被杀。

这种情况下,你同时也会自然地去同情他。

反过来说,对“坏人”被杀表现克制和文明,又说自己不同情“坏人”,这种情感是扭曲的,虚伪的。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两个:

(1)你其实知道你跟“坏人”是一伙的,你害怕他的遭遇在你身上重演。

(2)你可能害怕受到“坏人”的同类的抵制或报复。

如果能够承认这一点,倒也坦率。

可是,老文人绝不会承认和暴露自己的这种不堪。

(漫漫不是老文人,他只是受了老文人的影响。)

4


为了掩饰这种不堪,老文人们要炮制更多奇形怪状的理由。

比如,他们说,安倍作为政客,固然做过很多坏事,但他死了,其他政客照样会干这些坏事。

这太荒唐了。

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杀人犯,处死一个杀人犯,还会有其他的杀人犯。

这能够成为反对处死杀人犯的理由?

能够成为你们虚伪地诅咒为政客被杀而欢呼的理由?

这些聪明人又说,要批判和取消的是权力,而不是针对掌握和掌握过权力的人。

这太可笑了。

如果掌握权力干坏事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你们拿什么批判和取消权力?

退一亿步说,就算成功取消了权力,那些干坏事的人就有权逍遥终生?

草民就该按你们的忽悠,从此就“文明”地尊重他们罪恶的政治生涯?

更讽刺的是,

这群虚伪的家伙,对他们不喜欢的政客,比如那谁谁谁,可不是这副嘴脸。

他们的嘴脸背后,有着更荒唐的原因。

这种荒唐的程度,不会比他们所嘲笑和诅咒的逢日必反情绪轻多少。


5



这些老文人虚伪地呼吁,要对安倍的被刺表现出一个“文明人”的底线。

他们并不是在呼吁文明,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精日分子。

而且是那种爱屋及乌、一团浆糊、带着可笑的优越感、其实却自相矛盾的精日分子。

没有一个对现当代日本有所了解的人,不曾是某种意义上的精日分子。

我也是。

直观地看,日本的优质产品、影视文娱、消费品牌在很多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福利。

这些福利,是我们国内同类产品,当时乃至现在都无法提供的。

但那些精日老文人告诉人们,这不是日本人民的功劳,不是市场经济的功劳,而是日本政客或精英的贡献。

他们处心积虑地宣传,当代日本精英对中国都是友善的,日本政客对中国都是友善的。

就算被迫承认有些日本人和政客对中国不友善,他们也会告诉人们, 日本经济实力雄厚,生活品质高,所以,日本的制度是好的,政策是好的,政客是好的,它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好的。

而中国人反日都是民粹,都是落后,都是愚昧,都是野蛮。

这才是老文人的精神底色。

这种情绪和感受,才是他们一切胡说八道的根源。

6


日本当然很发达,过去很发达,现在还很发达。

但是,他们之所以发达,

不是因为他们有好的政治领袖;

不是因为他们照搬了美国的政治制度;

而是因为他们的市场经济曾经有过相对自由的发展。

政府少干预和搜刮老百姓(民众和企业),让老百姓可以自由赚钱,才是一切经济体繁荣富裕的奥秘。

一个经济体是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通常是政府的体量与管制效率不足,导致民间出现事实上的自由放任,从而带来了经济繁荣。

但是,老文人们却明里暗里告诉人们,一个经济体的繁荣,取决于统治者及其豢养的国师的英明。

在老文人的笔下,日本战后的繁荣,

与饿着肚子疯狂工作的国民无关;

与日本民间的商业传统无关;

与战争摧毁了军国主义和天皇专制主义对民间的管制与侵犯无关。

他们到处宣扬,是战争贩子、杀人狂麦克阿瑟用刺刀在日本建立的美式政治制度,带来了战后日本的繁荣。

然而,美国人炮制的制度,之所以没有像之前的军国主义和天皇主义一样,给民间带来这么大的危害,只不过是因为它是外生的和新生的,它的膨胀速度和管制效率,在很长时间内都落后于日本经济的发展速度罢了。

我指出这一点,并不是在说老文人们愚蠢、偏狭,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不认为老混混们会这么无知。

他们就算看到了这个观点,也会予以委蛇、回避、狡辩,会坚持明示或暗示,

是权力精英与知识精英,是政治制度(一种强制征税与垄断暴力的机制)促进了自由和繁荣。

即便同意他们这个立场,他们也无法为安倍被杀辩护。

因为更加显见的事实是,最近三四十年,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潜力已经明显放缓。

它正是政府膨胀速度、管制力度、侵犯和劫掠力度增加的结果。

而安倍,正是其中有力的推波助澜者。

这里要提一句, 煽动民族主义和民族对立,也是政客们攫取和增加特权的权力密码。

在这方面,安倍也是高手。

中国网民厌恶他,完全是有道理的。

但是,老文人们无法反驳这些事实,于是,只好抬出自相矛盾的“不该为有人被杀而欢呼”的所谓“文明观”。


7


任何骑在人民头上拉屎的政治制度要能成功长期运作,需要获得多数人民(被统治者)积极或消极的支持。

(ps: 任何既有的政治制度都要寻求并且也一直都骑在人民头上拉屎。

而取得这种支持的关键,是主流/官方意识形态。

它主要是由统治者及体制豢养的知识分子共同打造的。

出于自利倾向, 统治者及体制豢养的知识分子总是要在其中掺入强化和巩固特权的内容。

一个国家如果实现了长期繁荣,那是因为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正确成分,减少了权力对民间的侵犯和干预。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正确,并不像绅士一样的独立知识分子——如米塞斯——所认为的那样,

仅仅是知识精英认识到了正确的社会-经济因果,并且诚挚地,毫无保留与歪曲地传递给整个社会的结果。

更多的是因为,在起步的阶段,相关地区要么根本没有权力-特权传统,要么经济已经穷困到传统的劫掠与侵犯的边际收益已经为零甚至为负。

简单说,有权有势的人被迫克制、被迫收手、被迫对人民自发的自由放任做较大的让步。

比如,立国之前的北美殖民地、wenge浩劫后的中国、被二战摧毁的日本等等。

一旦日子能够过得下去,这些权力与知识精英就要为侵犯和劫掠的特权炮制理由。

而在给自由放任套上枷锁的时候,他们第一步就是不断宣传这种扭曲的因果:

一切自由与繁荣,都源于精英/权力的赐予与呵护,源于政治制度的英明与伟大。

但是,当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又说,这是国民心态、观念和素质的问题,而把政客和国师的责任轻轻放过。

这就是他们的嘴脸。

8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解释文章开头老文人的态度了。

他们宣称,为一个政客的惨死欢呼是不文明的。

这种虚伪的、别扭的、傲慢的“文明观”,不过是强化精英特权的观念装饰品,是“刑不上大夫”的现代翻版。

正如我的朋友苍少所说,对卸任政客的宽容,就是对在任政客的纵容。

之所以会有这种纵容,不过是因为老文人们是政客的同路人或者幻想自己某一天会是某类政客或其同路人。

在这里,我们不必纠结于安倍是不是“罪不至死”这个法律形式主义的问题。

我们已经看到,刺杀安倍的政客,并没有逃亡和对抗,而是俯首就擒。他的行为,已经表现了自负其责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传递了一个信息: 一个坏的政客,应该受到惩罚。

正如杀人犯、强盗和小偷要受到肉体上的惩处一样 ,那些始终持续地、“合法”地侵犯和劫掠人民的政客,尤其是相对于其他尸位素餐的官僚,那些更加积极地推出更多管制与侵犯政策的政客、更加具有欺骗性的政客,更应该受到同等的肉体上的惩处。

虽然仅仅只有对政客个人的惩罚是不够的,但这至少应该成为一个有益的开始。

它是民众对政客的直接惩罚,而非权力机制内部对政客的规训 ,仅仅这一点,就意义重大。


很多贩夫走卒在欢呼一个可恶政客的被杀,的确就是在幸灾乐祸。

顺着这种情感,我们可以自然地强调一个基本的正义原则: 首恶应该受到清算和惩处。

这也是一切政治和法律制度对待民间冲突的原则。

还施彼身,再合理不过了。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受过一定教育的朋友,多少受了精英腔调的影响,讨厌野蛮、无礼、粗鄙。

比如,他们就觉得幸灾乐祸是一种粗鄙,文明人不应该这样流露情感。

我觉得,英国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者赫伯特·斯宾塞的一段话,是对这种腔调最好的回应:

可敬的公民啊,你们指责贩夫走卒语言粗鲁,行为粗鄙,殊不知你的一切端庄和高雅,都是建立在自己享受了特权的基础之上,不可以把你的特权归功于你的行为端正,你要是放弃那些特权,看你还没有那些美德?

斯宾塞的措辞,带着英伦知识分子的贵族腔,但是,却对贩夫走卒给予了最善意的理解,对“文明人”的嘴脸作了最直率的揭露。

到处是斯宾塞的时代,才是文明的时代。

老文人到处嘶喊着要对政客“文明”一点的时代,一点也不文明。


文/可二

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