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古原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有一句话在中国流传很广,叫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私有。
今天,我来剖析一下这一句话的本质是什么。
在过去的数千年中,我们很难找到长期执政的君主主动实施让贫富平等的政策的例子。
例如,在欧洲,君主们通常不会将贵族或自己的财富强制分配给普通民众。
这是因为,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的大明朝,君主制的基础往往是贵族制和等级制度。
君主本身通常也是最富有的人之一,如果他们实施贫富平等的政策,那就像是在自损其财。
我们可以看到的,真正大规模并且长期推行贫富平等政策的体制,大多数出现在共和民主制建立之后。
共和制的特点是权力属于公众,强调每个人都平等拥有权力的理念,也即权力不能公有。
这种体制下的所有宣传、理念和法律都在强调一切权力归于人民。
在君主制下,虽然有剥夺富人财产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大多是针对地位较低的商人。
当君主剥夺了财产,他们通常不会将其分配给平民,而是用于自己的享用或用于战争。这种剥夺财产的权利几乎是皇家和贵族的专利。
但在共和制下,最高元首不能像君主那样公然把别人的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腐败。
在古代君主制下,腐败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如果一个官员私吞了皇帝的税收,那么受害者是皇帝。
同样,如果税收中有被额外加收的部分(如火耗),虽然民众也受到了影响,但他们更倾向于将额外加收的部分视为损害,而不是本应交的税。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好官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两点: 不额外征收附加税和执法公正。
因此,那些被视为“青天”的官员,是因为他们在执行职务时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有官员截留了皇帝的钱,普通民众可能会认为这是官员和皇帝之间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然而,在现代国家,对腐败的看法发生了显著变化。
如果官员截留税收,民众通常会感到极度愤怒。
这种态度的变化,部分是因为在共和制度下,人们认为权力和财富应该属于公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或官员。
因此,任何形式的贪污腐败都被视为对公共财产的直接侵害。
以越南交通警察为例,即便是在私下接受贿赂以减轻罚款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认为这种行为是腐败的,即使这似乎让违规者在短期内受益。
这是因为腐败被视为破坏了公正和平等的法律体系,损害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人们对腐败的反感,反映了对于权力和资源应该如何分配的根本观念的改变。
在君主制下,税收被视为支持统治阶层的必要贡献。
而在共和制下,税收被视为用于公共利益和服务的共享资源。
因此,任何形式的腐败都是对这种“公共利益”的背叛。
朱元璋对腐败的憎恶,以及他对此采取的严厉措施,可以被视为早期对腐败影响的认识。
在共和制度下,每个公民都被视为对公共资源有一份所有权,因此,当官员滥用职权时,公民会将这视为对自己财产的直接侵害,这和朱元璋视自己为国家财产的唯一守护者的观念是一致的。
也即,在共和制下,人人都视自己为统治者。
在这样的观念下,民众视自己为国家的一部分管理者,有权决定税收的使用,主张“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因此,公众讨论经常围绕着为何官员可以随意使用税收而普通人不能的问题。
在共和制中,官员被视为民众的代理人,而不是统治者。
民主共和的悖论
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私有,这一句话,其实是前后矛盾的,如果财产是私有的,那你要权力干什么?既然保护每一个人的私有财产,就要尽可能地减少税收。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人们支付税款只是为了这些税款最终被自己使用,那么为什么还要缴税呢?为什么不直接为自己花费呢?
这种疑问实际上揭示了税收背后的核心原理:在公共权力体系下,很多人支持税收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税收获得对他人资源的控制。
权力公有,实际上代表着这一种企图。我也要参与分钱。
权力公有,代表着人人可以成为君王,参与对他人财产的征掠。
权力要公有,这种对税收分配的普遍渴望和参与可能导致一种被称为“公地悲剧”的现象,即每个人都试图从公共资源中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最终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
在税收的语境下,这可能导致税率不断升高,而最终结果往往是普遍的经济贫困和不平等。
这句话不如修改一下,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扩张。只有制约权力的扩张,才能阻止财产的公有化,阻止税收的上升。
能阻止税收上升的不是议员,而是普遍的财产保护观念。
英国的光荣革命,并不是起于贵族们要参与税收的分配,而在于阻止收更多的税,这才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他们就是税收的承担者。
但在共和民主制的发展过程中,在这种错误理念的驱动下,我们能见到的就是更多人在参与权力,呼吁更多的税收,呼吁更多的政府支出,这种权力公有,正在导致一个结果,私有财产保护程度不断下降。
甚至,我们能看到的现状就是,当代政府征收的税收种类之多,比例之高,远远高于古代君主制政府。
打破旧世界的神权君权统治,当然是一个进步,消灭身份社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建立法律人人平等之规则,就不存在市场经济。这是现代社会远比古代繁荣之意义。
但是,这还不够。如何减少税收、减少转移支付、不管他是用于什么样高尚的目的,依然是现代国家经济繁荣的关键。现代民主制,增加了无数的君主,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呼吁税收,决定他人的财产,这是世界的灾难。
长远来说,观念决定世界。抢夺他人的财产,并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富有,只不过让人类丛林化,但搞笑的是,主张低税的市场派被认为是主张丛林社会,主张高税抢夺他人财产搞福利的人,却自诩为现代文明人。
而这一切,正是打着权力公有,言论自由(人人可以呼吁抢夺财产)之名义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