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切茄且郄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文 | 切茄且郄
我们从小都接受过节俭教育,认为节俭是美德。节俭,压缩消费,量入为出,确实是好习惯。
节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储存一些资本。有资本才有底气,这对人来说非常重要,前提是在产权人个人意愿的范围内。
前些年我们提倡节俭到什么程度,要规定点菜数量,浪费食物都要罚款。我记得就有面包店扔掉不合格产品被整顿的案例,
当时我还写了文章
。
没想到短短几年之后,乾坤又倒转了。现在不提倡节俭了,又在刺激消费了。
肯定有人说我抬杠,提倡节俭是不让你浪费,刺激消费是让你多消费,没让你浪费。
然而
真相跟他们
以为
的
恰恰相反
,
强制
的
节俭
不能
杜绝
浪费
,
刺激消费
反而
会
带来
真正
的
浪费
。
一些基于自身能力或者出于理性考量必须的“浪费”是无可厚非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面包店扔掉不合格面包的行为,这是属于理性的商业考量
。
低价卖出劣质产品是砸自己的牌子,回炉重造那就是生产劣质产品欺骗消费者。如果一家面包店会把不合格的面包都丢掉,那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加分项,说明他们
对
产品
的质量有要求
,
对
消费者
负责任
。
另外一种出于自身能力的浪费,比如下馆子点了太多菜没吃完,首先大概率不缺钱,其次可能对这顿饭的需求估计错误。这种浪费都是自己的损失,至少对别人是无害的。
与之相比,在消费能力或者意愿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还要刺激消费,给补贴也要消费,这才是真正的浪费。
不管任何强度的消费意愿,只要是自愿的,都是合理的,就是简单的自负其责。
这些自愿的自负其责组成了整个社会的普遍时间偏好
。
生产在继续,只是普遍的时间偏好决定的市场利息决定了哪些生产环节的利润更高,资源会流向利润更高的环节。
不消费可能是经济状况不佳,需要缩减消费以减少开支,也可能是需要储蓄为日后更大的消费做准备。总之都是个人财务的正常规划,而刺激消费打乱了这种规划。
尤其在财务状况普遍不佳的时候,尊重市场真正的消费倾向,也就是尊重消费者在自负其责的前提下的自主选择
。
韬光养晦,增加储蓄,为后期更多的投资和消费能力做准备,然后等待复苏
。
这是面对所谓“消费不足”的正确方式。
还要
补充一句
,其实不存在
“
消费不足
”
的
问题
,
永远
会有
稀缺
,
永远
会存在“消费品
不足
”
,
但是
永远不会
“
消费不足
”
。
人
是
活
的
,
会
行动
的
,
行动
可能
出现
偏差
,
导致
一些
亏损
。
这时候亏损
就是
一种
信号
,
提醒
人们
及时止损
,
去
找
能
盈利
的
项目
。
个人对未来
的
预期
偏差
导致
小范围
的
亏损。人为
通胀
或
降息或过度干预
导致
大面积
的
预期
偏差
,
从而
造成
大面积
的
行动
偏差
,
大面积
的
资源错配
,
最终就是
大面积
的
亏损
。
不管
是
哪一种
偏差,
最重要
的
无疑
都是
及时修正
行为
,让人们自主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而不是
强行
打针
续命
,
在资源错配严重,资本结构
已经扭曲
的
情况下
,
将错配和扭曲
延续下去
。
所谓
刺激消费
恰恰
就会
造成后面
这种
效果
,
这
不是
浪费
是什么
?
这种浪费
比起
一顿饭
多
点一个
菜、面包店扔几个不合格产品,规模大得多、
恐怖
得
多
。
而且
这种刺激
,
浪费
的
还不只是
浪费者
本人
的财富
。
刺激消费的
资源
来自财富转移
,
被转移
方
因为
这种
转移
被迫
减少
储蓄
或者
减少
本来
计划
的
消费。这对
他们
是
不公平
的
,
对
他们
来说
,
这
何尝不是
一种
浪费
。
所以
真的
无法理解
,
一种
漏洞
如此明显
,
逻辑从根本上就讲不通
的
理论
,如何能大行其道
,
指导
这么多
国家
反复
含灯泡
且
丝毫不见
理智回归
的
迹象
。
真的 无法理解 吗 ? 其实 也 能 理解。当更多人能够谨慎怀疑,有自己的看法,就会有更多人理解。
——————
推荐: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