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使人与人的利益更和谐

Author: 乌里单刀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点击下方名片并设置星标,可第一时间阅读本号文章。

为防失联,可点击下方名片。
以下是正文:

朋友理性思考者张总有篇文章叫《是的,我希望你把我当商品》。

张总说他曾经认同过这样一种抱怨:“我很讨厌势利者,他们总是想利用我得到好处!我更希望无私的交往,而不是相互利用。”

但自从他学习了奥派经济学以后,这个观点完全颠倒了过来。

现在他认为:如果别人能利用我,说明我还有利用价值,即具有“交换价值”,我就可以通过和别人交换得到我所没有的价值,我也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也得到了好处,互不亏欠,合作共赢,张总觉得这就是最好的人际交往方式。

另一个朋友齐亮送了我一本他刚出版不久的大作《经济学思维50讲》,里面有一篇《“工具人”背后的理性选择》。

文中说到一件小事:有一天齐兄家里的马桶堵了,叫了一位大哥来修理,几分钟就搞定了,收费100元。大哥连水也不喝一口,收了钱就匆匆离去。

这件小事让齐兄想到了“工具人”这个流行词:

我们经常拿这个词来自怜自艾,或者自嘲。其实,如果按这种逻辑,超市服务员、滴滴司机、小区保安、快递员、外卖员、抖音里的小姐姐……我们每一天遇到的每一个为我们服务的人,不都是我们的工具人吗?

员工是老板的工具人,负责干活;老板是员工的工具人,负责发工资;商家是消费者的工具人,负责生产;消费者是商家的工具人,负责给钱。

从“工具人”的视角看去,这世上所有人与所有人,互为工具人。

“工具人”一词明显带着贬义,人与人之间似乎成了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我帮你干活,你给我钱,活一干完,大家就一拍两散,从此再无瓜葛。

话虽不好听,却呈现了社会分工合作的客观事实: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在利用别人,每一个人也都在被别人利用。

但这种分工合作的事实,恰恰是人的行动的结果。

人类脱离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以及半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进入了高度分工、高度专业化的工业时代,是因为人类认识到:分工合作的生产力更高,更利于改善自身的境况。

如果说,现代社会把人“异化”为商品或所谓的“工具人”,那也是他的(自愿)选择,因为社会就是他的生存手段,是最适合的生存手段。

否则,他为什么不逃到深山老林里去隐居,回归自然,尝试一下原生态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呢?

他之所以不这样做,是因为离开了社会,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必说什么生活的舒适与自在了。

有些人就是矫情,一面享受着现代舒适便利的社会生活,一面又吐槽甚至怨恨这个让TA生活得舒适便利的市场分工体系,纯属有病。

况且,人既不是工具,也不是商品,人的劳动服务才是(无形的)商品。

和“资本使人异化”类似,故意或人云亦云地把人本身与人所提供的劳务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一种反资本主义(即反市场经济)、反现代化和反工业化的潜意识在作祟。

事实上,无论人们从事什么工作,不管是打工人,还是大小老板,归根到底都是在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每个人都在为他人服务从而赚取报酬,每个人也都在购买别人的服务以满足日常所需。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在和别人交换。交换即买卖,一体两面:你的买是他的卖,你的卖是他的买。

生产是卖,消费是买。

生产,是在用利他(为他人提供服务以满足其生活所需)的手段来达成利己(赚钱)之目的。

消费,是在用利他(让他人赚 )的手段来达成利己(满足自己 生活所需 )之目的。

因此,市场经济中 利他是手段,利己是目的,利他=利己。

也就是说,尽管现代商业社会看起来什么都讲钱,充满“铜臭味”,因而显得没有“人情味”,实际上商业社会不仅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简单,也更和谐了。

从经验上看,商业社会里虽然没有农耕时代那种熟人社会“更有人情味”,但是在商业氛围越深厚的地方,陌生人之间就越客气,也更懂得相互尊重。

反而是所谓的熟人社会里,各种杀熟和明争暗斗。

市场的分工合作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要想继续美好下去,必须坚定地捍卫自由市场,而这,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2022-12-16


近期文章:
谁是民智开启的第一责任人?
笑死个人:大面积同时爆“阳”,竟然是5G信号的锅?
它不是一个巨婴,而是一只贱畜!
呵呵,神仙!
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市场?
害怕老表过得苦,又怕老表突然开路虎
没文化,真可怕
农民失去土地的后果究竟有多可怕?
贱人,你又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好大的官威:谁敢涨价我就让谁倾家荡产!

预制菜如同猪狗食?专家,你说的是人话吗?

得了吧,哪有什么高级的欲望!

朋友亮叔的新书《经济学思维50讲》已上市,欢迎阅读,给你不一样的经济学思维:



用经济学思维理解世界,用市场的逻辑创造幸福。我的《给孩子的极简经济学课:童话故事里的经济学》(第2版)已经上线。课程适合10岁以上孩子,亦适合成年人学习。
课程是全新修订,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故事系统讲解经济学。 通俗有趣,深入浅出。 这次修订是为了让它更接近我心目中的经典课程。
重磅推荐:
“经济学是一门人道主义的学问,理性经济人意识的培养,应自儿童始。

——蔡朝阳

“经济学三个字听起来有点高深,其实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的本质是人性,核心是交换与取舍。 真正的经济学是讲道理的科学。 亮叔通过孩子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引申出经济学知识,让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变得更清晰,更简单。 明白了美好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孩子会更加理性,有逻辑地看待世界,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
——lisa
“亮叔通过童话寓言故事,给孩子们写了这门极简经济学课,这种脑洞,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每一个故事,讲清楚了一个经济学概念,如果这些概念,在少年的时候,就能掌握,这一生肯定不会过得太糟糕。 同时,这些经济学知识,也是很多家长都缺乏的,希望能带着孩子,一起学点经济学,提升财经素养,发现世界的辽阔。
——达叔
欢迎你订阅课程,也欢迎你把这门课分享给更多的人。每多一个人学习经济学,自由与繁荣就多了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