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里的江湖
Author: 漫天雪798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周劼炫富炫官,引发全网愤怒。但其实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在这样的体制里,其实每个人都在炫官炫富。炫富不用说了,好烟好茶好酒是标配,你要说这都是他自己掏钱买的,鬼才信。至于穿的戴的(手表),现在都挺“低调”的,鳄鱼牌的T恤不算啥,真正厉害的,是“厅里厅气”没有商标的。
人们并不是讨厌富裕,而是问你这些钱到底来路正不正。
再说炫官。别说自己的亲戚是当官的了,就是今天跟谁谁谁吃了一顿饭,明天谁谁谁给自己留了一张名片加了微信,都是炫耀的资本。茶余饭后谈论的,也是约到了某人吃饭,和谁谁谁熟络,最近谁要提拔的“内幕消息”。这证明了自己人脉广。
人脉在这个圈子里,是至关重要的东西。因为这个圈子就是一个人身依附的关系,人脉就意味着有靠山,有靠山就有利益,能办事。不要小瞧处级、科级干部,只要人脉广,会来事,能量大着呢。
不说周劼的其他炫耀,就说他的空调要加挡风板,办公室主任安排人给他装了,他都来炫耀,许多人理解不了,这有个啥炫耀的?
明明在市场上花几块钱能办的事情,他就不,打个电话不用花钱立马搞定,明明自己级别低,但是级别高的人还围着他转,就显得特有面儿。这不是钱不钱的事,这就是一种权力的快感,是自己人脉广的表现。
你再看这份通报中提到的周劼和他的家人,一共有六个人。
这还没算他大伯母二伯母三伯母,他大堂哥二堂弟三堂妹,以及姑姑姨夫和老表。你去查查,准还有。
国企招录,对内部子弟有照顾,这应该是公开的秘密。别的孩子考一次,子弟可以考两次;降分录取;面试的过程中打个招呼;上学的时候就是规划好的,咱这单位招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万一考了个冷门专业,不要紧,都是熟人,招录方案把这个专业加进去就行了,私人订制……
再不济,签个劳动合同,一直签下去,待遇比正式的低一点,但绝对轻松而稳定。私企要被高额社保压死,但国企不怕的。所以这照样是稳定的铁饭碗,老了还有保障。
周劼这样的学渣,大概率就是通过上述方式进来的。像周劼这样,一大家子都在某一单位或者系统的,十分常见。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吃一碗饭,号称“**世家”。仿佛看见一群饿狼,猛扑向一大块肥肉。
你见过哪家私营企业这样搞?他不敢的。私企老板当然也可能把自己不成器的小舅子招进来,但那实际上是他个人的消费行为,反映了老板个人的一种价值排序:维护这份亲情关系的价值大于遭受的利润损失。但是他绝对不敢把硕鼠一窝一窝地招进来,因为那样做他就会破产。
你见过国企解雇谁吗?没有的。一日有编,旱涝保收,终生不愁。因为国企老总只不过是财产的临时代管人,盈利了不是自己的,亏损了就伸手向上面要钱,何必在乎成本增加了多少呢?安排七大姑八大姨进来,又不是自己花钱,还能落人情,何乐而不为?你也别小瞧国企普通员工,他们的子弟照样能进,因为不让进,他就闹,老总同样不花自己的钱,任期就那几年,稳定要紧,晋升要紧,得罪人干嘛?
私企整天要压缩人,国企永远人不够;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但还是亏损。原因就在其中。
因为产权不明晰。说国企是“国家”的,但其实是阶段性掌控这些财产的人的。既然是阶段性掌控,他就不会有长远的打算,不在乎这些资产的资本价值,想的是在自己掌控这些财产的时期内,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产权不明晰,就会造成公地悲剧,谁都想上来咬一口,养了一大批贪食蛇和寄生虫。
它不受利润机制的约束。很多人都仇恨利润,但是国企这样干的原因恰恰在于,没有利润机制的约束。利润是个好东西,它迫使企业服从于消费者的指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谁不在乎消费者,谁就亏损和破产。
没有利润机制的约束,就没有了衡量优劣的指标,所以国企不会在乎消费者的需求,他只在乎上级的条规陋俗繁文缛节。
所以国企并不是企业,它实际上就是行政机构。国企老总也不是企业家,他最多算个经理人,实际上是个傀儡。
首先,国企资产来自于没收,它本身就是靠征用和税金建起来的。
其次,它是行政垄断,不允许自由竞争,这是排他性的特权。
第三,它占有了大量稀缺资源,这意味着资源被从市场上抽走了,消费者的其他需求难以满足了。
第四,没有盈亏约束,依靠纳税人的不断输血而存在,是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无底洞,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五,恰恰是因为它引入了市场机制,将盈利性指标与经理人的薪酬挂钩,模仿产权明晰的私企模式,让自己的生产服从于消费者的指令,才让它看起来有了一点生机。也就是说,它已经不是真正完全意义的“国企”了。
就像你要是真正搞计划经济,是搞不下去的。它之所以能搞很长时间,恰恰是因为这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的计划经济,总是有市场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即使是苏联,全国就是一个巨型国企,但是它仍然依靠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计算,才能半死不活地撑下来。
中国搞国企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产权明晰化,让它受盈亏机制的约束,接受消费者的评判,而不是听从上级的指令。国企改革有一句话叫“甩包袱”,甩的就是财政的包袱,财政的包袱就是全体纳税人的包袱。别听那些国企下岗职工人少声大的鼓噪,还让刘欢唱一个“从头再来”,他们就是吃特权吃福利惯了,像个巨婴一样断不了奶。
现在你知道,那些整天鼓吹国进民退,搞国有化的郎咸平之流的专家,是个什么货色了吧?他们就是要把手伸进你的钱包,让你去供养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你辛辛苦苦赚钱供养人家,人家却早早退休拿退休金了,整天跳着广场舞吵得鸡犬不宁。
对于一个人来说,要把在国企工作从智识上视为一桩道德恶行,不能像周劼那样不以为耻反而为荣。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明明看到那么多七大姑八大姨在喝自己的血,还在呼吁“公办”,那就是受虐狂和脑子进水。
不批评国企模式,光批评周劼,没用的。其实他在这种体制内,不过是一个小硕鼠而已,比他还虎狼之人,正在闷声发大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