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社保制度存在吗?对比全球,一言难尽

Author: 南洋富商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专供始祖鸟的Polartec专利抓绒毯 9折 促销中;
Mad Dog 7折 清仓中;

南洋富商微信群,365元/年,点此加入


刚解封,备用号及微信请见文末。



Part.

1


新政策强制交社保,甚至按照「最低基数」交社保,引起热议。「我交的社保正在跳广场舞」,这是年轻人的无奈。


交不交社保不是你能够决定的,那就不要去多想。如果你是雇员,你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做个普通雇员,老老实实按照政府规定去交社保。


识时务者为俊杰, 做顺民是有好处的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做顺民。


第二种选择,断然拒绝需要交社保的工作,做个自由职业的「灵活就业人口」。


这是理想主义者,我要对你说一声: 「好汉」


第三种选择,用机敏办法规避社保。比如说你去瑞幸咖啡打工,可以每个瑞幸咖啡店铺干一个星期,各家店铺轮流干,这样你即便每天都在瑞幸咖啡打工,但是对于每间店都是 临时工


还有人让已经退休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代替他签合同,避开交社保,实际上自己去工作。


这种擅长打擦边球人,可以叫 「刁民」 ,或者「能人」。


在有些民间力量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如法国和德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某些群体会站出来公开抵制。


让法国人民和德国人民抵制社保是不容易的,毕竟大多数人都希望有社保。但是有一种现象是应该抵制的,那就是社保中的 「负福利」。


福利的意思是:稍微照顾一点弱势群体。也就是「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



「负福利」,就是「损不足以奉有餘」。用《圣经》的说法,叫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反对社保制度的人有不同的理由。但是最大的原因,是认为「不公」。或者说,这是负福利——损不足以奉有余。


解决社保困境,就要驯服那些享受超高退休金的老人,让他们接受低薪。



Part.

2


有一种平等,叫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二价,童叟无欺」。你去买包子,无论你什么身份,包子都是二块钱一个。这就是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制定分蛋糕规则的人,并不喜欢「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喜欢的是:「身份面前人人平等」。按照身份分配。


比如说,七品官买包子七折。六品官买包子六折。


如果是社保,还可以这样规定:


九品以上官员,交一年养老金相当于普通百姓三年。他们交十年,按照普通百姓交三十年计算。


另外,顺便说一句,有些人的工资其实也是纳税人的钱,并不是私人老板付钱,所以发工资特别大方,工资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多到不便一一详述。


比如说,有些人死了,就可以拿到40个月的丧葬金。如果这人的退休金是月薪一万,丧葬金就是40万。如果退休金是每月2万5,丧葬金就是100万。


身份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Part.

3


有些人会设想一种更公平的养老金,比如说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养老金。


哪个国家的养老金是这样的呢?


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不叫养老金,也不叫退休金,而是只有公积金。不过,新加坡的公积金和中国的公积金完全不是一回事,别搞混了。 中国的有些人除了公积金还有社保,是两重「负福利」,但是新加坡的公积金,就是人人平等的强制储蓄。


新加坡的公积金,可以用于买房,也可以用于养老。但是记住一点:用完了就没了。比如说你房子买大了,老了到了70岁没钱了,那时候你可以卖掉大房子,换小房子,看看能不能多出点钱给自己养老。


还有一种可能,原来你以为自己75岁就会死,结果运气特糟,活到90岁还没死。但是你从76岁开始就没钱养老了。


为了挣钱养老,以八十岁高龄去打工,挣着年轻人三分之一的工资——这确实是一些新加坡老人的真实生活。



新加坡的养老制度,就是「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你的钱还是你的,不会有什么「优先分配群体」占你便宜。同样道理,你若高寿,钱花光了就不能花别人的钱。


新加坡这种制度有一个好处,就是穷人通常也短命,虽然没有存很多养老金,大体上也够花。 如果公积金花不完,可以写在遗嘱里,留给孩子。 变成孩子未来的一部分公积金。



Part.

4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新加坡的养老方式,他们觉得「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太资本主义了,尤其是看到很多高龄老人花光了公积金,八旬高龄还得打工,真是有点冷酷。


有没有更符合社会主义的养老方式的?比如说,「人生而平等」的养老方式—— 只要你是本国人,退休后还活着,就所有人都领取一样的退休金


这种「人生而平等」养老金的依据是:工作的时候大家贡献不同,收入不同。但是退休后,大家对社会都不再做贡献,都在养老,甚至可以说「都是寄生虫」,那么,就应该人人都拿一样多的钱。


这种做法的样板,就是新西兰。


无论你是新西兰总理,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一样。


是不是听起来很美?



不过,这其实也是有一点点不公平。


因为有些人活得久,有些人活得短。有些人60岁就死了,有些人活到95岁还生龙活虎。


越是有钱人、地位高的人,寿命越长,这辈子拿到的养老金也越多。


所以,这种看似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实际上也是一种「负福利」——越是有钱有地位的人,享受越多。


有些人很短命,比如煤矿和铅锌矿工,寿命远低于平均值。


养老金像新西兰那样「绝对平等」的国家,其实是很少的。像新加坡那样「人人都花自己钱」的养老制度,也是很少的。


特殊群体有「负福利」和「视同」待遇的国家,也是很少的。以前的台湾曾经「军公教」享受特权。但是现在改变了。


大多数国家都更像德国、日本。 差距没那么大,没那么不公,但是都可以拿钱到死。这种制度的困境是:钱很容易不够,尤其是经济衰退、老龄化、少子化三者叠加在一起的时候。


很多人都喜欢拿现在的台湾做例子,认为台湾的社保很公平很美好,农民也能拿到不少钱。


不过,台北市的平均寿命是85岁,台东县的寿命是75岁,山区原住民的寿命大约是70岁。所以,养老金还是被台北的「天龙人」占了便宜。



Part.

5


上面介绍了三种养老金分配模式:


「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人生而平等」;

「身份面前人人平等」;


世界各国的养老社保,基本上都是这三种模式,以及它们的混合方式。但是, 无一例外都遇到一个问题:养老金不够用


老年人还觉得养老金太少。年轻人觉得压力真是太大。


比如说,新西兰的养老金条例规定,养老金的金额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5%,现在的养老金全额每月约合人民币6500元左右。


尽管一些老人团体普遍认为目前养老金数额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偏低,但由于看病不用花钱,坐公交车、火车、轮渡都不用花钱,这些钱足以保证老人吃饭、旅游,有质量的生活。


但是,新西兰的年轻人去坐公交、火车、轮渡,都是天价, 价格超过中国价格的十倍



为什么这么贵?一方面是人口密度太低,很多服务成本降不下来。另一方面就是年轻人要养这么多老人。高福利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其实生活得很寒酸,尤其是年轻人。


在老龄化、少子化的年代,改变社保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让老人少拿钱。


65%的替代率,这个真是太高了,为什么不改为35%呢?


由奢入俭难。让老人一下子变成低消费,他们不愿意。


所以要让老人慢慢变穷。


一个更好的社会分配机制,可以这么设计:


工作以后,随着资历增加,工资慢慢增长。某些行业到了35岁以后,工作效率就不如年轻人了,那就往下降薪。


35岁月薪1万。45岁月薪8千。55岁月薪6千。65岁月薪4千。


然后,退休后月薪3千。



这样安排,大家都会慢慢适应退休低薪。企业也不至于让人到了35岁就逼他滚蛋。


让老年人慢慢适应越来越穷,从35岁开始每天都在降低收入。这才是容易维持社保的社会。


也就是说,年轻人要「驯服老人」,而不是默许老人理所当然拿到高额退休金。


否则,社保问题永远无解。



最后一点库存 7折清仓 ,扫码进入主页购买



备用号


风高浪急,此为 备用号

加负责人微信, 防失联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