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切茄且郄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文 | 切茄且郄
这两天都在说
机器人
马拉松
的
事。有人
认为
这是
里程碑
,虽然看起来跌跌撞撞
,
实际
可能
是
某个
新纪元
的
开始
。
有人
认为
至少目前
,
搞
人形机器人
纯属
浪费
资源
,没苦硬吃,因为就目前的技术水平,任何实际用途都做不到。
我不懂
机器人
,
只说说
个人看法
。
从我
本人
的所知所感,
我的结论
倾向于“人形机器人暂时无用论”
,
拿
人形机器人
跟
历史上
那些
技术革新
相比
,确实有些
自我感动了。
我们
说
做营销
一定要
避免
自我
感动
,
避免
自嗨式
营销
,关键是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点出他们的需求,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而人形机器人
就是很
典型
的
自嗨式
营销
,
它
甚至
并没有
真正意义上的
潜在客户。或者说
,
它
的
潜在客户
花
的
都不是
自己的钱
,
不需要
它
的
实际价值
,
只需要
一个“技术进步
”
或者
“
厉害
了
”
,
“
赢了
”
这类
的口号式评价。
当
一项
技术
在宣传的
时候
只能
拿
“
技术进步
”
本身
做噱头
,
没有
应用场景
,
不能
为
真实用户
解决
实际问题
,
那
它
的
实际应用
最多只能局限于“
观赏
技术本身”
,
也就是
炫技
。
要真能
炫技
倒也好
,
但是
从马拉松
的
场面
我们也
看到
了
,
它
也
做不到
炫技
。
机器人
炫技
的
场面
还真有
,
而且
真的
非常炫酷
,
不知道多少人记得几年前的
一档
综艺节目
叫
《这!就是铁甲
》。
这节目
是
干嘛
的呢?
机器人
打架
!
跟斗蛐蛐
一个
道理
,跟
赛马
一个道理
,跟摔跤一个道理,跟
任何
竞技体育
比赛
都是
一个
道理
,
只不过
场上选手
换成
了
机器人
,
当然
机器人
背后
还是
有人
操控
。
参赛团队
造出
各种
形态
的
机器人
,移动不约而同都是靠轮子,多为扁平设计不容易被打翻。机器人
身上
携带
各种
类型
的
武器
,
有的
拿
锤
砸
,
有的
靠
速度
撞击
,
有的
可以
把对手
扔出去
,
有的
直接
上电锯切割。比赛场面
非常
火爆
,一堆
金属
哐哐互砸
,
看得
十分过瘾
。
实际上《铁甲
》
是
本土化
后
的
外来
物种
,很多参赛团队都来自国外,国外还有很多火爆的
机器人
对战
节目
。
写到这里有人要说
了
,
你可以
搞
机器人
擂台
,
人家
搞
机器人
马拉松
怎么就不行
了
?
并不是说
不行
,
搞啥比赛
都行。
但是区别
在哪
呢
?
区别在于
机器人
擂台
真的
能
搞成
一档
系列节目
,
有观众
爱看
,节目组的
收入主要
来自冠名及广告赞助。这是一个
可以
商业化
的
项目
,
其
关键
就在于
有
观众
爱看
。
不过
虽然
有
观众
爱看
,
节目
后期
风评
太差
还是
停播
了
,
跟
很多
项目一样
,拉不到赞助赚不到钱
只能
消失
。
机器人
马拉松
跟这个
完全
就是
两码事
了
,
它
不是一个
能
商业化
的
项目
,如果真的
能
找出来足够多的人
愿意
每周
蹲在
电视机前
观看
这些
笨手笨脚
的
人形机器人
跑步
,
那
这个
节目
就
有的搞。但是可能吗
?
投资商,赞助商,愿意
冒这种
风险吗
?
我上面已经很善良了,在“人形机器人应用”这方面的要求已经放得很宽了。真要讨论人形机器人具体能做什么,那离真正的应用更是十万八千里。
机器人
根据
不同
的
功能需求可以有
很多种
形态。造一个
圆盘形
的
扫地机器人
,
就是
比
造一个
人形机器人
再
拿
扫帚
来得
方便
。
造一个
洗衣机
,
就是
比
造一个
机器人
用
搓衣板
给你
洗衣服
来得
方便
。
再说回机器人比赛这种比较“务虚”的场景,其实更多支持者也
根本
想不到“机器人
比赛
商业化
”
这种具体问题
,
他们
大多
是一些“自我感动
者
”
,
就像
这位
:
可以看出来
,
他
真的
很感动
。
他
说
这是
勇敢探索
,
并且
拿
这个
马拉松
跟
1
8
9
4
年
的
汽车大赛
相比
。
区别
又在哪
呢
?
区别在于
那时候
的
汽车
有
非常
具体
的
应用场景,
只不过
因为
价格昂贵
还是
稀有
产品
,
虽然贵
,
但
有用
。而贵和
有用
,
人形机器人
只
占了
一样
,当然就是贵
。
1
9
0
8
年
,
福特先生
将
流水线
引入
汽车制造
工业
,
汽车价格
大幅度
下降
,
汽车
逐渐成为
普通
民用
商品
。那人形机器人
如果实现了价格
大幅下降
,
它们
能
有
什么
市场
呢
?
我 想到一个 , 儿童 玩具 , 我 又 想到一个 , 成人 玩具 。 这大概 是 人形机器人 最 可 期待 的 应用 了 。而这两种 应用 的 技术 需求 , 跟 他们 目前 要 攻坚 的 技术难题 , 恐怕 都不在 一条道上 。况且他们把那个叫做“通用型机器人”,显然目标不是局限于玩具。
我们当然应该欢迎
探索
,
欢迎
尝试
,
欢迎
富人们
花钱
去
寻求更多
新的体验
,
让
探索者们
开发
新的
产品
,最终好产品实现大面积应用,造福更多消费者。
如果 人形机器人 的 开发者 也是 冲着 这些 目标 去 的 ,搞应用 , 搞 面向 消费者 的 产品 ,哪怕仅仅是凭兴趣爱好自负盈亏,那 成功失败 都没问题 , 都是一种 探索 。 那么 他们 是吗 ?
——————
推荐:
点击关注我👇
还有两个年更小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