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里的“普拉昌达”
1990年之后,尼泊尔,进入了所谓的“多党民主”时代。
国王比兰德拉,退居二线,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立宪的君主。舞台的中央,让给了那些曾经的“革命者”——尼泊尔大会党和尼共(联合马列)。
人民满怀希望,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
但他们很快就失望了。
那些刚刚上台的政客们,并没有像他们承诺的那样,去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他们迅速地,陷入了另一种更令人厌恶的游戏之中:
争权夺利,以及,腐败。
议会,成了他们的角斗场。
今天你组阁,明天我倒阁。
短短几年间,政府像走马灯一样地换。
而所谓的“经济自由化”,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迅速地演变成了一场
权贵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那些曾经的国有企业,被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那些与新贵们有裙带关系的人。
僵化的《劳动法》,没有得到任何修订,这让城市里的企业,依旧不敢轻易雇佣工人,年轻人失业的问题,愈发严重。
而广大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则被这个新生的、只关心城市选票的政府,给彻底遗忘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其分裂的尼泊尔。
一边,是加德满都的政客们,在议会里吵闹不休,中饱私囊。
另一边,是广袤的、贫瘠的山区里,农民们,依然生活在赤贫和绝望之中。他们的生活,和“潘查亚特”时代相比,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因为通货膨胀,变得更糟了。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扩大。
就在这片绝望的土壤上,一个幽灵,开始徘徊。
一个名叫
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
的人,站了出来。他是一个乡村教师出身的、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化名,叫“普拉昌达”。
在尼泊尔语里,这个词的意思是:
“愤怒的火焰”
。
普拉昌达和他的同志们,对议会里的那套“温良恭俭让”,感到彻底的失望。他们认为,靠选举,靠议会斗争,不可能为穷人,带来真正的解放。
唯一的道路,只有一条:
暴力革命
。
他们效仿他们的中国前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他们深入到那些最贫穷、最被遗忘的山区,向那些一无所有的农民,宣传他们的理想:
“地主和富农,压迫了你们!”
“加德满都的政客,出卖了你们!”
“我们要做的,是拿起枪,打倒这一切旧世界,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
对于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农民来说,这样的口号,无疑是具有致命吸引力的。
1996年2月13日。
普拉昌达和他领导的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正式向沙阿王朝和尼泊尔政府,“宣战”。
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人民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这把在贫穷的土壤上燃起的革命之火,起初,并没有引起加德满都那些政客们的足够重视。他们以为,这不过是一群“山贼草寇”,掀不起什么大浪。
但他们错了。
这把火,不仅没有被扑灭,反而越烧越旺。它将彻底地,烧毁那顶王冠,仅存的、最后一点根基。
皇宫血案
历史的走向,有时候会被一些宏大的、必然的趋势所决定。
但有时候,它也会被一个具体的人,一次偶然的、疯狂的举动,所彻底改变。
在2001年的尼泊尔,这个具体的人,就是
王储迪彭德拉
。
作为比兰德拉国王的长子,迪彭德拉几乎就是他父亲年轻时的翻版。他同样在伊顿公学接受教育,同样英俊、现代、受到国民的喜爱。
他是那顶正在风雨中飘摇的王冠未来的、也是唯一的希望。
但在这个看似完美的王储身上,却隐藏着他父亲所没有的另一面:
压抑与叛逆
。
他热爱枪支,喜欢开快车。他偶尔,也会像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一样,酗酒,甚至吸食毒品。
而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段不被祝福的爱情。
他深爱着一个名叫
德芙雅尼·拉纳
的女孩。
这个女孩,出身于尼泊尔最显赫的贵族——拉纳家族。就是那个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百年的家族。
按理说,这本该是一段门当户对的、完美的王室婚姻。
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个“拉纳家族”的姓氏上。
迪彭德拉的母亲艾什瓦尔雅王后,是一个极其强势和传统的女人。
她极度厌恶拉纳家族,认为他们是沙阿王朝的“宿敌”。
她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并为儿子,物色了另一位她自己中意的王妃人选。
一边,是自己深爱的女人;另一边,是自己无法违抗的、强势的母亲和整个王室的压力。
这位年轻的王储,被逼到了一个绝境。
他与母亲的争吵,日益激烈。他用酗酒和毒品,来麻醉自己。
他的人生,从一个万众瞩目的、充满希望的坦途,迅速地滑向了一个黑暗的、看不见出口的深渊。
当一个被寄予了全部希望的、同时又被施加了全部压力的年轻人,被逼到墙角,被剥夺掉他最后的、也是最珍视的东西时,他会做出什么?
2001年的那个夜晚,他给出了答案。
一个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血腥的答案。
2001年6月1日。星期五。
这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尼泊尔史册的、黑色的日子。
按照惯例,这一天,王室成员会在纳拉扬希蒂王宫举行家庭宴会。
宴会的气氛,起初和往常一样。大家觥筹交错,相谈甚欢。
王储迪彭德拉,也参加了宴会。据幸存者后来的回忆,他喝了很多的酒,还可能吸食了毒品,显得有些失态。他和他的父亲,比兰德拉国王,就他的婚事再次发生了争吵。
随后,他被人搀扶着,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所有人都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次寻常的、父子之间的争执。
但他们,都错了。
几十分钟后,迪彭德拉,回来了。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王储。他换上了一身戎装,手里端着一支自动步枪。
他,变成了一个魔鬼。
枪声,响彻了宴会厅。
子弹,射向了他自己的亲人。
他的父亲,温和的比兰德拉国王。
他的母亲,强势的艾什瓦尔雅王后。
他的弟弟,年仅22岁的尼拉詹王子。
他的妹妹,师鲁蒂公主。
……
几乎整个王室的核心成员,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疯狂的扫射中,倒在了血泊里。
在杀害了所有人之后,迪彭德拉,将枪口,对准了自己。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尼泊尔王室血案”。
这起案件,留下了无数的谜团。官方的说法,是迪彭德拉因婚事无望,而采取的疯狂报复。但民间,一直流传着各种“阴谋论”的猜测。
但无论真相如何,有一点,是确定的。
从这一夜起,那个延续了二百多年的、被认为是“毗湿奴化身”的沙阿王室,它的神圣血脉,断了。
那个在1990年,还被人民寄予了改革希望的、开明的比兰德拉国王,死了。
那个被视为王室未来的、英俊的迪彭德拉王储,也死了。
“神”,死了。
而且,是以一种最惨烈、最不体面、自相残杀的方式,死在了凡人的面前。
那个支撑着王权的、最根本的“观念”基石——神圣性,在这一夜,被枪声,彻底击得粉碎。
坐上诅咒王座的贾南德拉
在一片血泊和混乱之中,有一个人,成了这场巨大悲剧的、最大的幸存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他,就是比兰德拉国王的弟弟,
贾南德拉
。
血案发生时,贾南德拉因为身在博克拉,而恰好躲过了一劫。他的妻子和儿子,虽然也在宴会现场,但也奇迹般地,只是受了伤。
根据王位继承法,在国王和王储都去世后,王位,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于是,这个长期活在自己优秀兄长的光环之下、一个颇具商业头脑、也颇具政治野心的男人,终于,坐上了他可能已经觊觎了很久的、尼泊尔的王座。
但这张王座,是沾满了鲜血的。
在加德满都的街头巷尾,在普通民众的心中,一个新的“观念”,开始像野草一样疯长:
这张王座,已经被诅咒了。
人们无法相信,那个深受爱戴的王储,会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情。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篡夺王位的政治阴谋。而最大的嫌疑人,自然就是那个最大的受益者——新国王贾南德拉。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贾南德拉,从他坐上王位的那一刻起,就背负上了“弑兄篡位”的原罪。
他,不再是毗湿奴的化身。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一个被诅咒的、不祥的篡位者。
王权,不仅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更失去了它的合法性。
它,已经变成了一具只剩下空壳的、摇摇欲坠的政治僵尸。
只需要最后一阵风,就能将它,彻底吹倒。
王权的崩塌,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新国王
贾南德拉
,和他那温和儒雅的哥哥比兰德拉,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人。
在继承王位之前,贾南德拉,更多的是一个
商人
。他拥有大量的产业,从烟草到酒店,再到水电站,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这段经历,塑造了他务实、精明,但也独断、专行的性格。
他看着他哥哥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内心,是鄙视的。
在他看来:
议会里的那帮政客,是一群只会吵架、贪污腐败的废物。
丛林里的毛派游击队,是一群必须被消灭的恐怖分子。
而他那个优柔寡断的哥哥,对这两股势力,都过于软弱了。
他觉得,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强人。一个能像他父亲马亨德拉那样,说一不二、重整山河的铁腕领袖。
而这个人,舍我其谁?
于是,在继承王位之后,贾南德拉,开始一步步地将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起初,他还只是利用政党之间的矛盾,不断地解散政府、任命亲信。但到了2005年2月1日,他彻底撕下了伪装。
他以“打击毛派恐怖主义”和“清除腐败”为名,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解散了民选政府,将所有权力集于一身。
他亲自出任了政府首脑。
他发动了一场针对自己国家的政变。
这是一场巨大的政治豪赌。
贾南德拉,试图将历史的车轮,倒转回他父亲马亨德拉的那个时代。他要重建一个由国王说得算的、绝对君主制的尼泊尔。
他以为,只要他能展现出足够的强硬,只要他能做出一些“商人式”的、高效的决策,人民就会拥护他。
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忘了,或者说,他根本不理解:
时代,已经变了。
他父亲马亨德拉的时代,那个“国王是神”的观念,还深入人心。国王的权威是天然的。
而现在,2005年,距离1990年的第一次“人民运动”,已经过去了15年。距离那场王室血案,也过去了4年。
在民众的心中,“神”,早已走下神坛。
国王,也只是一个会犯错、会流血、甚至可能是个“弑兄篡位者”的凡人。
一个凡人,凭什么可以成为永世不变的君主?
贾南德拉的豪赌,非但没有为他赢得威望。反而将他自己彻底推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他成了这个国家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敌人。
最不可思议的联手
国王的独裁,往往会催生出最不可思议的联盟。
因为,当一个独裁者,试图消灭所有对手时,这些原本互相为敌的对手们,就会突然发现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更危险的敌人。
在贾南德拉宣布亲政之后,尼泊尔的政坛上就上演了这样一出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戏。
舞台的一边,是那些在议会里为了权力斗得你死我活的
七个主流政党
。
从右派的大会党,到温和左派的共产党(联合马列),这些老冤家们此刻都被国王赶出了权力中心。
舞台的另一边,是在丛林里打了将近十年游击战的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
。
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们与议会里的这些政党,以及他们背后的国家机器,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按理说,这两拨人,是水火不容的。
但是,贾南德拉国王用他那次愚蠢的政变成功地成为了他们共同的靶子。
对于议会政党来说,国王剥夺了他们的权力,终结了他们的“议会游戏”。
对于毛派来说,国王是他们革命道路上那个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封建堡垒。
于是,在印度的斡旋之下,一件让全世界都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2005年底,议会七党联盟和毛派游击队,在新德里签署了一份《十二点共识》。
在这份文件里,这两拨曾经的死敌握手言和结成了“统一战线”。
他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目标就是:
彻底终结国王的统治,并在尼泊尔建立一个完全的、不受王室干预的共和国。
一个商人出身的国王,用他那套自以为是的“强人逻辑”,最终为自己制造出了一个最可怕的、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强大的敌人。
他的丧钟,已经被敲响了。
2006,人民的“胜利”
1990年的那场“人民运动”,像是一次预演。
而2006年的春天,上演的,则是这场大戏的最高潮。
在七党联盟和毛派的共同号召下,第二次“人民运动”爆发了。
这一次,其规模之大、其决心之坚决,远非1990年那次所能比拟。
整个尼泊尔,都陷入了停滞。
全国性的总罢工,让工厂停工、商店关门、交通瘫痪。
在加德满都,每天都有数十万的民众,不顾政府的宵禁令和开枪威胁涌上街头。
他们高喊着“贾南德拉是小偷,滚出这个国家”的口号,向着王宫层层推进。
这一次,民众的诉求已经不再是1990年时那个温和的“君主立宪”了。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而这一次,国王贾南德拉发现自己已经无牌可打了。
他引以为傲的军队,在面对着排山倒海般的民意时也开始动摇。
军方的高层向他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我们,不能再向人民开枪了。
国际社会,包括印度、美国、中国,也纷纷向他施压,要求他顺应民意。
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坚持了19天之后,这位强硬的国王,终于撑不住了。
2006年4月24日深夜,贾南德拉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讲话。他宣布,恢复被他解散的议会,他放弃权力。
街头再次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人民,又一次赢得了胜利。
但这一次,人民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国王的退让了。
他们要的,是那顶王冠被彻底地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恢复了的议会,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了一项决议,剥夺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的一切权力。
国王不再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国王不再享有法律豁免权。
甚至连“国王陛下的政府”这个称呼,都被改成了“尼泊尔政府”。
国王在法律上已经被“杀死”了。
剩下的,只是一个程序的、也是一个仪式性的问题。
2008年5月28日。
这是一个,在尼泊尔历史上,足以和任何一个开国纪念日相提并论的日子。
这一天,通过选举产生的尼泊尔第一届制宪会议,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会议的唯一一项议程,就是对“是否废除君主制”进行投票。
投票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560票赞成,4票反对。
一个压倒性的、几乎是全体一致的结果。
会议宣布:从今天起,延续了240年之久的、尼泊尔沙阿王朝正式终结。
尼泊尔,将成为一个联邦民主共和国。
那顶曾经被认为是毗湿奴大神所佩戴的王冠;
那顶在马亨德拉时代,还闪耀着绝对权威光芒的王冠;
那顶在比兰德拉时代,开始出现裂痕的王冠;
那顶在2001年,被鲜血所浸染的王冠……
在这一天,终于被凡人的手郑重地取了下来。
几天后,贾南德拉,这个尼泊尔的末代君主,在王宫里举行了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
他平静地宣布,他接受制宪会议的决定。
随后,他亲手将飘扬在纳拉扬希蒂宫上空的代表着王室的旗帜缓缓降下。
然后,他走出了那座他和他祖辈们,生活了上百年的宫殿,作为一个普通的尼泊尔公民,消失在人潮之中。
一个时代,彻底结束了。
走下神坛之后
“神”,终于被彻底地请出了尼泊尔的政治舞台。
但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不,远远没有。
当一个强大的、共同的敌人(国王)消失之后,那些曾经为了打倒这个敌人,而暂时团结在一起的“战友们”,他们之间的矛盾,便立刻,浮上了水面。
议会里的那些政党,和曾经在丛林里打游击的毛派,他们将如何共同分享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一个全新的共和国,将如何处理,那些在内战中,留下的深刻伤痕?
更重要的,那个导致了这个国家长期贫穷和动荡的、最根本的经济问题,解决了吗?
“神”走了,但那些由错误的经济观念(管制、国企、通胀)所制造出来的、人间的苦难并没有自动消失。
走下神坛之后,人间并没有自动变成天堂。
恰恰相反,当那块曾经被用来解释一切、也掩盖一切的“神”的幕布,被彻底扯下之后,所有真实存在的问题,都以一种更赤裸、更尖锐的方式,暴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尼泊尔的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