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老昝的小园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1980年1月21日,伦敦金定格850美元,按美国劳工部CPI折算,相当于今天的 3590美元 。它像一块铜墙铁壁,横亘在所有通胀噩梦之前——告诉世人:只要没突破这条线,法币就还算“有救”。
2025年9月,现货黄金
3674美元
,铜墙铁壁出现第一道裂缝;
10月4日,亚洲早盘,多头只用15分钟,把价格打上
3896美元
!45年铁幕,碎成玻璃碴。
华尔街交易大厅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出尖叫——不是喜悦,是那种“飞机失速”的惨叫。
因为
历史经验
告诉我们:金价一旦突破经通胀调整的前高,后面跟着的从不是“温和通胀”,而是
货币信仰的崩塌
!
在金融世界的喧嚣中,有一个信号古老而又冷酷,它从不撒谎,只忠实地反映着人类信用的底线——那就是黄金的价格。当现货黄金一次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突破传统的估值边界时,这绝非普通资产的周期性波动,而是全球金融体系发出的“尖叫警报”。
这不仅仅是关于通货膨胀的短期预测,它更是一场针对纸币信用体系的最终不信任投票。当世界的经济大厦摇摇欲坠,当政府的债务如山般堆积时,人们,乃至主权国家,总是本能地回归最古老、最诚实的价值尺度。黄金价格的狂飙,揭示了当下全球经济面临的两大核心驱动力:一是地缘政治驱动下,各国对美元主导地位的“系统性背叛” ;二是美国财政系统患上了 “不可持续的债务”绝症,正在滑向货币贬值的深渊。
奥派的冷酷真理告诉我们,今天的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昨夜信贷狂欢的必然清算。中央银行人为干预下的货币扩张,播下了恶性通胀的种子。黄金的涨势,正是预示着这一清算时刻的临近,它可能不会是教科书式的恶性通胀,但极有可能是比以往更具破坏性的“史诗级滞胀”环境。
历史上,黄金一直是抵御不确定性和通胀的工具。但近年来央行对黄金的狂热追逐,已经超出了常规的投资范畴,升级为一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战略对冲,是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储备体系发出的最响亮的质疑。
创纪录的购金狂潮与“去美元化”浪潮
世界黄金协会(WGC)与YouGov联合调研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央行对黄金的偏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受访的72家央行中,高达43%的央行明确表示预期其黄金储备将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这一比例较去年的29%大幅跃升,创下这项调研8年来的历史新高
这种趋势并非短期现象。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76%的央行预计其黄金持仓占储备比例将在未来五年内上升
与这种黄金增持狂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对美元计价资产的信心正在加速流失。近四分之三(75%)的受访者预期央行美元计价储备将在未来五年内下降
央行增持黄金的传统核心驱动力是其在危机时期的表现、投资组合多元化需求以及通胀对冲功能
超过半数的新兴经济体央行表示,黄金
缺乏政治风险
是其持金决策的相关因素
因此,当“缺乏政治风险”成为新兴市场增持黄金的主要动机时,这标志着黄金已从单纯的金融工具升级为
地缘政治自保工具
。各国央行正在采取行动,寻求一种不依赖于任何主权国家承诺或政治意志的储备资产。这种“地缘危机催生的黄金替代逻辑”
美元储备下降的预期
黄金狂热的另一个,也是更致命的驱动力,来自于美国自身财政状况的崩溃。全球顶级对冲基金创始人雷·达利欧(Ray Dalio)已经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他将过度负债的国家比作身患绝症的病人。
达利欧将信贷系统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信贷是运输购买力的“养分”,而过度负债则是动脉中的“斑块”
美国的财政状况,用达利欧的话来说,是“令人震惊”的
美国财政悬崖核心指标(达利欧数据)
| 财政指标 | 数值(约) | 危机意义 |
|
|
|
信用体系中的巨额“斑块”
|
|
|
|
财政入不敷出的常态
|
|
|
|
偿还旧债和新增赤字所需的“天文数字”
|
这个
1万亿的利息支出、
2万亿的新增赤字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美国政府支出的结构性问题。达利欧指出,60%的政府支出用于社会福利项目,利息支出占收入的20%,国防支出接近$1万亿。这些刚性支出总计占预算的85%,但如果将其与政府收入进行对比,结果更加骇人:这些刚性支出总计占到了政府收入的
110%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收到的所有税收,甚至不够支付社会福利、国防和利息这三项固定开支。在利息支出已经开始挤压其他支出的情况下
考虑到政治上削减社会福利的难度和提高税收的阻力(特别是2025年还有进一步减税措施的预测
国家债务危机与个人或企业危机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国家拥有
印钞和征税
的能力
货币贬值
他预测美国将采用“日本模式”来应对债务问题,即通过印钞、货币贬值和人为压低利率。这意味着未来的几代人将使用大幅贬值后的美元来偿还当下的巨额债务
而穆迪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三:奥派的警钟:通向恶性通胀的货币迷途
要理解黄金价格创纪录的深层含义,必须求助于奥地利学派的货币与商业周期理论。奥派认为,当前所有的金融动荡,都是对中央银行长期以来对货币体系进行“价格管制”的最终清算。
货币非中性:奥派诊断的核心
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认为,经济衰退和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
货币与信贷的扩张
,即央行对货币供应的干扰
但当央行通过人为压低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它会错误地向市场发出信号,表明储蓄充足,鼓励企业进行长期、高风险的资本密集型投资。哈耶克称之为“资源错误配置”(Malinvestment)
从奥派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巨额国债和利息支出
奥派认为,一旦信贷停止扩张,或者更关键的是,公众对纸币的信心开始动摇,这些错误配置的投资就必须被清算。经济衰退或萧条并非疾病,而是对过去错误的
必要治疗
恶性通胀(Hyperinflation)的奥派定义,正是当政府对印钞的滥用彻底摧毁了公众对纸币的信心,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急剧加速时,所形成的“一切突然爆发”的临界点
奥派与明斯基的“惊人相似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货币政策的问题上,奥地利学派与后凯恩斯主义的明斯基(Minsky)存在根本分歧,但两者都观察到了信贷的扩张(货币非中性)是导致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四:危机前瞻:史诗级滞胀的幽灵——比恶性通胀更真实的威胁
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是否预示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胀?虽然恶性通胀(货币体系瞬间瓦解)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当前全球面临的更真实、更具长期破坏性的威胁,是达利欧所担心的—— 史诗级滞胀 。
1970年代的回响与滞胀的幽灵
达利欧明确指出,当前美国面临的挑战与1970年代有诸多相似之处
基于历史教训和当前的高债务环境,达利欧认为,
现在最需要担心的是“滞胀环境”
恶化社会环境的临界点
相比单纯的物价飙升,达利欧更担心如果“货币贬值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
,将导致
“非常困难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
当财政赤字和债务压力达到一个阈值,且外部市场(如央行)加速抛弃美元时,美联储可能被迫完全放弃独立性,直接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务,彻底进入财政主导的货币体制。
达利欧的警告振聋发聩:“所有事情都是缓慢发展,直到一切突然爆发。”
尾声:如何在风暴中幸存(黄金的终极救赎)
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并非偶然,而是全球央行和投资者们对“无限信用扩张体系”投下的不信任票。这是对货币即将迎来结构性贬值的最终预言。
历史是残酷的法官。达利欧曾强调,自1750年以来,世界上
80%的货币都已经消失了
,剩下的也经历了严重的贬值
奥派生存手册与投资警示
奥派的洞见要求投资者超越主流的乐观主义,理解当前的繁荣是虚假的,而清算和痛苦是必然的。在货币体系面临崩溃风险的环境下,最明智的策略是避开那些依赖政府信用和低利率环境的资产。
在通胀和货币贬值的担忧下,达利欧建议投资者应在投资组合中配置
10%至15%的黄金
,将其作为分散化工具
黄金的怒吼,正是历史正在重演的最清晰的信号。它警示世人,全球货币体系正在经历自1971年脱钩黄金以来的最深刻动荡。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对冲纸币的幻觉,将注意力转向稀缺的、不依赖政府信用的实物资产。危机并非线性发展,而是在“缓慢”积蓄能量后,以“突然爆发”的方式进行清算。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因为下一次爆发,将是史无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