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先知书店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如果问“什么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学科”,经济学一定名列其中,甚至可以名列榜首。
-1-
好动机不等于好结果
而承认人性的自私,尊重个人私利的市场经济,却带来了社会繁荣。所以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的打算。”
市场中每一个公平竞争的人,主观上都是为了私利,努力提供优质产品,但是在客观上,却促成了整个社会在财富、道德上的提升。
-2-
经济学家索维尔在其名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指出,“集体”只是一个虚构的词汇。 在经济学中,集体本身不可能思考行动,无法做决策,只有集体的掌控者才能做决策。
并且集体的掌控者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常常做出错误的、自私的决策,导致群体的利益受损。只有清楚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集体决策没有效率、官员总是很容易腐败”。
-3-
比如为了获得商家提供的免费机会,我们通常都要付出“时间”、“精力”,或“其它选择机会”。
只有具备了经济学的成本思维,我们才可能避开那些成本高昂的“免费”陷阱,做出收益更高的选择。
-4-
比如成本1元的饮料,在路边售价2元,在火锅店售价5元,但是商家和消费者都皆大欢喜。 正是由于交换的不等价,人类才会相互需要,才有了财富的产生。
-5-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所提:分工提高人们劳动的熟练程度,节约了不同环节转换的劳动时间,并增加了发明新工具的可能性。
因此,分工合作的规模越大、过程越精细,财富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空间也就越大。
有了这个认知,才能理解中国改革年代的进步从何而来:市场规模扩大、分工细化,让更多人获得了创造财富的机会。
-6-
但在经济学看来, 自由竞争促成了市场的优胜劣汰,使工人和消费者获利最多。 例如外资公司为了提高利润,会以高薪选拔本地人才,或是优先采购本地的原材料。
同 时,自由竞争也消除了所谓的“人情关系”。 在自由竞争中,无论彼此是陌生人或是邻居,均一视同仁,让平等观念随之深入人心。
-7-
比如,一个家族作坊,大家的利益冲突还不明显。但是一个公司、一个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平一定导致分崩离析。这时候,公平的奖惩制度就非常重要。 掌握了这项思维,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国家盛行腐败——看 似道德问题,其实都是制度问题。
-8-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以数学公式预测经济乃至社会趋势。 但事实正如哈耶克所说,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学只能做模式识别,不可能精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