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游击队

Author: 挨踢的牛魔王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风口上的游击队




一、打工的磨盘


最近临沂大学文学院教师邢斌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爆火了,名字叫:

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


文章中说:

2022年12月底, 邢斌老师 9000元 购买了一辆 摩托 只为 体验一个月的外卖员生活,直到大年初一送完最后一单。在这期间,邢斌 老师 一共送了 2000多单 接触了 几百个商家 ,敲响 2000多个房门 平均每天骑摩托 210公里 步行 32000步 、爬 110层楼 毛收入 7000多元

两个字总结: 辛苦。


当然也遇到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小区保安不让进小区送外卖,有的顾客觉得他像要饭的,甚至有的顾客还辱骂他。


每天都得干,不干收入就锐减。


外卖员看似自由,其实是困在系统中。

主播、网约车是一样的,看似自由职业,也是困在系统中。


本质上,都是打工。

打工,就是困在系统中。


有人说,外卖员这么辛苦,每天不停的奔波,你怎么不换个工作?

比如去当个小老板什么的。

这就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了。


因为一旦进入那个系统,根本就停不下来。

知道什么叫系统吗?

就是一个齿轮套一个齿轮,环环相扣,如同磨盘一样。

每天你要吃饭,房租,水电,老母亲的医药费,弟弟上学的费用,搞不好还要谈个女朋友,要送礼物。

这些都要从那个送外卖的收入里面出,根本就存不下什么钱。


在大公司上班打工也是一样的,你收入是高了,但是你的消费也高了。

比如房贷、车贷,贷贷相传,小孩子的辅导班,老婆的化妆品,哪个不需要花钱?


收入和消费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不断运转的系统。


不是系统需要你,而是你需要系统。

你要推那个磨盘,不断的去推,才有收入,否则就撑不住了。

你根本就离不开那个系统。



打工到老板的切换,实际上是很难的。

一切就因为两个字: 积蓄。

你没有积蓄,想离开这个系统,千难万难。


因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 先付出才有回报,甚至付出没有回报。

这不是什么鸡汤洗脑,而是确定的事实。


回报都是有延时性的,回报也是有不确定性的。


我们先说说最自然的情况。


比如说种地,你是要先开荒整理一块地,到了春天,耕地播种,除草捉虫,浇水,小心呵护,到了秋天,你才能有收获。


在秋天收获之前,你是 一直在付出的 ,但是没有任何回报。

一旦你对庄稼呵护不好,受了水灾或者虫灾,那你可能颗粒无收。


打猎是一样的,你在准备弓箭,蛰伏在丛林中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回报的。

你打中猎物的时候,才有了回报。

而这个猎物,肯定不是现在立刻长出来的, 而是长了很久,才被你射杀的。


这个过程中,总没有人剥削你吧?

自然的回报,就是有延时性的。


这是农业,其实商业也是一样的。

你想去卖水果,你得有钱先去收水果,压货款,否则别人不会把水果给你。

你把水果卖出去了,这个时候,你就有了回报。


而在你卖出水果之前,你去乡下找果农,谈价格,压货款,这整个过程你都是没有回报的。


现代社会,你之所以一上班,就有工资拿。

并不是你在上班的第一个月,就为公司创造了价值,而是 老板拿积蓄给你发的工资

你创造的价值,很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变现。


销售,已经是最快体现价值的了,你第一个月拉的订单,可能要几个月之后,你们的产品交付后,客户才会结算。

研发的价值体现,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


那么,在你付出之后,回报还没有体现的时候,你就要靠 积蓄撑过那个空窗期,撑到有回报的时候到来。


如果不靠自己的积蓄,那就要去拿投资。

所谓的投资,也是别人投资者的积蓄。


打工者中其实有很多聪明人,别人并不是傻。

只是因为收入和消费是环环相扣,已经将他锁定在系统中了。


怎么打破这个系统的锁定?路径是什么?


二、够得着的风口


最近在线下见了不少人,全部都是老板,大老板中老板小老板。


你说老板,和外卖员有啥区别呢?

老板,其实也没有稳定工作啊,也没有任何保障啊。

所有的钱都要靠自己挣。


但是这些老板,显然比外卖员,打工者的收入高太多,滋润得多。


我通常会问这些老板们一句话, 你这个生意是怎么起步的?


这个其实在印证我的一个逻辑推导。


虽然这些老板们的经历,从事的行业都各有不同。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风口。


比如说当年有 发现5 8 同城风口的,发现短视频风口的,发现最近民宿风口的 ,一波就做起来了。


风口是怎么打破系统的锁定的呢?

答案是两个字: 流速。


比如说,你想挣到3 00 万,一年存5 0 万,你需要6年。

但是别人发现了风口,一年就挣到了,是你速度的6倍。

其实他后面5年可能并不挣钱,到了6年,他还是挣了这3 00 万,跟你一样。


结果一样,但是过程不同。


这里面的奥秘就出来了。


按照社会正常的赚钱速度,你每年存5 0 万,其实是被系统锁定的。

一旦你离开这个系统,5 0 万马上就没有了,你的积蓄撑不了太久。

所以,你不敢离开这个系统。


但是别人一年就挣了 3 00 ,就可以撑 6年 了,整整 6年

而这6年时间,他可以再去寻找下一个风口,甚至可以招兵买马。


其实别人老板开始做的也不傻,是非常谨慎的,不是说一下子就出来的。

而是作为一个副业,试试看,也没想赚到多少钱。


结果风口来了,赚钱的速度飞快,高出平常主业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样一下子就有信心了,赚了几年的钱,就出来自己干了,反正饿不死。


风口巨大的流速,一下子冲破了系统的锁定。


嗅到风口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这么大,总是有不同的风口出现。

做什么生意赚钱,这帮人马上就发现,马上就开始搞了。


其实风口这个东西,大家也是可以天天看见的。

比如新能源、芯片等等,媒体经常报道这种热点,最近一个热点就是HW的mate 60 pro。


但是这些风口,其实和普通人没啥关系。

因为投资太大了,需要团队,技术等等,这些普通人根本就不具备。

天天关注这些大新闻的,往往只是当个娱乐,谈资。


就像天天聊女明星,其实女明星离你的生活太远,就当个娱乐。


真正能赚钱的是, 你能够得着的风口。


你天天聊女明星,大网红,其实邻家小妹才是你最终能够得着的。


我把这种风口称为 A级的风口


车是分为A、B、C级别的,风口也是分为A、B、C级别的。


车有A级车,B级车,C级车,豪车,你看你能够得着什么车嘛?

劳斯莱斯库里南和你没关系,你就够得上五菱宏光,你就先抓住五菱宏光。不要嫌弃,总比走路要快。


豪车,就相当于那些媒体报道的创业,比如找风投,A、B、C轮融资等等。

说实话,和普通人关系不大。


A级的风口,一年能搞几百万,风口持续1 -2 年,实话实说,并不是一直能挣钱。

风口过去了,并不是说不挣钱了,而是只能挣几十万,甚至十几万了。


那就找下一个风口。


就跟游击队一样,哪里有饭吃,就去哪里,哪里有钱赚就去哪里。


通常是只有几个人的团队,甚至最开始就一个人而已。



嗅风口的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

是加了很多很多的各种行业大V的付费群、知识星球、线下会、培训等等,很多都是各种生意的消息集散地。


这些群收费一般也不高,对于各路老板来说, 相当于对于信息的风投 ,也许大部分群是没有用的。

那里面总有各种消息,你只要知道一个消息对你有利,就赚回来了。


那么多付费群,知识星球,生存了那么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你是上班的,你会觉得就能学点东西,甚至觉得像割韭菜的。

因为你不做生意。


做生意的人,是非常依赖这些消息群的。

因为这些就相当于这些做生意的人的参谋部。


嗅风口,找合作伙伴,都是靠这些渠道。


大公司,有专门的Marketing部,有专门的人分析市场。

有很多人以为,Marketing部就是搞营销的。


不是的。

战略规划和参谋往往也是Marketing部管的。

就是整天跟在老板旁边的几个人。


就像曹老板旁边的荀彧、郭嘉、贾诩、程昱。


风口上的游击队,养不起参谋部,单独也养不起大V,就大家一起,众筹一下。

所以,很多大V其实做的是这个生意。


对于上班打工的来说,你可以搞搞副业。

人有两只脚,你一直脚站在系统内,另外一只脚在外面试试,能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说的副业,完全不是让你去搞家教,送外卖,再打一份工,而是在外面试探性的做一些事情,积累一些技能,保持对风口的敏锐性。



三、升级版


有很多老板就问我,虽然赚的还不错,但是今年搞这个,明年搞那个,这种生存方式到底是不是正常的?

另外一个,就是前面的风口和后面的风口,互相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不存在持续性,这些问题未来怎么解决?


这个就体现历史的重要性了。


第一个问题,这个是正常的。

其实削峰填谷之后,各个老板基本上收入和生活水平是比大公司的中层强一些的。

但是和大公司的中层相比, 拥有自己的事业


历史上的创业,往往只有一条路,叫做造反。


历史上,各种农民起义,其实是很少呆在同一个地方的。

清朝有个围剿农民起义的武官就说了,那种一直呆在同一地方的,一看就外行,不足为虑,但是如果他们跑,就难办了。


你呆在同一个地方很久,一个是官军可以围剿你,二是你的粮食,人力等资源很快就耗尽了,因为一个地方的资源是有限的。


在开始阶段,必须流动起来,必须跑,哪里有粮食,哪里有人就往哪里跑。

就是我们说的往风口那边跑。


这个策略才是正确的。

比如黄巢、李自成,都是流动作战,转战全国。


将来怎么发展壮大呢?

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水平升级,一个垂直升级。


垂直升级,就是说你一直做一个领域,最终打下自己的市场地盘。

就是所谓的长期主义。

这个难度其实挺高的。


你必须是雄才大略,还有那种诸葛亮、刘伯温这种水平的人才给你做架构,还有各种机缘巧合,阴差阳错才能做成。


就像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一定是 士大夫 能参与进来,才能最终成功。

因为草头王们对于一个正式组织的架构搭建,根本没有经验,也很难戒掉流寇习气。


你一直做同一个市场,竞争往往就来了,你没有这种资源是很难从小做大的。


你不流动,你就没法生存,你流动,就很难打下固定地盘。

这个是一个矛盾,只有极少数人能跨过那个门槛。


那水平升级呢?


就是你有好多个风口,每个风口都是一个项目。

很多个项目,就组成了一个项目群。

其实很多公司,就是一个项目群,而拥有项目群,才能真正叫一家公司。


有的公司,其实就一个项目,其实不能叫公司的,只能叫一个项目组。


有项目群就不同了,今年靠这个项目,明年靠那个项目,轮回着来,就形成了源源不断的驱动。


就拿万科来说,早期什么都做,什么饲料,录像机,贸易,文化,房产等等。

最后是积累到一定资源,才在楼市这个领域深耕的。



四、结语


打工,就是被困在系统的磨盘中,其实难以逃脱。

比较可行的方式,其实是抓住够得着的A级风口。


抓住风口后,从一个项目到两个项目,再变成项目群,就可以成为一家可以持续生存的公司了。


而深耕一个领域,往往是可求而不可得,需要极高的水平和机缘。



其实这篇文章本来是不想写的,鉴于群里面讨论热烈,大家强烈要求,就写一篇。


房产的风口,不会马上来,但是几乎肯定是有一波的,只是不知道时间。


很多英雄可能会趁着这波起来。

星球我们好久没有推了,就是等风口,当前需要早做准备,欢迎大家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星球原价 1 300 ,这次打 9折 ,只要 1 170 ,持续 1 0 ,到 9月1 7

你吃几顿饭,买几件衣服,也就这个钱,但是往往自己都忘了。

但是我们这个是服务一整年的。


这个星球的钱呢,也不是我拿去自己花了,享受了,而是去搞科技公司了。

对,我们其实是做科技公司的, 房产只是我的个人爱好。

科技公司,就是太烧钱了,回报太慢了,但是mate 60 pro这次给我们很大的鼓舞,HW牛逼。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