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常socialism,不要将自己困死在思想牢笼之中

Author: 漫天雪798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民主公知们认为某 party 就等于社,就像认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民主国家一样荒唐,我们可以暂 不讨论其动机,这种望文生义强行建立因果关系也是智力低下和思维懒惰的表现;反过来说,认为美国就是资,它所做的一切就代表自由市场,也是一样的错误逻辑, 完全是想当然。
请问,一个美联储天天印钱,让美国政府、华尔街、军工复合体和他青睐的裙带企业拿到新钱抢劫民众的体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把一部分人的钱强制征收过来,用来给另一部分人发补贴的转移支付制度和福利国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大企业整天寻求政府的保护,争取产业补贴,对外国商品加征关税搞贸易战,服务于国内特殊利益集团的体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挥舞着导弹对其他国家进行军事干预,以满足军工复合体利益的体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存在着美国邮政、美国林业局、公园管理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等大量国企,私立的教育和医疗已经名存实亡,国有土地占到 42% ,对私人房产和土地征收房产税的国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对黑人、 LGBT 以及种种类型的特殊群体许诺特权,用经济利益收买选票,故意挑拨离间族群之间的关系以利于两党统治的国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自己的房子如果空置了就要征收空置税,别人住进去了就不能往出赶的国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工会势力动不动就以暴力的方式破坏自由契约、侵犯企业产权、组成劳工卡特尔的国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理发师都要取得准入资格许可、各类行业设置准入门槛让人们无法自由竞争的国家,是市场经济吗?
一个规定最低工资、最长工时制度,用环保政策将规模小的企业排挤出局的国家,是市场经济吗?
这里还有两份奥派大师汉斯 - 赫尔曼·霍普给美国政府收集的罪证清单:
(不建议读者加这个星球,因为马上到期了)
第二份清单:
目前,议会在单一年份中通过的立法法案和条例的数量多达数万件,写满了几十万页纸,影响了民间和商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所有法律不断 值和 1994 》(简称 CFR ),是所有美国联邦政府现行法规的年度汇总,它共有 201 本书,占据了大约 26 英尺的图书馆书架空间。仅条例索引就有 754 页。该条例包括了与生产和再分配有关的人们几乎能想象到的一切事情:从芹菜、蘑菇、西瓜、手表、白炽灯泡的标签、丝袜、跳伞、钢铁制造、大学校园性侵犯到用洋葱丁烹调洋葱圈的方法,揭示了民主政府几近极权主义的权力。
摘自霍普《民主:失败的上帝》 翻译:可二
好了,你管这种国家叫市场经济吗?狗屁! 这就是一个妥妥的对私有财产发起全面攻击、对个人生活实施普遍管制、一切听从中央计划机构命令的计划经济国家。
它名义上还保留有私有产权,但是你的所有资产都是“法允资产”,你生产劳动所得,到底有多少能留给自己,自己说了不算;你想跟谁交换合作以及如何交换合作,也不是你说了算。最终都要联邦政府代表“社会”说了算。它还保留有市场的成分,能进行经济计算,因此从财富的绝对值上也有可能继续增长,但是必然打击生产,使财富生产无法达到理应达到的高度。这种体 制,叫做Socialism Social-democratic Style。
格局打开,诚实一点,睁开眼睛看看现实嘛,为什么要囿于自己的意识形态牢笼中,被情绪和自身偏好裹挟,困死在自己的认知中,完全不顾事实和逻辑呢?
40 年的中国是什么情况?
40 年来,就是大幅度地向市场化靠拢的过程,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价格双轨制,到傻子瓜子,到白猫黑猫,到深圳速度,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踏步改善,就是自由市场的结果。
改开初期,上述美国那些管制政策,要么没有,要么没有美国的程度那么严重。不要忘了,中国是当今世界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的国家,而美国则是种种贸易限制和保护政策。
现在,在民主公知们的呼吁下,也在慢慢向美国的各种做法靠拢,然而还没有到美国欧洲这种变态的程度。所以计划与市场,就是一个程度比较问题。假如一个国家所得税是 50% 且严格监管,另一个国家所得税是 30% 或者监管没有前者严格,或者,一个国家有房产税另一个国家没有,以及,虽然都有国企,但是一个是完全的国企模式,另一个引入了一些市场化的因素,你说谁的市场化程度高?
说中国比美国更加接近自由市场,让知识分子受不了。原因不过是,知识阶层更加在乎的是所谓政治自由,他们将言论自由、定期选举机制等置于更高的价值排序上,赋予了更大的权重。道理很简单,他们的武器就是说话和写字,以影响公众舆论,进而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而话语权就是利益。 他们不希望大众自己做决策,而是希望听从自己的号令。 所以维持一个干预主义的世界,让自己可以从大众缴纳的税金中获取稳定的收益,对他们是有利的。
他们会说,你看美国能随便骂总统,我连个话都不能随便说,你却说中国经济自由度高于美国,你是不是洗地,是不是收钱了?当无法进行理性探讨,无法驳倒对方,而又不愿意承认事实的时候,他们惯用的伎俩就是道德攻击。
但是他们看重的那些事情,普通民众并不这么看。民众更加在乎的是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做点生意的时候更加方便,税收能不能更低点这些实实在在的经济自由。 他们把经济自由排在了所谓的政治自由之上,只要自己的生活变好,他们才不关心说什么以及谁在台上。
资本也不这么看。资本家在决定投资的时候,看重的是利润前景,它取决于税收、市场准入、管制和干预程度、有没有工会破坏劳动力市场自由、会不会被关门打狗等等长远的经济预期。赚取利润的过程,就是服务他人的过程,就是自由交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和增进自由的过程。别把资本当傻子,天天哭天喊地的,你怎么解释国外投资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你说那是因为中国人口多有大市场,可是中国人口一直很多,为什么前几十年没有资本来,个个面黄肌瘦食不果腹,后来就愿意来了呢?
只有自由而开放的市场,才能吸引资本投资,人口多才能成为优势;如果不是这样,人多只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
所以知识分子的偏好,并不代表多数民众的偏好。他们坐在书斋里的想法,根本就不接地气。然后转而大骂民众愚蠢不开化。可是民众一点都不蠢,他们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知道怎样对自己最好。所有打着对民众好的知识阶层,都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的价值偏好去规范他人的行动,试图利用强制力实现自己的偏好。这些人甚至不惜喊出所谓“加速主义”,巴不得一场巨大的动乱,只要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行,他们完全不考虑这个过程中,民众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听听罗纳德·科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知识分子由于其既得利益而支持言论自由,反对自由企业。但是一旦失去自由企业制度,也将失去言论自由。

如果我们不得不牺牲经济自由或政治自由 ...... 为了普遍利益,应该放弃政治自由而不是经济自由。对大多数人来说,维护市场比维护民主更重要。
实际上,民主公知对经济和自由的理解完全是错的。 所谓自由,就是财产。 没有脱离了产权的自由存在。没有了经济自由,他们所主张的所有“政治自由”,都是空中楼阁。然而 他们信奉 的却恰恰是以赛亚·伯林笔下的“积极自由”和罗斯福式的“免于匮乏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实际上就是劫掠他人的财产,根本与自由毫无关系。
我们说中国比美国有更多的经济自由,并不是说中国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当今美国,只是从总体的理解上的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并不是随随便便做出的,也不是价值偏好,而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一个客观判断。 否则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不会往中国跑,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会高于美国,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在几十年内大幅度改善。
也不是说,中国就是自由市场了,当然还差得远呢。只是在说,二者在横向比较的层面上,美国的社会主义成分更多,这是个程度问题。
我们也不是说,美国就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19 世纪以前的美国,的确是全世界自由的灯塔,否则不会吸引那么多移民,不会有快速的资本积累和经济进步。我们只是在说,要去芜存菁,要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
中国的经济进步,是坚持市场经济的结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非常危险,那就会呼吁更多侵犯产权的管制和干预,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美国在19世纪以前的经济腾飞,同样是自由市场的结果;当今美国的衰退,正是由于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意识形态,实施了大量破坏市场经济的政策。美国之所以至今还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原因正是过去几百年积累的雄厚资本,以及由此推动的高科技领域的独领风骚。一句话,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已。但是如果美国不做出改变,继续在干预主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那么有多少家产,也会被这些败家子们搞光的。
我们当然知道,知识分子是世界上最固执而虚伪的人,他们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要他们做出改变,就是摧毁他们的信仰和饭碗。他们最常见的做法不是向真理和事实低头,而是即便知道自己错了也死不承认。他们也不懂经济学,没有可用的正确的分析工具,所以就只剩下了情绪和偏好。那些义正辞严的声音,如果没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做基础,除了混淆视听制造垃圾之外,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这些话并不是写给他们的,我们从不指望他们。我们是在向大众喊话,让人们不要受到知识分子的迷惑。当这些知识分子说出任何话的时候,你都应该打上一个问号:他说这话的动机何在,最有利于谁?当知识分子要求更多的政府干预的时候,请你诚实地回顾历史并且回归常识:经济繁荣的动力,到底是管的越多越好,还是放松管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当他们以美为师的时候,请你继续回归常识并保持逻辑一致:整天打贸易战,不准人们自由交换,难道值得学习吗?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美,为什么他们的说辞完全不同,能不能这样双标?
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十分紧迫,尤其是在社民主义席卷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讲出来,我们就会误入歧途。我们学了一点经济学,有这样的基础,那么将它讲出来,就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