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春夏秋冬

Author: 挨踢的牛魔王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经济的春夏秋冬






一、一体两面

今天说点有意思的话题。

好久没发文了,你说我是饿死了呢?还是穷死了呢?

还不是依旧赚钱么?
日子照旧过,还向外借出了不少钱。

倒是大家,在当前的形势下面,知道后面该怎么做吗?


赚钱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凡是赚了点小钱的人,就会不断强调是因为自己能力出众。
凡是赚大钱的人,心里都很清楚,时代和风口才是主要因素。

比如说当前这种情况,再牛的人也牛不起来了。

最近很多人说全球的经济不景气,欧美高通胀,也有很多人不断的传递各种坏消息。
比如说什么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大厂裁员等等。
搞的好像世界末日快到了一样。

那么,到底什么是时代和风口?什么是经济萧条?

这两件事情,其实本质上是一件事情,我们就放在一起说。

这样,你也就知道将来该采取何种策略。


在时代和风口面前,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一片繁荣。
而经济不景气,就要节衣缩食,过苦日子。

这两个事情,怎么会是一件事情呢?
它就是一件事情。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从而有了春夏秋冬,2 4 节气。
那你说,春天和冬天,两个的背后原理难道不是一样的么?
不过是地球公转这件事情的 一体两面 而已。

你不能说,你只喜欢春天和夏天万物生长,不喜欢冬天万物萧瑟。

Winter is coming
古代要艰苦得多,快要入冬的时候,你自己得储备粮食,就连松鼠都知道囤点松果。
有些动物,比如熊,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就进化出冬眠的机制。

你不能说,你不喜欢冬天,你就要闹啊,你觉得地球会理你么?
你不做准备,那你就准备饿死。

就是因为你准备了,而且习惯了准备,所以你觉得冬天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越是简单的规律,人们越是会迅速习惯,而不是硬抗。

二、气候的脉动

但是如果这个规模特别复杂,那人们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

在《权力的游戏》这部剧中,维斯特洛大陆实际上是一个架空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冬天就非常可怕。
在这个大陆上,长夏很长,甚至会长大十几年。
但是一旦冬天到来,就会发生各种大事。

异鬼在永冬之地苏醒,野人因为惧怕异鬼杀戮,大批南下,侵袭领主们的领地。

同时,南方的火龙开始出现,其信号,就是一颗红色彗星划过天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里面的龙妈的三条龙,并不是开挂,而是获得了时代和风口的馈赠,而且她也巧妙的使用了这种馈赠。


这个其实对历史是有隐喻的。

除了春夏秋冬这种显而易见的以外,在古代,还有一个长期影响人类的气候变化。
那就是小冰河期。


根据气候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小冰期和王朝的兴衰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
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
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
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在温暖期,王朝很容易出现各种治世,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这个时期,皇帝做的顺风顺水,称祖称宗。

但是在小冰期,就艰难得多。
古代生产力不够发达,一个大规模的扰动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形成动荡。

一旦小冰期来临,气温剧降,会形成干旱和大雪灾,大量的草会枯死,游牧民族的牲畜大批死亡。
游牧民族活不下去了,那就必然要南下抢劫,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大规模的动荡。

游牧民族,就跟《权力的游戏》中的野人一样,与中原的人其实没啥区别。
所谓“野人”和“国人”的区别,无非是修长城的时候,有人正好在长城北面,就被称为“野人”,在长城南面的,就是“国人”。

如果是中原王朝比较强,基本上双方就是两败俱伤。

汉武帝比较特殊,他那个时候小冰期的影响不是很严重。
汉武帝那是主动出击,碰到这种“死磕”的主,匈奴是真的惨。
当然,西汉的国力也被消耗殆尽,种下了西汉灭亡的种子。

事实上,后来的“昭君出塞”,与你想象的完全不同。
根本不是说汉朝打不过匈奴,而是匈奴在各种天灾人祸的打击之下,几乎活不下去了,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有的投靠了汉朝。

如果中原王朝比较弱,那就可能会形成大分裂时代。

东汉灭亡的直接原因实际上是“羌乱”。

你去翻史书,你就会发现,在邓绥邓太后执政时期,一会是旱灾,一会是水灾,一会是蝗灾,根本就不消停。
在这个背景下,“羌乱”将东汉的财政消耗殆尽,同时凉州的豪强崛起。

这个邓太后太不容易了,左支右绌,搞到最后,东汉还是把西域地区给丢了。


曹操和诸葛亮,其实两个人的政治理想是非常相同的,就是恢复类似东汉的秩序。

只是两个人走的路线不同,都是救世的英雄,而且是失败的英雄。

两个人完全没有想到,东汉的灭亡,实际上是一个从东汉末年到隋唐初年,长达几百年的大分裂时代的开始。

气候的小小扰动,就导致史书中不绝的“岁大饥,人相食”。


这种小冰期和春夏秋冬相比,就不是那么精确的转换了。
但是这个依然是一种规律,一种自然现象。

在强大的规律面前,人类显得既渺小又愚蠢。

至于说,气候为何出现这样的脉动,现在也没找到根本的原因。

古人就更不知道原因了,当然只能怪皇帝不行。

你说这个是周期么?
这个也不是周期,而是一种自然现象。

三、风口与危机

时代和风口,对一个王朝,一个皇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是温暖期,给一个王朝带来的可能是几倍的加成。

当然,并不是说一个王朝的制度和皇帝的能力就不重要。

比如隋炀帝和唐太宗,其实两个人要干的事情差不多。
但是隋炀帝就搞得天下大乱,而唐太宗就谨慎的处理好了一系列事情。

那么一个王朝系统和小冰期的关系大致是这样的。

系统本身是有寿命的。

就如同一台电脑一样,一个系统运行时间长了,必然出现各种垃圾、硬盘碎片。

如果是在王朝的早期,而且碰到一个温暖期,就很容易进入“恒纪元”。
如果是王朝的末期,刚好是小冰期,乱上加乱,就很容易进入“乱纪元”。


在进入现代之后,小冰期的影响其实没有那么大了。
因为人类的生产力和经济足够发达,足够消弭小冰期的影响。


那么现代社会,有没有这种影响巨大的规律呢?
有的。

那就是“经济周期”。

当然,我说的经济周期,并不是下面说的这种周期。
当然,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别人也没有说错。
毕竟,别人也没有说2 019 年的机会是一个向上的机会,还是一个向下的机会。


周期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肯定是存在的。

举个例子,你找别人借了一笔钱,你正常生活,到期之后,顺利的还给了别人。
这个里面有周期么?
没有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你能保证每个人都像你这么有信用么?

如果一个人找别人借了一笔钱,住豪宅,花天酒地,超额消费,形势一片大好。
然后到了还钱的时候,还不上了,天天躲债,要赖掉,自己也吃上了泡面。

你看看,这个人就亲手制造了一个“ 周期 ”。
花天酒地的时候,就说这是经济繁荣期,吃泡面的时候,就说是经济萧条期。

你一个普通人这么做,影响当然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是国王赖账呢?

“太阳王”路易十四好大喜功,奢侈豪华,自己死掉了后,国库欠下巨大亏空。
他的弟弟奥尔良大公作为摄政王,发行纸币,试图弥补亏空,结果就搞出了所谓的“密西西比泡沫”。


如果是很多人赖账呢?
所谓“次贷危机”,就是美国把房贷发给了不符合资质,还不起贷款的人,结果当然是一场很大的金融危机了。


以IT系统举例,什么时候一个IT系统会出现问题?
当然是经济萧条的时候。

当人们在维护这个IT系统的时候,就是不断的添加自己想添加的功能。
没人会关注这个系统的架构越来越混乱,千万条线越来越没头绪。

经济好的时候,维护的人数是足够的,哪里有问题就加一个人盯着。
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问题。

一旦经济不景气,人又被裁员了,系统大概率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事实上,这些问题早就有了。
你架构有问题,你就重新梳理一下,把“技术债务”还掉,这个术语叫“重构”。

问题是,哪个傻子会去干“重构”这种事情呢?
因为你忙活了一圈,花了那么多钱,投了那么多人,最后的结果是功能和原来是一样的。
从表面上来说,你没有任何绩效产出。

那么等到系统崩溃的时候,当然是无比的惨烈。

孔子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讲的就是这种事情。
就是明知道干了对自己没好处,但是对全局有好处,他就去干了。

这种人是很稀少的。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等着崩溃了再搞一套系统。

风口和危机,就是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难怪十几个流派,对于经济周期研究来研究去的,始终得不到一个统一的结论。
对于未来,也无法准确预测。

因为人类啥时候干蠢事,啥时候就是经济危机的开始,尽管开始的时候是繁荣。

这种干蠢事的时候,是很难预料的,只能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定。


四、结语

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其实不存在什么周期不周期的。
就如同春夏秋冬、小冰河期一样正常。
但是从实务操作的角度讲,周期肯定是存在的。

所谓的时代和风口,就是某种周期。
国运也是这样的,我认为国运还是在一个上升期。

把握住一个周期,当然是致富的关键。

在一个周期的底部,你没钱,别人也没钱了,就不要谈什么抄底了。

以房产市场为例,到底是什么人赚到了钱?
一种是精通投资技巧,密切关注房产市场,但是现金流来自房产之外的人。
一种是精通投资技巧,密切关注房产市场,但是借到房产之外的钱。

如果大家都没钱了,房产之外也没钱了,你还发什么愁呢?
你的财富相对排名还是没有变啊。

-------------------------
文章写的比较匆忙,就这样吧,其实写了半天,就是为了最后标红的两句话。

最近学到一句话:请注意你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