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淘汰终极定律

Author: 摸象的盲人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在前文 《逆淘汰第一定律》 中,分配律告诉我们,将资源用于包装的人易成功,而将资源用于实干的人被淘汰。

在前文 《逆淘汰第二定律》 中,盈亏率告诉我们,干事过于认真投入的人把自己逼到了盈亏平衡线上,任何突发冲击或周期波动都容易导致其被淘汰,控制广义成本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下面我们要讲第三定律 ——收支律。这看起来与第二定律有点类似,但实则有根本性的不同:第二定律盈亏律讲的是真实不虚的投入与收获,并且是从竞争参与者个体的角度来看;第三定律收支律讲的是集体核算中的逻辑,特别是关于收支原因的系统性错觉和误判。

逆淘汰第三定律

收支律

干得多消耗多错得多,干得少消耗少错得少。

不要什么事情都讲国情,既然称之为定律,那就必然是普适的,我们就先以老美的一件小事为例。

前几天在当地一个小机场碰到一件很滑稽的事情,机场管理方认为出入机场的汽车太多导致了交通拥堵,特别是导致了停泊车位紧张,于是出台了一项新政,将所有的网约车驱赶出常规接机区域,规定所有网约车都必须到一个十分偏远的地方去接客,当然,打网约车的乘客也只能扛着大包小包自己走过去。

从官僚们的角度而言,缓解拥堵这个理由十分过硬,但荒唐的是,他们事实上将最能缓解拥堵的一类车驱逐了出去,而把周转效率低得多的传统出租车和私家车留了下来。由于机场很小,除了 BUS 之外,其他所有车辆都是将车靠在路边进行接客,相比之下:

网约车从停车到接上客人走人不过三五分钟,快的一分钟就能搞定,每单占用车位的时间其实很短;

出租车趴在车位上等,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接一单,每单占用车位的时间远远高于网约车;

私家车接亲友的等待时间也很长,因为你必须确保早到,否则就是失礼和怠慢,那效果还不如不去接。

但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管理方很难看到你的贡献,但他们总是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你占用的资源和导致的麻烦。

这种现象是根植于人性的,人这种自私狂妄的低级生物,总是不能理解成功的客观原因,但却非常能够理解失败的客观原因。

成功是没有任何客观原因的,所有的原因都是主观的,我很优秀,我很勤奋,我很聪明,等等,简而言之,我,就是成功的一切原因。

而失败则完全相反,基本没有任何主观原因,所有的原因都是客观的,对手资源太多,队友水平太菜,昨晚隔壁太吵,今天早餐太咸,旁边行人太丑,等等,本人必须是正确且牛拜的,都是贼老天要灭我。

人性,导致所有的管理者对于下属的贡献都是非常茫然无知的,总有一种所有人都是可以替代的螺丝钉,只有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总设计师的错觉。除非你的工作性质是产出直接量化为数据 KPI 的,否则领导只会认为运转良好都是因为自己运筹帷幄,而下属都是靠自己赏饭吃的。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要命的事情是,领导虽然对你的贡献一无所知,但他必然对你的资源消耗量了如指掌,因为所有的资源拨付都是需要他点头的,同时,如果你出了任何纰漏,领导也是一定记得的。

所以,任何单位,只要还运转正常,那么干活多的人一般都是被领导所讨厌的,因为你干得多就必然消耗多,同时出错的概率也会增大。如果领导工作中所能感受的压力和麻烦大多都是你导致的,那么讨厌你简直是太正常不过了,而且这种讨厌是完全正当的,是可以摆上台面来讲的,是可以构成打击你的合法理由的。这时你能怎么办呢?难道是摆事实证明你的贡献比同僚们都大?还是讲道理宣称如果没有你事情就干不好?这不过是更让你被领导和同事们憎恶罢了。

古代军队,吃空饷的将军总是受上峰喜欢的,而动辄催粮催饷的将军总是被上峰厌烦的,只要大战一天还没有临头,上峰就体会不到两者战斗力的区别。

旧时荒年,率先被饿死的人都是身强力壮之人,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减口粮的时候并不会因为你多扛了 199 斤麦子就多赏你二两米。

任何人,包括领导在内,喜欢的都是向其输送资源的人,而不是向其请求资源的人,喜欢的都是让他轻松愉快的人,而不是时不时可能给他惊吓的人。

除非领导本人就在一线亲自动手干活,否则他是不可能知道谁的贡献大的,他只知道谁的消耗大,谁的错误多,当到了需要裁人的时候,不裁你裁谁?而且领导上面还有领导,领导上面还有领导,多层迭代下来,谁知道你的贡献?

总之,干活不要太用力,你的活干得再多再好,都是在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微不足道的成绩,都是在同僚的大力支持下达成的集体配合的成果。但如果不小心干坏了一点呢?那只能是你个人的无知与无能。

在自然界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生存策略从来都不是比掠食者更能打,也不是比掠食者跑得更快,而是更好地隐藏自己,有时候为了隐藏甚至可以一动不动呆若木鸡,让掠食者完全注意不到你。

年轻气盛的朋友就会想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别人看不到我的优秀,我就努力做到极致,让我的成果如天马行空长虹贯日般耀眼,让他们拍马难及,让任何人都不能再忽略我的贡献。

NAIVE!

如果这样的话,你会死得更快,不仅是领导,所有人都巴不得你早点消失。这就来到了 逆淘汰第四定律:

稳定律

打压优秀者,提携庸碌者,乃上位者维持权力的不二法门。

古谚有云:武大郎开店,容不得个儿高的。

你想想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连家天下的王朝,陛下都会害怕下面的人功高震主,这还是如假包换的私人老板呢!更何况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名义上的老板?

这条不好讲太多,反正只要睁开眼,不管是看现实,还是看历史,嫉贤妒能的例子实在是比比皆是,优秀本身就是一种原罪,我就讲两个不犯忌的例子吧。

一个是,我本人上高中时,南充发生重大黑社会连环随机杀人案,几十条人命,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结果我在坐公交车时,听见同校两个家伙在聊天,说道,如果黑社会能把谢希明杀死就好了,另一人附和不迭。我大惊,细看之,结果完全不认识这两只,真的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而且就算我死了他们也不可能得到一毛钱的好处。我当时非常不爽,后来年纪更大一些才慢慢理解,让他们考不及格的题我却可以屡屡满分,这种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

另一个是,西方的选举,选民们越来越厌憎有文化的人,如果一个人显得有文化有知识有礼貌有教养,在现代政坛简直没法混,因为你会显得选民们都是 XX 。这种现象是不分党派的,粗俗一定战胜高雅,莽撞一定战胜审慎,如果你是医生、律师、教授、科技天才、金融精英,那么几十年前你还能博一把,今天的话你直接就可以宣布败选了。大家喜欢的故事模板是,家里穷、房子破、爹很混、娘很浪、成绩差、爱飞叶、服务生、坐台女,猛然逆袭走上人生的巅峰,他们管这叫励志。因为这样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就是他们或者他们的孩子也可以 ……

劣胜优汰,昭昭天道;和光同尘,可养天年。

欢迎加会员与作者进行深度交流:会费,800元,含老号文章合订本 、私密猛文禁文合订本、会员群。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