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和富人的最大区别

Author: 挨踢的牛魔王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题图由我厂AI生成

中产和富人的最大区别


中产和富人,最核心的区别,就是一个字:爵。

爵是什么呢?

就是下面这个三只脚的青铜酒器。

这个酒器,相信很多人在电视电影里面看到过。

尤其是关于夏商周的电影电视,只要讲究一点的,都会用这个酒器。

就是不知道,演员用这个,扎不扎嘴。

从这个酒器里面,就衍生出一个概念,叫爵位。

那么爵位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就是世代有吃喝的意思。

古人很早就把职位和爵位两个概念区分得很清楚了。

比如说,丞相、将军,这个叫职位。

你这个俸禄、待遇、警卫、司机、医疗,是你担任这个职位才有。

等你不担任这个职位了,你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爵位不同,就是你哪怕什么职位都不担任,这个待遇还是有的。

我们常常听说,万户侯,就是一万户供这个侯爷家里吃喝。

有句话,叫粪土当年万户侯,那么万户侯真的是粪土吗?

其实万户侯是非常稀有的。

因为这是一个零和的游戏,皇帝给你封一个万户侯,他自己就少了万户的赋税。

汉初,刘邦搞了个白马盟誓,叫“ 非刘者不王,非功者不侯 ”。

就是把刘家的利益和功臣的利益固定起来,形成一个稳态。

不是刘家的人,必须是有战功,才能封侯,否则你功劳再大,贡献再大,职位再高,也不能封侯。

这就确保了功臣派的利益不被稀释,保证侯位的稀缺性。

即使是刘家子弟封王,刘邦也做了精心的安排,避免刺激到功臣派。

毕竟刘家子弟是靠刘邦福荫,本身没有多少功劳。

卢绾,其实是一个同姓王。

有人就问了,卢绾明明姓卢,不姓刘,怎么是第一个同姓王呢?

卢绾和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发小,感情极好,等于刘家人了。

但是卢绾也有些功劳,把他封王,就是一种试探。

如果卢绾这个燕王的位置可以坐稳,那么刘家的子孙封王就顺利了。

别人也没有什么话说。

可惜卢绾没有领会刘邦这个意思,担心自己是异姓封王,战功不大,位置不稳,整天疑神疑鬼,被人忽悠,偷偷和叛军勾结。

事发的时候,本来卢绾觉得给刘邦道个歉就完了,在长城下面等着。

结果,刘邦刚好死了,吕后当政。

大哥和你感情好,大嫂可未必和你感情好,卢绾只好逃亡匈奴了,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可见,有战功才能封侯,是多么一件深入人心的事情。

汉初封侯的时候,张良封的是齐地三万户,齐地比较富裕,三万户就是相当高的数字了。

但是张良不敢要,只要了一万户,而且是在留地(沛县东南微山湖附近)。

张良的理由是,那是他和刘邦第一次相遇的地方,以为纪念,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所以,张良也被称为留侯。

曹参,这个该有名吧,封一万六百户。

萧何,丞相,八千户。

夏侯婴,这个连刘邦的儿子女儿也救过的,六千九百户。

陈平,五千户。

周勃,八千一百户。

樊哙,吕后的妹夫,出生入死,经常先登,五千户。

灌婴,骑兵首领,五千户。

多数都是几千户,几百户的侯爵,万户侯是极少的。

陈婴,这种这么早参加楚汉起义的,第一次封侯,才六百户。

后来是做了刘交的丞相,才增加到一千八百户。
到了清朝,爵位更是稀缺,基本都是给满人。

汉人封爵位的,屈指可数。

获得公爵这个爵位的,就五个人,大部分都是前面拉拢媾和的时候给的。

比如郑克爽,就是公爵。

真正靠战功封公爵的,就岳钟琪一个人。

你不要以为清朝的公爵位置很高,前面还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

曾国藩,立了那么大功,是什么爵位呢?

侯爵。

本来咸丰皇帝说的是,克复金陵者为王,就是消灭太平军可以封王。

但是咸丰皇帝死了啊,后面是慈禧太后当政。

慈禧太后,就按照祖制来处理,曾国藩就能封一个侯,要是不服,可以送你见咸丰皇帝去,你当面和他汇报诉苦。

到了现代,职位和爵位的区别还是有,还是很大。

所谓爵位,就变成资本、生产资料了。


中产,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医生、律师、教师、公职人员、大厂工程师等等。
但是你们的职位可以继承吗?
不能。

一般来说,能达到中产这个位置的,就是学习成绩还不错,考上了比较好的大学。
刚毕业,就因为经济快速发展,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可以说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但是你的子女,有你这个学习能力吗?还有这个时代红利吗?
不能确定的。
你学习很厉害,你能确保你的子女喜欢学这个,做这个?
那么你怎么安排他们呢?
如果你的子女混不出来,只能啃老的话,那么你们全家都要吃你前半生攒的那点积蓄。

这样,生活水平必然下降,社会阶层必然滑落。
一代,或者几代之后,可能就沦落为城市贫民。
你以为城市贫民是怎么来的?
可能第一代都是比较厉害的,否则他也没法混到城市里面来。
后面一代不如一代,就变成城市贫民了。

你那么努力,付出了那么多代价,这样的生活只能过一代。
可能在你年纪大一些,生活就不行了。
这是中产不能容忍的。

所以,中产是鸡娃鸡的最狠的,但是这未必有效果。

一个小老板,假设是做猪脚饭的。
他虽然很忙,事情很多,但是他的生计,他的手艺是可以传给他的子女的。
也许看着没有中产那么光鲜亮丽,但是他有个保底,不至于说子女没饭吃了。

传承这个事情,
是一个下限,是一个保底。
他的子女不是说非要做这个,而是实在没别的做了,做这个也有饭吃。
不至于说沦为城市贫民。

小老板尽管不是富人,但是有富人的潜质,和中产是完全不同的。
小老板等于是有生产资料,有爵位的。


富人就不用说了,有大量的房产、生产资料、生意,可以让子女做。
进攻是很难的,但是守住,中人之资就可以做到,不至于没饭吃。
他们的财富,可以
足以撑到下一代的牛人出现

中产的焦虑,就在于代际滑落这个难题。
所以,中产都想挤进富人的行列。

中产,你每一代都重新来一次。

富人,每一代,都可以在前面一代的积累上向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能一样吗?


有人说,既然中产和富人的区别是继承权,那不生孩子,自己一个人逍遥就好了。
真不是这回事。

继承的另一个说法,就是你能不能带走。
你带走,可以给你孩子,就是继承了。
你能带走,就随时都有饭吃。

比如说中产,你在一个大公司做工程师,你的工资、奖金、期权这些,就是你所有的回报了。
你走的时候,能把这个职位带走吗?
带不走的。
而你所有收入的来源,都是这个职位。

有时候,甚至就是你在同一家公司,去了不同城市,这个岗位都没有了。

但是富人,有生产资料啊,他走到哪里,都可以带着走。
比如说,一个做猪脚饭的,当然不是富人,但是他可以在这里开,也可以在那里开。
他的整个生意,是可以带走的,到哪里都有饭吃。

这个就是有富人潜质的。

如果你有很多房子,一样可以卖了,去别的城市,甚至国外建仓。
如果你不卖,也没关系,反正这个财产是你的,跟你去哪里没关系。

说这个意思,就是说中产和富人,可能看起来,生活水平差不多。
甚至有些中产,比富人过的还好。
但是本质是不同的物种。

这和你有没有孩子,没关系的。

如果简单的总结,中产就是典型的贫贱不能移,不过是移动的那个移。

中产只有职位,富人有爵位,同时也能有职位,如果他愿意的话。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