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的鸿沟

Author: 挨踢的牛魔王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两个世界的鸿沟







一、两个世界

这个世界变化真的挺大的。

你去某音上去逛一圈,保不齐就能刷到几个似乎“几十亿”身价的大V。
这类大V可能一天生意都没做过,在某音出现之前,都是无名之辈。

现在一个个都火得发紫,混得风生水起,动不动就说是自己某个领域的天花板。
一群拥趸在后面追捧。

拍短视频,在哪里拍不好,非要坐在库里南或者别墅里面拍。

而像胖东来这样的真老板,穿的差,又没颜值,在某音混的很不如意,动不动违规被封了。

财经、房产,那更是高危领域,只能讲讲皮毛。


说来也是奇怪。

罗永浩作为某音的带货一哥,在某音有2000多W粉丝,干了这么久,包括卖资产在内,6个亿的债务还没还完。
他只是解除了消费限制,并不是还完了全部债务,否则他一定会说他还完了。

而那些似乎“几十亿”的大V,粉丝只有罗永浩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他们没有罗永浩那么专业的团队,也不是什么垂直领域,但是他们偏偏就比罗永浩赚得多得多。


之前你看不到这样的现象,那是因为这些人的粉丝还没有上网发言。
毕竟,写一段长文,不是人人都能写的,但是对着手机录制,人人都会。

所以,你也就能看到了上面的奇景。



如果你要是觉得我要批判他们或者某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相反,我认为短视频必然大规模占领文字媒体的市场份额。


生活中的这类现象就更多了。

比如,一个男生送女朋友豪车、包包,女朋友欢天喜地,但是男生要是送500W的房子,再加一些贷款,女生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你居然让老娘背贷款,你安的啥子心哦?
你很有实力,但是穿的衣服一般,搞不好在单位还让人瞧不起,甚至合伙欺负你。

你看,自从我甩出了70W,评论区的人都对我客气多了。


二、系统1

有一本书,叫《思考,快与慢》,作者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这本书提出来说,人类的决策系统分为两个: 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进行快速的反应,系统2则进行长时间的逻辑分析。

请注意,这两个系统是 配合工作的,而不是分开工作的

当人们遇到一个问题,首先反应的是系统1,系统1解决不了的问题,才由系统2进行决策。

比如下面这个咖啡墙的图,中间的横线是平行的,还是斜的?
你的眼睛看到的,一定是斜的,这就是系统1进行决策的结果。

但是你实际测量,你会发现这些线都是平行的,这就是系统2给出的结果。

就算你知道这些线是平行的,你看100次,你看到的依然是斜的。
因为系统1永远最先启动。

所以,你向别人解释100次,房价不是炒上去的,他依然不明白。


在电影《史密斯夫妇》中,有这么一个细节,男主和女主都是特工,但是都假装不是特工,结为夫妇。

一天,男主怀疑女主也是特工,所以就想试一下,假装在开红酒的时候,把红酒掉下去了。
女主身手敏捷的接住了红酒,马上觉得不对,就放开了红酒,让红酒掉在地上。

就这么一个动作,男主立刻就发现女主是特工。

因为系统1启动的快,等到系统2意识到这个行为不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反应了。


系统1是40亿年生物演化的结果,系统2的成熟,不过就是几千年以来的事情。
两个系统之间的差异有几十条之多,简单总结如下:

系统1
系统2
无意识
有意识
准确度低
准确度高
短期
长期
数量级低
数量级高
低耗能
高耗能

系统1和系统2绝不是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关系。

比如记忆、语言、99乘法表,这些都是需要大脑进行处理的,而这些也是系统1负责的。


我们并不是要普及这个理论,而是想说, 绝大部分人都是用系统1思考的

罗素说,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为什么呢?
因为大脑的产生,原本就不是为了思考的,而是为了生存。

大脑的运行原则是,能不用系统2就不使用系统2。
因为系统2是一个反应慢,高耗能的系统,这对生存是极为不利的。

在原始的生存环境中,如果人类经常采用系统2,早就被剑齿虎和猛犸象干掉了。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绝大部分人还是采用的系统1思考。

比如说一个高分学霸,你以为他的系统2发展的很强大吗?
并非如此。

很有可能是他的系统1很强大。

因为系统1擅长的是模仿,而不是思考和创新。

他就是简单的学会了所有的知识点和模式,然后可以很快的反应。
2个小时的卷子,他能1个半小时做完,只有极少部分才使用系统2。

奥数,其实也就是那些套路,把那些套路练熟了,也能得高分。

所以,这类学霸走向社会之后,适应能力极差,十年寒窗,一事无成。

请注意,你们家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极有可能不是他没有思考能力,而是每次考试他都用系统2,所以特别慢,这个就是缺乏对各种模式的高强度训练。


还有一种学霸,他是真正的理解了T-1的原理,然后根据T-1的原理也能进行快速反应。
但是这主要是是系统2的功劳。

这两种学霸,从考试成绩上,是根本无法区分的,直到走上社会,两种人的成就不能同日而语。

采用系统2思考的人,在上大学之后,就会不屑于那种机械的训练,而是投身到更广阔的领域,而且走上社会后,适应能力也极强。

这就是“倒仓期”。

和那种用系统1思考的人,你就得采用如下的沟通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女人习惯采用系统1思考,什么顾全大局,在她们那里是根本不存在的。

所谓“底层女人思维”,和是否有钱,根本没关系,而是采用系统1思考和系统2思考的区别。

三、系统2

系统1,其实是极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

因为现代社会,本身就是由系统2思考能力强大的少数人构建的。

既然没有了生存和安全的问题,就有时间来进行一些长线的思考。


一部手机,就是你手上拿着的这种,大项的零件有21个,要是拆细了,有1万多个零件。
汽车和坦克,有上万的零件;航天飞机的零件是百万级;航母的零件是上亿的级别。


以罗永浩的直播间为例,LED屏、摄像机、直播切换台、各种机位和电脑,价值在350万左右。
一个直播间的组织,就已经如此复杂。

至于学校、医院、公司,乃至人类社会,就更复杂了,靠系统1根本无法解决这种数量级的问题。

所以,真正的顶层,需要系统2思考的能力极为发达。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系统2思考能力的巅峰是在高考的那一刻。

等到工作之后,什么数理化,全部都忘记了。


世界500强的公司招聘,喜欢找名牌大学的学生,实际上班的时候,很多人干的工作,其实一个中专生,甚至初中生都能干。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世界500强这么招聘,是为了将来公司或者行业发生变化的时候,员工能快速适应变化。

然而,实际上,大多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完全放弃了系统2的思考,更不要说可以发展系统2的思考能力了。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大多数人写个PPT总结,都像快死了一样,死去活来的。

这就是系统2孱弱的结果。

其实和也是符合进化的。
因为到了一定年龄,找到了合适的生存之道后,再去冒险,对个体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激活系统2,都是非常痛苦的。
因为系统2意味着高耗能,所以,有了拖延症。

但是,总有一些人能战胜本能,有意识的训练系统2的能力,最终超越了自我。

如果要我对此给普通人一个建议的话,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或者系统的做出自己的作品,是锻炼系统2思维的好方法。

就像我们在开头提到的网红大V的问题,现在收入确实不错。

但是他们真的能赚到上亿身家吗?

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某音的初代网红,现在在哪里?

系统1也许能赚到财富,但是只有系统2才能守住财富。

四、结语

人的思维方式,是系统1和系统2的结合。
绝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偏向系统1,和系统1思考的人沟通,切记不要采用系统2的方式。

真正能做大事的,必然是系统2思考能力极为发达的。

只有明白这点,你才能找到这个时代的流量密码。


彩蛋: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老罗经常刻意把自己变成一个笑话。
他还自我解嘲说,自己是招黑体质。
你想想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