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繁荣的法则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仅仅半年时间,他就让美国经济走出战后萧条。别人搞通胀,他搞通缩。
他是美国口碑最差的总统,但是在衰退、通缩的当下,重提他短暂而且了胜于无的执政生涯,或许能给这蒙尘的世界一丝微光。
他叫沃伦
-哈定,1921年3月代表共和党就任总统。当时美国正面临着经济衰退。这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的战士和手水归来,造成劳动力过剩、失业率上升,而以前专为战争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企业一时间没了出路。
1920年1月到来年的8月,道琼斯指数从119点跌到了63点,跌幅高达47%。战争时期的失业率为1.9%,战后最高则达11.7%。总之,美国经济正面临着剧烈的转换,需要从战争状态转向和平状态,企业需要从为战争服务转向为消费者服务。
这是一次典型的衰退。用今天的话说,这大概就叫通缩了,价格回落,消费减少。至于原因,无非是前任政府疯狂借债、美联储大量印钞引发的经济结构性错误。面对衰退,这要是放到今天,恐怕又要几万亿、十几万亿大放水、大救市了。
哈定上台后,采取了非常保守的策略,他的治国主张叫恢复常态,以当时美国人从未见过的方式搞经济紧缩政策,打击政府借款行为。
哈定说:
我们号召每个人勤俭节约,号召整个国家反对铺张浪费。自有人类以来,我们始终未曾彻底走出战争的荒废与非正常状态。没有劳动与储蓄,没有勤奋与奉献,毫无必要的支出和不加节制的挥霍,必定成为一个国家历史上的污点。
哈定的这段话,放在美国的好几段历史上,都像是一面照妖镜。比如
2001年,小布什就敦促美国人走出家门消费,奥巴马也声称要倾联邦政府的全力,让美国人增加负债和消费。他们都试图营造出一幅花钱就是爱国、储蓄就是叛国的消费大国景象。
那么哈定的联邦政府在干什么呢?他通过减少政府支出还清了全部的战争债务,国债水平也大幅削减三分之一。
由此,市场中流通的美元数量一下子大幅减少,利率开始上升,储蓄增加,借贷困难,经济更加萎缩。
尽管如此,哈定政府也没有让美联储出来进行货币干预,因为在哈定看来,这只是治疗手段的一部分,是恢复常态的必要过程。
哈定政府还降低企业税,将企业所得税率从最高的
73% 下降到 25%,减少政府监管,推动 “自由放任” 经济,支持大企业的发展。
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哈定建立了联邦职业教育委员会,但是他反对联邦政府干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你懂的,那时候的老百姓也希望政府管他生老病死。但是,哈定政府没有大包大揽,而是主张由州和地方政府自行负责。
哈定政府应对战后萧条的措施不多,简单地说就是减少政府支出、降低企业税赋,减少企业监管,缩小政府职能,一反常态地用紧缩银根的方式治愈经济萎缩。
这么无为的治国方略,让后来很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感到非常蹊跷,他们说美国政府缓解经济萧条和加速复苏的政策几乎毫无意义,美联储的官僚大多坐以待毙。
的确,这就是有限的无为之治,减少干预,让经济自愈。
到了
1921年的夏末,也就是哈定当上总统大约六七个月后,美国就初步显现出复苏的迹象。第二年,失业率从11.7%降到6.7%,再过一年,便只有2.3%了。
繁荣已经开始了,遗憾的是,哈定却死了,不到 60岁。副总统柯立芝扶正。由此,人们把哈定视为 1920 年代 “柯立芝繁荣” 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