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你去上海
Author: 漫天雪798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我和上海挺有缘的。上海昨天解封了,我的【漫天霾】在被关禁闭
1
个月后,也解封了。我和上海共进退。
我有时觉得自己的人生像一个笑话,现在我觉得上海和我一样也像个笑话。
解封的日子是六一儿童节,这就像一场儿戏。然而,
据说上海从来没有封过,那都是居委会这个自治组织干的事。这倒是挺符合私产原则的,社区自治嘛,越是小的自治单元,越接近于尊重每个人的财产权,因此要倡导无限分离原则。
希望他们要坚持逻辑一致,否则就极其不厚道了。既然居委有这么大的自治权,你现在说全面复工复产,
任何人
不得以
任
何理由
限制居民出
入
,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我可以不听。而且,以后你的政令,如果不符合我们居委的民情,我可以拒绝执行。
哇喔,活脱脱的、微缩版的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以及《肯塔基决议案》耶!
在【漫天霾】被封之前,我写了很多上海的文章,十万加的好几篇,迎来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号的高光时刻。
我已经总结出一个规律,每当我高光之后,就会摔得鼻青脸肿。
跟上海一模一样的。
所以被封一个月,是上海在关爱我,腾讯在关爱我,他们说,你少逼逼两句,否则的话让你以后没法逼逼。上海是关心我,才封我的。
上海被封后,我遭到了群嘲。因为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孩子,希望你将来去上海》
。百万级阅读量的爆文。对上海的精准防控、人文气息、市场氛围大加赞赏。结果,上海本轮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所以,群嘲也应该,谁让我是个沪吹呢,这下好了吧,打脸了吧。活该。
不过,那么多人过来嘲笑,的确挺令人震惊的。我就不截图了,挺没意思的。问题的关键是这种群嘲让我不以为耻反而为荣,觉得我似乎有了很大的影响力,产生了虚幻的大
v
的感觉。
这让我产生了几个想法,一是原来有那么多人没地儿住,却在嘲笑上海人。二是原来有那么多人认为自己生存艰难,是因为别人生存不够艰难;我都受了那么多苦,你凭什么不受苦?三是原来有那么多人希望把上海搞死,他们的论调得到了大量支持,让我知道,原来不要脸是可以赚钱的。
你不要误会,我一点都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要脸。事实上我一直在责怪自己,要是能更不要脸一点,赚那些不要脸的人的钱补贴家用,该有多好。
上海人这两个月以来经历的一切,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那其中的悲欢离合,其中的荒诞不经,其中的委曲求全,其中的隐忍和抗争,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写不出来的魔幻剧。我隐隐觉得,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大事件,正在见证历史,但是绝大多数人浑然不觉。的确,没有一个时代,能够正确地书写自己的历史。
我真的希望,上海人能够把这一切记下来,既能继续打我的脸,也能让后世知道,我们曾经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我脸被打得稀巴烂,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后人知道真实的历史。
后世的历史学家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插曲,然而这个插曲却是很多人的一生。人们可能认为这已经是最糟的一年,然而历史学家知道,这有可能是最好的一年。
因为有的人身体已经解封了,心灵却已经被封得严严实实。
我在刚刚解封的【漫天霾】上刚刚发表了一篇文章《上海,早日康复》。对上海可能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理论推演。这些困境是必然存在的,只看程度深浅。
上海能不能浴火重生,唯有依赖自由的观念,奉行自由市场经济。
一来,我还是对当今世界不至于彻底沦落到计划经济的泥潭中,存有信心。人们已经习惯了享受市场中的生活,要进步很难,但是要明显倒退也不容易。那些要把资本家挂路灯的年轻人,你关掉互联网、收掉他们的手机试试看?
人类历史上的后退,古今中外都频繁发生,前进和倒退,依赖于观念,而观念的选择有偶然性,并不是某些学说说的,沿着一条定然的历史规律在前行。但是我仍然愿意相信,现代科技可以突破和抗衡一些管制的反动力量,大不了二者打个平手,不进不退。
二来,上海这轮,虽然资本消耗很严重,信心受创,但是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仍然在,它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仍然优势明显。上海
40
年来积累的资本足够雄厚,还经得起这样的消耗。事实上,敢这样搞,也是因为有资本积累。现在,纵然消耗许多,比起西部地区,还是要丰裕很多。所以上海,仍然是值得去的地方。
孩子,我还是希望你去上海。上海,毕竟是全中国的上海,是全世界的上海。
这里的“上海”,当然不仅是上海,而是那些自由和繁华的都市。广州深圳,都是“上海”。
上海倒退一下,能倒退到某某城市,而某某城市再倒退一下,就会倒退成朝鲜;上海倒退一下,倒退到
1980
年代,而某某城市倒退一下,就会倒退回
1960
年代。
这不是地域歧视,不要扣帽子。说纽约比摩加迪沙繁华,是一种经济视角的事实陈述。
所有繁荣,都有自由因。上海的繁荣,就是自由的结果。地理位置是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明代实施海禁,资本积累也不够,天然良港也没法繁荣;也门和索马里,扼守红海咽喉,却盛产海盗、战乱频仍。都是因为没自由。相反,同样是深圳,从改开前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原因就是自由度提高了;瑞士全境都是高山河谷,却经济繁荣,原因同样是自由。
自由,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也是人类权利的起点。有自由的地方,人们不但物质丰裕,而且活得有尊严。自由,
并不是一种政治主张,而是一种逻辑的必然
。因为人首先拥有他自己。
上海人自由惯了,对侵犯自由的事情比较敏感,有些地方本来就麻木,被侵犯了也没啥感觉。上海人懂得抗争,还有录音和视频能传出来,有些地方,我们从没有听到过。是那些地方没有灾难吗?不是。那里的灾难,没有声音。
有些人说,上海人并不是吃苦最多的。
然而吃苦有什么值得炫耀?
他们说,上海人就是叫得最响。
然而叫得最响就是权利意识,就是向往自由的灵魂。
什么时候,逆来顺受还成了一种美德?
许多人说让你们大上海也受受我们的罪。问题是,让他受罪,并不能减少你受罪。难道说,在奥斯维辛,每个人平等地死,才叫平等?一个人逃脱了需要被拽回来?是那些抗争的人,让他们有所收敛,让大家在今后有可能发出声音。
我们能听到各种录音,我们能听到楼宇里传出来的不是迎风飘扬,而是黄家驹的海阔天空。
这可能就是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