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古原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新华社11日公布的“中非维护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长沙宣言”中表示:“中国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除斯威士兰外53个非洲建交国落实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欢迎非洲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在去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已宣布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不少人,将这个宣布,曲解为中国援助非洲的一种手段,甚至在骂。
这群人太傻了,向非洲所有国家实施零关税,中国所有的消费者就是受益者啊。如果中国人购买非洲产品有关税障碍的话,那肯定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啊。
每一个人都因此而获益。当然非洲民众也获益,自由贸易当然是双赢的。
这事值得点赞的地方,不仅在于它是开放,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单边开放。
单边开放,就值得一个大大的赞。
欧盟有针对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政策,美国有对这些国家的低关税政策,但是,这种政策,自由贸易的观念并不那么清真。
因为最不发达国家是没有什么可以与美国欧洲竞争的产业的。
不能摆脱国家产业竞争思维的话,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自由贸易观念。
而《长沙宣言》的承诺,则是一次彻底的“范式转换”。其核心变化在于两点:
各国历史上,有过单边开放的时候极少,整个人类国家史,基本上都充满着各种贸易保护。
19世纪中叶,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能及的制造业生产力。它的纺织品、机器、钢铁,成本低、质量好。
此时,英国国内实行了近200年的《谷物法》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而成了自身发展的桎梏——它抬高了粮食价格,从而增加了工人的工资成本,也阻碍了其他国家通过向英国出售农产品来换取购买英国工业品的外汇。
1915年,英国政府为了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以节约航运资源和外汇,对汽车、钟表、乐器等奢侈品征收了33.3%的关税。这被视为
1929年英国推出《进口关税法案》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普遍关税。
大英帝国的单边自由开放,是几千年人类史上,最为精彩、最有经济智慧的政策,这是由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观念在英国胜利占据人心的结果。
在此之前,人类社会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严重的保护主义,甚至国内不同地区的贸易保护都是林立的。
中国明清时期都实施过大规模的禁海,连贸易都难以开展。
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每到一个地方行商,都要面临城市领主的关税,还有城市行会的贸易保护,以及各种王权下对进出口的管制。
这时的贸易保护其实规模更加庞大,只不过它是碎片化的。
中国古代也一样。
自汉代起,中央政府就在一些重要的关隘、渡口设立关卡,对过往的商旅和货物征税,这是一种
但随着朝代更迭和中央控制力的强弱变化,地方政府或势力常常借机私设关卡,或在中央规定的税率之外加征费用。
美国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在外贸上自由开放的时期。双边零关税都看不到,更不用说搞过什么单边自由贸易了。
你懂我要说什么吗?
我要说的是,仅在大型国家贸易对外开放而言,历史上,也有英国彻底地践行过单边开放。
而现在中国开始践行这一理念。
因此,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人类政府数千年以来唯二的壮举。
怎么夸都不过分。
历史也好,现实也好,除了十九世纪的大英帝国,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对非洲大陆实际过全面的零关税。
跨出最不发达国家的关税特惠,这就是个重大的进步。
这代表着,单边开放的趋势正在形成。
近两年来,对外国人单边免签入境,成为风潮。
在政府文件中,赫然写着:扩大自主开放,这六个大字。这就是单边开放。这次向全非洲实施零关税,就是这一政策的执行结果。
那到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实施了90%零关税或100%零关税的国家有多少个。
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
这些国家加起来,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占据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0%左右。如果中国能加入CPTPP,那实施零关税的国家将再增加几个。
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的40%左右。
现在还有一个正在推动的自由贸易区,那就是海合会。
李强总理前几日在东盟——海合会峰会上呼吁中国,东盟国家与海合会,都应该成为自由贸易区(也就是实施绝大部产品的零关税)
如果未来能达成这一目标,那么中国将实施与世界经济一半以上地区基本的零关税。
全世界,当下能实施零关税的地区(或大部分产品零关税),就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新加坡。
大规模的经济体就更找不到了。
因此,单边开放,无比珍贵,他代表着在贸易领域虽然早已存续二百多年(斯密李嘉图主张的国际间自由贸易)但却是这个世界非常稀缺的玩意。
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单方面开放市场,而不要求对方给予同等待遇?这难道不是“资敌”吗?
正确的经济学会告诉我们:
“假设有一个国家,比如日本,它非常愚蠢,决定在它的港口里扔下许多大石头,阻碍船只进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效仿他们,在我们旧金山的港口里也扔下大石头呢?”
去年的三中全会提出来,要扩大劳动力进口,如能落实并大力度开放,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利好之一
只有开放,才能倒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