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挨踢的牛魔王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世界上最短的路径
一、最短的路径
有老人经常给年轻人说, 不要老想着走捷径 。
其实这句话的说服力是有点问题的。
既然有捷径,工作轻松,来钱速度又快,这样的捷径凭什么不走呢?
这个世界上想走捷径,赚快钱的太多了。
但是想走捷径的,赚点快钱的,大多数都没啥好结果,比如彩票不中,赌博输了,股市亏了。
这是为什么呢?
读过初中,学了点几何的人都知道,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有些人的思维就是直线的,想赚钱,就奔着能赚钱的捷径去。
你讲那么多,别人根本就不爱听。
但是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两点之间,未必就是直线最短呢?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是一个理想化的平面。
如果是这个面是球形呢?
两点之间,那就不是直线最短,而是曲线。
如果两点之间,有一座很难翻越的山呢?
那就要迂回,很可能是一个很长的迂回,才是最短路径。
就拿东晋刘裕的北伐来说,气吞万里如虎,主力部队走的是什么路线呢?
最短的路线,无疑是沈田子、傅弘之从襄阳到武关的路线。
但是这条路线,只是计划用来牵制后秦的一支偏师而已。
三路主力,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刘遵考,王仲德都走的不是这条路线,都绕了弯子。
王仲德这一路甚至绕了一个大圈子,需要借道北魏。
为什么呢?
因为河流水网。
大军出行,必须要考虑粮草辎重,而陆运成本比较高,水运成本低。
如果不通过河流水网,那是万万不行的。
古人对于河流的运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你去看历史,经常看见战争绕一个大圈子,并非直线距离,那都是因为地形的缘故。
理想化的平面,从来就不存在,直线未必就是最短的捷径。
现实中的路径,你看着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其实那个才是 最短路径 。
在现实中,你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好。
这么竞争的结果,实际上导致好东西就特别贵。
比如说,好的地段,好的房子,好的公司,好的职位,如花美眷,香车宝马。
一条捷径,走的人太多,那就不再是捷径。
如果你实力不太强,正面去争的话,无疑是龙争虎斗,头破血流。
最后还不一定争得过。
那么你是否就一定没有机会呢?
那也未必。
二、短期利益兑换长期利益
有人常常说,和别人谈合作的时候,要从利益的角度去谈,而不是空谈。
唯有利益才可以说动别人。
你想要的利益,别人也想要。
比你实力强的人多了去了,你不一定抢得到。
但是到底什么是利益?
每个人对于利益的看法是不同的。
利益,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利益,一种是长期利益。
短期利益,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看见的金钱、珠宝、美女、豪宅等等。
如果是短期利益,交换来交换去,短期来说价值都相差不大。
如果加上长期利益,这个里面就有巨大的套利空间。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尤其在当前中国这种快速发展的年代,五年、十年,很多东西就变化很大。
当前的利益,再过几年,就可能不是利益了。
这个里面,巨大的套利空间,就是不断的用 短期利益去兑换长期利益 。
直到 长期利益的利息比短期利益还大 ,你就成功了。
知道什么是长期利益,就需要见识了。
见识这个东西并不是虚的,而是能帮你兑换出长期利益的。
就拿江景来说,有些人听说了江景这个词,就不断的去买能看江的房子。
这个就是对江景的内涵不理解。
什么样的江景值钱?
要本身就是资源富集的绝好地段,江景才值钱。
否则,就一个长江本身就 很长,附近 有很多三四线城市,那里的江景怎么就不值钱呢?
资源富集的好地段,每一块土地都是寸土存金,都会被修上密密麻麻的高楼。
这个和 视野开阔,本身就是矛盾的。
比如说,你们刚买房子的时候,周边都是空地,视野很好。
某一天,你起床站在阳台往外一看,前面咣咣的在打地基。
你一打听,原来是在修一栋高楼,比你们家楼还高。
从此,你的视野就没有了,只能看见一栋栋密密麻麻的楼。
随着城市的发展,你们家周边的地慢慢就会被卖掉,视野就被全部挡住了。
寸土寸金和视野开阔, 两个矛盾的属性结合起来 ,就有了足够的稀缺性。
那到底什么地方,就算是寸土寸金,无论多少年过去了,依然还是视野开阔呢?
当然就是江了。
总不能说把一个江给填了,这个建楼的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从成本上来说,也不划算;另外没有水系,整个城市都会淹水。
事实上,就算不是江,是湖、公园,依然有很高的稀缺性。
比如纽约中央公园附近的豪宅,那是卖得相当贵的。
当然,江的风景更好一些,湛蓝的天空和灯火通明的天际线,让人视野开阔无比。
如果你知道这个事实,就可以牺牲当下的享受,布局这些可以成长为寸土寸金地方的江景。
这些地方,虽然在发展,但是密度还不够,江景还不能凸显价值。
虽然你会受到不少误解和攻击,但是长期来说,却收获了一个宝贵的资产。
有些人见识不够,看到有江的地方就买。
那个地方都不能发展起来,本身就不值钱,你买个江景有什么用呢?
这种地方,视野开阔的房子多了去了。
很多异军突起的领域,都是之前不被人看好的。
马云搞中国黄页,之前被门房大爷训斥。
QQ一度很不值钱,卖都卖不掉。
短视频甚至长期不被看好,抖音后来也起来了。
如果巨头都看好,那就没你的事了。
不要正面竞争,用短期利益兑换长期利益才是最短路径。
所以说,年轻真好,有足够的时间去用 短期利益兑换长期利益 。
三、少有人走的路
让年轻人沉下心来去一个领域积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听呢?
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太慢了。
积累、积累, 到哪一天才能成功呢?
事实上,这个才是最短路径。
就拿演员这个行业来说,其实成功的概率是极低的。
张颂文说了,只有 0.5% 的演员衣食无忧, 9 9.5% 的演员收入极低。
有些演员,比如说像赵薇这样的,一出道就碰到了一个好戏,就火了。
这种不是什么最短路径,而是极好的运气。
这种比中彩票的几率还低。
不但要剧好,剧本好,演技好,市场接受,而且还有足够的营销费用去推广。
这么多因素碰到一起,概率是非常低的。
大家只看到了谁谁谁成功了,片酬很高。
但是这其实是极少数幸运的人。
其实影视院校的毕业生,好点的出路和很多普通毕业生没什么两样。
就是找一个稳定单位,比如话剧院等等,还有机会去外面接戏。
能红就红,不能红,还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其中道理也简单。
电影、游戏这类作品,竞争是很激烈的,可以说和天下所有同类作品竞争。
因为一旦制作出来,复制成本太低了。
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大家用到的,看到的就是最好的,或者流量最大的。
梵高的画也许很贵,但是不妨碍你看他的拷贝。
如果演的不好,别人盗版都懒得盗版,没有市场。
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认真磨练演技, 才是最短路径 。
冯远征说,吴刚老师5 5 岁演了达康书记,大火,现在戏都接不过来。
那5 5 岁之前呢?
就是一部戏接一部戏认真演。
其实吴刚老师在《潜伏》中演的就很不错的。
有人可能会觉得,5 5 岁大火,这个也太晚了吧?
那是你对这个世界不了解。
没有人拿钱捧你,没有什么背景,5 5 岁能全国大火已经是很厉害了。
有很多人一辈子都火不了。
不仅仅是演员,很多行业,你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
张颂文和周一围,毕业的时候,就跑了 8 00 多个剧组 ,就是求一个上场机会。
张颂文老师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积累,确实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比如每一部戏里面,剧本没写的,没演出来的部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张颂文老师在《狂飙》大火之前,并非无名之辈。
本身就是林志玲、钟汉良、田亮等很多人的表演指导老师。
有很多人是明星,有流量和票房,但是并非都是演员出身。
要演戏的话,就需要表演指导专门来教。
相反,张颂文老师之前演技就非常好,只是没有那么出名,没有票房。
这个就很容易被投资方换掉。
有一种演技叫“ 演得当真 ”,有一种演技叫“ 当真的演 ”。
张颂文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两者的区别。
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像现在这么有名。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张颂文老师让三个年轻女演员演在公园看报纸,同时周边有很多蚊子。
三个女演员演的都不错,一会看看假的报纸,一会赶赶腿上的蚊子,一会挥挥手赶一下周边的蚊子。
把那种看报纸被蚊子叮咬的焦躁感表现出来了。
等到表演结束的时候,张颂文就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看的报纸的内容是什么?
三个女演员都答不出来。
虽然报纸是假的,但既然是演看报纸,却不知道报纸的内容,那就还是在“ 演 ”。
这个就是“ 演得当真 ”,往真的方向去演。
有的演员演的不好,看起来比较假。
有些的演员,我们说演的真像,惟妙惟肖。
说起来,其实这都是一条路,就是在“演”。
这不是高段位的演技,因为大家还是可以看出来你是在“演”。
“ 当真的演 ”则不同,那是把这个事情当真的。
在《隐秘的角落》中,张颂文演朱爸爸,是连和前妻离婚的原因,孩子的生活习惯都搞清楚了的。
《狂飙》里面,光是那个鱼档,对面是卖什么的,旁边是卖什么的,他都进行了补充。
虽然剧里面没有演出来。
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张颂文老师和李汶翰对于“ 试戏失败给家人打电话 ”的即兴表演,体会一些什么叫真正的演技。
苦难就是苦难,苦难本身没有价值。
只有能兑换长期利益的苦难,才有价值。
四、结语
世界上最短的路径,往往不是你认为的那样,而是一个迂回的路径。
短期利益兑换长期利益,在某个领域沉住气积累,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径。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