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和卖,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国与国之间
Author: 安娜 TM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曾与两位同行女同学聊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问题,比如中美之间。
她们支持,理由
规规矩矩的:
国家有国家的尊严,往而不来非礼也,如果认了怂,别的国家怎么看我们?
她俩合伙卖针织面料,多销往中东国家,印象中没吃过贸易壁垒之苦。
国家不像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企业,有完全独立于其他个体的权利和产权范围。
它只是一个政治和空间概念,即行政权力覆盖的范围,国境线划定它的地域边界,海关成为它的政治边界。
我的理解,国家是一个满足故土情怀的传统概念,一个虚拟的共同体,一种名义上的合集。
这个合集概念使得我和街上任何一个持有本国护照的人被赋予一个共同的标签:某国人。
那么,国家作为没有产权,无法行动,无法负责,根本不是独立个体的一个“概念”,尊严从何而来?
由于国家根本就不是独立产权体,没有独立意志,它也根本无法进行独立的产权人才能进行的商业贸易。
那种凡是把国家作为贸易单位的前提,从源头上就错了。
一个美国人在中国旅游,在老叔的煎饼果子摊上扫码买了一只煎饼,这是交易。
一家美国客户A公司与中国的老板B先生签订一份采购合同,标的一万套红木沙发,双方签上各自老板或代理人的名字,盖上公司的法人印章,这是贸易。
“国际”是“国和国之间”的意思,可是没有哪一笔货物跨境交易是国和国之间的贸易,它们只是不同国籍的个人之间的贸易。
所有的贸易都是“人际”贸易,把跨境买卖说成“国际”贸易明显是语言的迷惑和欺骗。
如果真的是“国--际”贸易,你翻开具体的采购合同去看看,上面有没有各国领导人的签字,上面重重戳下去的是不是各国商务部的章?
所以,商业交易从来就没有国家
——
这个概念
——
什么事,强烈建议“国际”这种画蛇添足的定义词直接消失。
这个地球上的自由行动人,无论来自哪个角落,只要解决了交流障碍,自愿交易就是天经地义的自然权利,一切交易称为贸易就足够。
错误的国家(集体)概念把整个政治范围内,所有不同的、行动着的个人和企业强行捆绑成一体,变成一个面目模糊的集体,而真正的具体的个人却消失在强大的集体阴影里。
没错,这味叫做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毒药,是政客最喜欢煽动和利用的工具。
喝了这
碗
毒药,具体的个人才会犯上迷糊病,心甘情愿放弃个人的利益,不但亲手宰掉自己,还要亲手送到权力的供奉台上。
就像我的同学那样,明明自己也与国外商人交易,却情愿因为一个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国家尊严”而放弃自由交易的天然权利。
只有从国家/民族这种虚幻的概念里跳出来,还原成一个个具体的人,才能看清楚集体捆绑个人的巨大错误。
比如我所在的A公司,有本行业从业三十年积累起来的工程、材料、设计、物流、配套产业等多种行业优势,这是我们的外国客户所不具备的,而后者坐拥巨大的中高端消费者通道(各大卖场关系),又是我们所没有的,所以我们彼此才会经过认真评估,自愿进行交易。
明显的事实是,整个交易过程,始终只有双方的企业主(企业家)个人,在思考和行动,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企业家才能,并自愿对自己行动的后果—赢利或者亏损—承担责任。
如今可悲的事实是双方都被各自的政客绑架,A国政客设置关税,强行对越过边境的个人财产(货物)收取过路费,无端增加双方的交易阻力。
当这种阻力大到足以抵销进口的优势之后,自然就会走向自给自足
——
因为自给自足才能避免关税。
而悲剧却因此上演,正如米塞斯所说,“闭关锁国的自给自足式经济会给本国居民带来伤害,因为这使得大量资本和劳动力不得不在有限的、低效的条件下被利用。”
世界大战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绝大多数民众犯了迷糊病,没看清楚商业是个人之间的事情,政治才与政客利益相关。
所以,美国政客最喜欢干的事情,正是制造、宣传、煽动一系列错误概念,捆绑一国国民,拿起民族大旗,制造敌人,迷惑视听,以达到“让国民出血丧命,自己坐享成果”的目的。
本来,商业贸易和竞争只发生在个人之间,比如发生在中国的沙发制造商张三与美国的沙发制造商约翰之间。
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本质上和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个人一样,有竞争,有合作,唯独不应该有强制的政治干预。
可惜,绝大多数人,错误地视“政治边界”为理所当然,忘记了自由交易是人的基本权利。
事实上,贸易这个行为比国家这个概念出现更早,而
国家/民族这类集体概念是后来才有的,它们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全拜公立教育、御用文人和无良媒体所赐。
也只有集体概念越深入,政客才越有机会
——
也越有可能
——
通行无阻地挥舞 “保护”旗帜,不但给自由贸
易造成障碍,弄不好直接导致冲突和战争。
我是安娜,谢谢你读完,你的转发,点赞和在看对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