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新年初始:减少豪赌,认真生活

Author: 南洋富商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南洋富商微信群,365元/年,点此加入


Part.

1


越是挣钱难的年代,就会有越多的人问这样的问题:经济不好的年代,普通人如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面对这样的提问,我都会给他一盆冷水,反问他:「你确信自己真的是普通人吗」?


何为普通人?就是你并没有任何出众之处。你没有出众的才华,没有超越常人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没有雄厚的身世,没有特别好的运气。


任何时代都有很多发大财的机会,即便是大萧条的年代,也有人抓住诸多机会,脱颖而出。


但是,这些机会不是给普通人的, 要在萧条年代抓住机会,你需要更多的慧眼,更卓越的见识,更好的身世背景,更有才华和手段,以及更好的运气


你只是普通人,这些不属于你。


普通人不是天上的雄鹰,不是海里的鲨鱼。他们只是大海中到一滴水,随波逐流是他们的宿命。波浪往哪里走,他们就被推到哪里。


普通人是靠时运来挣钱的。在时运好的年代,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工资也年年加。他们买房,稳定上涨。他们买股票,股市指数也在涨。



在时运好的年代,你都没能发财,却指望在时运不好的年代实现财产增值,那么你一定不是普通人。而是下面三种人:


第一种,你真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有资格自信。

第二种,你是天生的赌徒,不相信时势和能力,却相信自己有特殊的运气。

第三种,你不是普通人,是比普通人更蠢的人。因为普通人都应该理解这个道理:顺势而为。时运不好的时代,普通人是不能有什么奢望的。


你确信自己不是比普通人更傻的人?



Part.

2


如今的时势,其实并不差。不要被舆论误导了。


天下太平,这里暂时还没有战争。


并没有很多人流浪街头。并没有很多穷人冻死饿死。即便是所谓的穷人,也没有买不起米揭不开锅。


大多数人都有房子住。房租也很便宜。住不起一线城市的可以住三线城市。住不起三线城市市中心,可以住城边的小镇。


活不下去的人是很少的,只要你不是天生的超前消费者,不做着发财梦到处乱投资、乱创业,你基本上不会把自己弄到活不下去。


就业机会并没有某些舆论所认为的那么糟糕。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制造业工人还有3000万个工作岗位空缺,所以绝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要求也不高,对学历的要求只是「认识几百个常用汉字和26个拼音字母」,有些岗位甚至文盲也可以。对年龄的要求是55岁以下,有些岗位放宽到65岁。


绝不是「35岁就找不到工作」。更不是「35岁就要退休」。 卷的只是少数高薪职位,基层工厂依然还有不少工作岗位。


只要你能够接受普通工人阶级的工作,其实失业后是容易找到工作的。所以 真正最底层的人反而不会陷入绝望,绝望的多半是返贫中产


之所以很多年轻人在家闲着不工作,是因为家里还有钱,可以养他们,让他们可以安心继续等待更好到工作机会——而不是为了谋生混饭赶紧去工厂工作。


一方面是制造业三千万岗位没人干,一方面是大量年轻人大学毕业在家闲着,这并不是坏事,这说明这社会还足够富裕,普通人也有足够的积蓄,可以让孩子在家玩玩游戏、刷刷短视频,准备考研考公。


现在的社会与过去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相比,依然是非常富裕的太平盛世。


但是「轻松、体面、高薪」的工作机会确实很卷。轻松挣大钱的投资机会更少微乎其微。阶级上升的机会很少,而中产返贫的越来越多。


这样的时势,要改变思路,不要总逆势而为,希望阶级上升、资产增值。甚至不要指望「资产保值」。因为一放水,大家都会贬值,凭什么你就可以例外。



Part.

3


别惦记资产保值增值,换一种思路:如何让自己避免陷入绝境。


首先是戒赌。


这个时期投资股市,期货,投资房产,其实都是在赌。赌徒心态是越是失利,越指望翻身,投入越多。


我看到很多人买房暴跌后依然宣称「继续抄底」,有些人股市失利后借钱继续投入,亏损从几十万增加到几百万。


小赌怡情,大赌博命。对于赌股市赌房产赌币破产跳楼的人,不需要同情。活该。


站在生存主义的角度,只要不是乱世搏命,是绝不应该去赌的。


虽说富贵险中求,但是富贵不是生存主义者关注的主题。我们更在意避免让自己陷入绝境,避免死于非命。


赌性强的人,迟早会财产清零。投资成功,他们不会归结为时运和机遇,而是认为自己能力强,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好运的人。他们会不断扩大投资,扩展到更多领域,直到有一天清零,一无所有。


即便你曾经是比特币首富,也会在赌桌上把几万个比特币输光。即便你曾是中国房地产首富,距离锒铛入狱也只有一步之遥。


在某些投资领域,几个世界顶级财团都表示无能为力,纷纷退出,你一个散户,相信自己的洞察力和预测力,觉得那是可以改变你命运的地方。


这不是自信,这是失心疯。如果这次你输光了,或许是好事,如果你赢了,接下来一定会有输到绝境的那一天。


因为在这样的时势依然自信点人,赌性是根深蒂固的,这种人你就不要劝他了。等他跳楼的那一天,你淡淡说一句:


我就猜到他会有这一天。



Part.

4


中产要避免返贫,关键点是消费降级。但是很多人对消费降级理解不对。


每天二杯星巴克咖啡,降到每天喝一杯,这不叫消费降级。


消费降级的意思是:你可以用速溶咖啡代替星巴克。或者去淘宝买40元一斤的咖啡豆,可以煮80杯咖啡。


我有个朋友,他有一句名言:没有星巴克的地方是不值得居住的。他每天二杯星巴克咖啡。


我跟他计算过每天二杯星巴克咖啡的开支。一天60元,一年二万多,如果他活90岁,星巴克咖啡开支就是180万。


如果他老婆孩子都和他一样,一家三口的星巴克开支就是540万元。


540万元人民币可以在东京买2套公寓。可以在曼谷买3套公寓。可以在清迈或芭提雅买2套别墅。


你喝的不是星巴克咖啡,是世界一线城市的二套公寓,或者二线城市的二套别墅。


中产阶级消费更需要降级的是教育。教育不是投资,是消费。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少。


他们依然相信教育改变命运,依然相信教育是最值得的投资。这种观念不变,就会在教育上无限制投入。


我的朋友x先生,二个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每年学费30多万。他还计划让孩子出国留学。


如果转学到公立学校,学费为零。这就是教育消费降级。


如果把孩子大学留学国外的计划做个修改,不去英国美国,而是去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尼日利亚,这也是消费降级。


当然,x先生是不会听我建议的。他自己经济深陷困境,已经焦虑到夜不能寐。


普通人孩子上的各种培训班,其实也是智商税居多。 大多数课程可以用互联网看视频代替,很多人就是靠看视频学会的。如果孩子看视频学不会,说明他对此并不热衷,兴趣有限,也就没必要给他上培训班。


房子也是消费品。


不要再傻乎乎抱着「买房是投资」这种陈腐观念。这是五年前曾经流行的旧观念。 今天还这么想,就是脑袋坏了。


普通人的消费降级,最大的就是住房降级。一个价值700万的房子按照产权70年折旧,每年的折旧费是10万元。房贷的利息也可能高达20万。你的住房消费是每年30万。这绝对是高消费。


房子每年的维修费、水电费、取暖费、物业费,都是消费。如果房子太贵,为了配得上房子而做的装修、家具、摆设,生活方式,都是额外开支。


所以为投资而高杠杆买房,最终变成超级昂贵的消费。


如果你原本高收入,担心接下来因为经济大势可能失业,是否考虑一下卖掉房子去租房。即便亏损很多钱,至少摆脱了未来的房贷开支——其中很大一笔钱是银行利息。


消费适合降级的还有汽车。 汽车只是交通工具,没必要为了身份标签而开昂贵的车。在日本这种汽车大国,接近半数人开的是排量0.66升的kcar。轻便,廉价,省油。如果你把购车计划从30万的新车降低到4万买辆二手廉价车,省下的钱足够支撑一个人五年失业的日常生活费用。



Part.

5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只要你和你的资产还存放在时势不好的地段,就会不断缩水。除非你有能力给它换个地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这世界很大,总有一些地方轮到风水。 风水到哪里,你就应该跟到哪里。


人分二种人,一种人是「树挪死,人挪活」,换个地方生活会越来越好,资产也可以跟着人换地方。


还有一种人和树一样,离开原生地就容易死,只适合一辈子不动蛋。


这种像树一样的人,最适合的人生就是老老实实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明白自己作为普通人的定位就是随波逐流,遇到不好是时运,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某些资产缩水。


这样的年代,要节省开支,消费降级,避免自己陷入绝境。


赌性足的中产阶级通常会高杠杆买房,买股票,他们距离返贫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你失去高薪工作,房子被法拍,股票失利,不仅立即返贫,陷入绝境。


戒赌,消费降级,势在必行。一切高杠杆的投资都要避免。即便投资,也只用很少到一点余钱。


做个没有债务的人,无债一身轻。


做个低消费的人,消费永远只占自己收入的一个零头。


收入变成现金,各种各样不同到现金,存在不同国家各样不同的银行——即便你人不能挪,钱还是可以存在比较靠谱的地方。这些钱在不断增加,就是你的资产增值。


这大概是普通人资产增值的最可靠方式——让自己的消费永远低于收入。



防失联,保持联系,本号一共有三个微信号,好友位有限, 加其中一个就可以,内容都是一样的,请勿重复添加。


限时特惠 :全网最全,南洋富商历史100w字数千篇生存干货、社评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