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报警保护我的人身安全
Author: 不能似水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这个同事就是那种不讲道理,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很早之前,因为业绩的问题,就真的拿过刀来想要弄死我,幸好当时被其他同事拉开了。
我当时也没有想太多,事态平息了,就算了,当天也没有报警处理。
后来他的车子在停车场被人划了,一直没有找到人,他就一直怀疑是我干的。前几天,另外有个同事在他那里煽风点火,他就说7.1号要来干我。
起初,我也没当回事,心想他都离职了,人也不再成都,应该不至于吧?
但是回想起之前跟他发生过的矛盾,而且动机,时间,连具体的手段都有了,我还是报警了。
首先,警察看了群里聊天记录,就让我提供他的电话,跟他沟通一下。
他们
不能通过微信直接找人,但是
可以根据照片,电话找到本人。我没有他照片,也没有他电话,转了一大圈,刚开始问了两个领导,都说只有微信,没有他的电话,后来问一个同事,提供了电话。
接着,警察就在电话里问他,是不是在这边跟人有矛盾,他否认了,警察就提醒他,不要做过激的行为,有矛盾找警察解决。
110的电话,需要电信网络。110的话务员,警察都是人力成本,警械,警车,也都是设备成本。
提供保障的部门,也不是自己掏钱的,都是来自税收,也就是说,我这次的人身危机的保障,用的是其他人的钱。
其他人出的,也说不清是谁出的,是不是他们自愿出的。
其次,相关部门并不承担保障失败的对等责任。这里重点是对等。
假如警察没有成功阻止他,我就噶了,那么,我就噶了。
不会赔钱给我或者家人,即便赔,也用的不是本人,而是税收,也就是其他人的钱。
反而是辖区噶了一个人,侦破案件,抓住凶手,参与侦破人员还有某种奖励。
这种矛盾的来源,就是因为我并没有直接购买安全保障,没有和他们签订保障的契约,就只有一个模糊的安全保障。
然而,人身安全的保障,是人的一个需求,他和吃饭,穿衣,买个手机一样,没有区别。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24小时的安全保障显得多余,而且也支付不起。
在一个经济繁荣的社会了里,随便威胁他人性命,这是反社会的行为,但是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却是需要明确的安全协议。
购买这样的服务,需要自己承担相应的成本,而不是强制让其他人来出,因为强制本身,就是反社会合作的行为。
你得允许买得起的人去买,你得允许别人去投资,只有这样,价格才可能降低,以至于某一天,你就买得起了。
就像70年代,一部大哥大上万元,现在一部老年机就几十块钱。
大哥大面世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买不起,那些马上要离世的人,就是没有机会拥有大哥大,还能怎么办?
比如,个人安全防护,请个私人保镖,现在还是挺贵的。至少目前我就请不起,还能怎么办呢?
我又不可能像特朗普一样,花其他人的钱来保护自己,还能怎么办?
100%的安全保障,这世间没有任何人能跟你承诺,只有当“保护每个人的财产和人身不受伤害”成为大众观念,你我的安全才会提高。
换句话说,只有尊重每个人的财产权,才能提高个人的安全保障,降低购买安全保障的费用。
而那些指望通过强制征收他人财产,以此来提高安全保障的观念,希望通过侵犯他人的方式来保障自身安全,只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关注:
我的临终遗言
信任”可是很酷的
学习“信任”,关注本号
扫码添加下方微信,加入信任酷粉丝群
我们一起聊信任,避免被吹散。
请把我
「设置星标」
或者多点击
「在看」
才能
第一时间收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