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劣的蒙古大夫

Author: 漫天雪798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文|漫天霾
蒙古大军在作战时,为了减少战马和驮畜的损失,有大量的随军兽医随部队一同作战。在冷兵器时代,减少战马的损失,就意味着战力的提升,因此随军兽医对蒙古大军横扫亚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战负伤的不光有马和牲畜,还有人。既然这些兽医能医治战马的刀伤骨折,那么一旦士兵受伤,紧急情况下也就只能找他们为士兵疗伤接骨。可想而知其条件之简陋、手法之粗糙、用药之猛烈和效果之差劲,于是成了“恶治”的代名词。
所以“蒙古大夫”就是“庸医”的代名词,让他们搞些正骨接骨之类的事情,可能还能歪打正着,要搞清疾病的机理并且对症下药,那就是白日做梦。
全世界的传统医学,受制于观念、经济和科技进步程度,都是这种撞大运模式,不知道疾病的病理,搞不清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是却发明出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来糊弄人。例如欧美的“放血疗法”,有一套“体液学说”,据说源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几乎包治百病,有毛病了,放点血就行了,他们甚至用水蛭来吸血。
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就死于“放血疗法”。当时的名医本杰明·拉什给华盛顿放掉了近2500毫升血,就是人体血总量的一半。所以华盛顿的死因是“失血性休克”。本杰明·拉什为减少人口数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再比如“阴阳五行”,连花清瘟……
所以医学没有中医西医之分,只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分,只有蒙昧的医学与科学的医学之分。过去受制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谁要是信那些玩意儿,尚可以理解,现在如果还信,那可能就是智商问题了。
医学毕竟处于不断的进步之中,现代医学能够把疾病的机理、成因、检查和治疗方法揭示得清清楚楚,由此让人类寿命大大延长、生活质量稳步上升。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并求助于现代医学并从中受益,你不要看某些人嘴上怎么说,行动展示真实偏好,他们得病时不会去看自己宣扬的传统医学,而是去拍片B超和CT,然后动外科手术。
表演得很带劲,都是些戏精。
与医学不同的是,社会科学领域往往并不是持续进步的,反而时不时倒退。经济领域出了问题,全世界一大堆“蒙古大夫”装腔作势地开出药方,要么把瘸子治成跛子,要么就直接把“华盛顿”搞死。当然,那些问题本来就是他们造成的。这些人以制服群体、受税金支持的御用经济学家为代表。其实他们是一伙儿的。
比如说——
1
企业竞争起来总是“刀光剑影”,有些企业总是要倒闭,造成很大的损失,市场中的商家总是“唯利是图”,把经济计划起来不就行了?一个天降英才,规划一切,谁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样就好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畅销全球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保罗·萨缪尔森,对苏式计划经济赞誉有加,预言苏联经济将超越美国,话音未落,苏联轰然倒塌。这个庸医的办法是:将教科书里的这部分删掉就行了。
萨缪尔森还说,苏联经济证明,与许多怀疑论者早先的认识相反,指令性经济是可行的,甚至可以繁荣起来。是的,单论造飞机导弹,GDP能上去的,但是GDP不是经济,不是繁荣,人们需要的不是导弹,而是茶叶蛋。把资源都弄去搞导弹了,人民就只剩下吃土了。即使你知道人民都需要茶叶蛋,在那样的体制下,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价格机制,你又怎么决定经济地生产鸡蛋?
这个人特别喜欢预言,即使一次次被打脸也乐此不疲。二战结束后,他预言:由于遣散武装部队,取消价格管制,赤字降低、支出降低,经济将面临最严重的失业和产业混乱。结果,与他的预言恰恰相反,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迅速恢复强劲增长。
他不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经济学家不是算命先生,不是江湖游医,不是江湖骗子。经济学家搞不了具体的预测,经济学只能揭示经济运行中本质性的因果关系,至于现实中会发生什么,那是历史学家的任务。经济学家如果能预测,何必当经济学家呢,直接到股市抄底多好。
马云刘强东都受到他们的蛊惑,认为依靠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计划经济是可行的。马总东哥,你们办企业挺牛逼的,谈理论还是算了。我就不说太复杂的了,你的平台和算法那么强悍,预测一下我下午吃什么饭、愿不愿意为一斤苹果付费10块试试看?算准了算我输。
2
钱是好东西,谁都希望钱越多越好,大众都有“廉价货币”的期望,那就印钱不就行了?只要发放信贷,经济就繁荣起来了,失业问题就解决了,工资也上涨了。这是庸医们开出的又一个惯常的药方。
米尔顿·弗里德曼这样的“大家”,就认为美国大萧条的原因是美联储印的钞票太少,动作太慢,所以主张“防患未然”,货币扩张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挺好的。
可是货币不是财富,真实的资本品和消费品才是财富。如果扩张货币就能变富,津巴韦布就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货币,就是个交换媒介,人们持有它的目的是为了放弃它,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但那并不是“需求”,当通胀的预期很高,人们就会减少货币需求,而将其变成保值资产。
货币增发只会稀释人们的财富,将人们的储蓄洗劫一空,这是一种不用征得人们同意的、极端阴险的税收。生产遭到破坏,却不断扩张货币,无非就是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的普遍上涨,名义工资看似增长了,实际工资却是下降的。
增发的货币并不是人人有份,而是谁先拿到谁受益,后拿到的人受损,因此这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劫贫济富的那种。
没有真实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生产,增发信贷降低利率,企业家误以为投资有真实的储蓄支撑,在错误的利率引导下将资源配置到生产过程较长、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生产中,这会导致虚假的繁荣。这种投资本质上是生产结构的扭曲,即错误的投资,其繁荣必然不可持续。
因为货币不可能无限增发,否则就变成废纸,人们就会“逃离到真实商品”,让经济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错误的投资必然遭到清算,回归到消费者的正常偏好上来。 于是“楼盖到中途,没有材料了”,大量的破产、失业和资源浪费随之发生。
所以,正是这些庸医们主张的政策导致了经济的病症,现在他们还要来治病,相当于让一个盗窃犯去看护一座金库。
3
人们都希望卖出的时候是高价,买进的时候是低价。于是这些庸医又粉墨登场,他们像上帝一样,可以给生产者承诺高价,同时给消费者承诺低价。办法就是价格管制和发补贴。
物价上涨时,规定物价不准上涨,谁上涨就罚谁不就行了?
可是价格不是你能管住的,价格必然服从供求规律。供给有限,需求旺盛,价格当然上涨。封城期间,进货难得要死,要突破重重关卡,应对各种检查,成本高得惊人,如果价格无法覆盖这些成本,就会赔钱。那既然是供给出了问题,就应当在供给上做文章,只要供给上来了,价格自然就降低了。这是目不识丁的老农、上小学的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庸医们偏不。他们认为这是黑心商家哄抬物价,所以拿着高音喇叭大喊,要把涨价的罚得倾家荡产,还迎来了一阵阵弱智的掌声。这顿操作的结果很简单,你不让涨价,价格无法覆盖成本,卖的多赔得多,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那就不卖了不就完了?短缺更严重了,大家都吃不上了。咋说呢?凡是鼓掌的人,饿死了活该。

价格管制了,没人生产了,庸医们就必须在干预之上叠加干预,拿钱给生产者发补贴。这就是用大众的钱补贴利益集团。于是经济被搞死了,人人都变穷了,即使价格低也买不起了;但是补贴照发,生产越多补贴就领得越多,所以就出现了一边排队领面包,一边可劲倒牛奶的天下奇观。
结果是,人人都不事生产,都在竞相争取特权和补贴。然而每个人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你在这里的所得,必然在那里加倍偿还。社会由此变成了相互劫掠的丛林,每个人都受穷。
4
经济衰退的时候,大家都不消费,经济繁荣的时候,大家买买买,所以是大家不消费造成的经济衰退,因此要刺激消费。你要是还不消费,国家替你消费,把利率调整低,存款是负利率,不花钱就是赔钱。
这就是庸医凯恩斯为促进经济繁荣开出的药剂。他说,经济状况是由总支出水平决定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贬值货币、增加政府总支出;消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节俭是错误的。
社会经济进步,是投资推动的。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是节俭的结果。大家不消费了,是因为口袋里钱变少了,你现在还去刺激大家花钱,那就是毁灭储蓄,毁灭未来。
财富变少了,是因为生产遭到了破坏,人们失业了;投资变少了,企业少了,人们的实际工资降低了。所以消费少的原因是生产遭到了破坏,先有生产,后有消费,你生产不出来东西(换成货币),拿什么跟人家交换(消费)呢?
那既然是生产遭到了破坏,就赶紧恢复生产。只有生产恢复了,大家就都能交换了,企业就壮大了,大家就都能就业了,企业多了,要竞争劳动者了,工资就高了。收入多了,人们自然就愿意消费了。花钱这种事,还用你们这帮蠢材庸医们刺激和教导?
恢复生产的办法是什么?
是保障财产权,减少管制和干预,让人们自由选择。你啥都要管,人们就没法生产,谁都消费不起。
福利国家和再分配,也与刺激消费的错误药方有密切的关联。那么多穷人,没有消费能力,把富人的钱分一部分给他们不就行了,这样他们也可以买买买了,经济不就繁荣起来了么?
这些庸医的脑回路如同直肠,你把富人的钱都分走了,大家就躺平比烂,向最穷看齐,所有人一样穷,还买个毛线?
5
还有广为人知的“破窗谬论”,也是刺激消费的另一个翻版。
窗子破了是好事,因为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的收入。主人就会花钱重新买玻璃,玻璃店的人就有钱买鞋了,鞋店的人有钱买蛋糕了,以此类推,经济繁荣起来了。
这伙蠢猪居然就想不到一个简单的问题:假如窗子不破,主人的钱可以形成储蓄,照样可以去买鞋,而且会买更多更好的鞋。
他们说,我要是不砸碎你的玻璃,你就舍不得买鞋,经济不就低迷了?所以我砸你玻璃是帮助你和大家。
更蠢了。砸碎玻璃,财富变少了,本来想买鞋子的钱,现在只能先买玻璃了;本来可以买好一点的鞋,或者给自己和儿子一人买一双的,现在只能买差的,或者只给儿子添置了。所以鞋厂倒闭了。鞋厂倒闭了,鞋厂本来要换的玻璃也不用换了,玻璃厂也倒闭了。
不要小看这个弱智一样的“破窗谬论”,它在社会经济中无处不在。把路挖掉,重新填平,GDP不就上来了吗?
它的放大版是战争。
发动战争多好啊,全社会的资源全都调动起来了,用来制造飞机大炮了,军工厂能招很多工人了,没有资源浪费了,人都去当兵了,没有失业问题了。战争过后,到处都炸成了一片焦土,需要重建,又要买许多钢材水泥,招用许多劳工,又能拉动经济增长了。多么优秀的解决方案!
错误在哪里呢?
本来这些稀缺资源可以用于人们物质福利增长的用途,现在全拿去造导弹了,导弹炸掉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战争就是毁灭财富。
于是人们排队买面包了,股市市值蒸发了,货币超发了,物价飞涨了,人们辛苦积累了一辈子的财富灰飞烟灭了,可是GDP可能还在上升。人都上战场挨枪子了,当然没有失业问题了。
但是只要GDP上去了,死几十万人又算得了什么?君不见另一大庸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一本正经地说:外星人入侵将有利于经济发展,因为它将迫使扩大支出和调动资源。
这帮孙子的恶行,真是罄竹难书。
他们要么是鸵鸟战术,自己的错误装作看不见;要么是拙劣的实证主义者,把毫无因果关系关系的两件事用因为所以连接起来,看见公鸡打鸣天就亮,所以公鸡打鸣是天亮的原因;要么只会十以内加减法,因为人只有十个指头,不会往前思考一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干脆,头痛,把头砍掉就不痛了;你得病了,把你杀了就没病了;发烧,把你放进冰柜,再不济,把体温计设计得最高只能到37度,这样你就不发烧了。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眼里没有活生生的人。所有人在他们眼中,只是GDP、价格指数、流通速度、M2等一系列骗己骗人的数字的组成部分罢了,牺牲谁成全谁,只看数字能不能漂亮。
然而整个经济学就是被这样的学说统治的,就是被品格、智力、水平都值得高度怀疑的凯恩斯主义者主导的;整个政治学说,是被一个变态狂、神经病卢梭主导的。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的悲哀,是对正常人智力的羞辱。
为什么这些拙劣的蒙古大夫开出的药方,错得如此明显,任何有思考能力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在胡说八道,然而却具有了全球性的影响力?
因为它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为他们干预经济和每个人的生活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学家这个专职的职业,本身就是干预主义的产物,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民众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伪专家,他们就没有用武之地。一大批接受税金的长期资助、被豢养的知识分子为干预主义摇旗呐喊,写出了汗牛充栋的垃圾论文来论证其合理性,不善思考和逻辑推理的大众对这样的蛊惑缺乏鉴别力,因此这些充斥着谬误的学说大行其道,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灾难。
其实,说他们是蒙古大夫都已经是抬举。蒙古大夫好歹是兽医,懂点医学,而且出发点是良好的,就是为了治病。但是凯恩斯主义信徒并不是这样,他们不是“用善意铺就的通往奴役之路”,这是对他们的误解,你太善良了,他们就是恶意的,
凯恩斯在他的书出版后明确说:
总生产理论是这本书的要义所在,不过这一关于生产和分配的理论更容易在集权主义国家的条件下实施,而不是在高度自由放任、商品生产基于自由竞争的环境中被采纳。
你看,他们 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他们就是投毒者,是引起社会病症的人,却装模作样地在那里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