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失去土地的后果究竟有多可怕?

Author: 乌里单刀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点击下方名片并设置星标,可第一时间阅读本号文章。

为防失联,可点击下方名片。
以下是正文:



我是一个农二代,我家只有不到五亩的耕地。
假如我没有成为“非农业人口”,到城市去工作和生活,而是像我的两个哥哥一样留在农村,那么我们三兄弟分家之后,每人分得的就只有一亩多地。
村里的地大多是水田,基本没什么旱地,所以种植的庄稼主要是水稻。
本地水稻一年可种两造,按亩产千斤算,这一亩多地,一年的产量也不过三千多斤。
按现在的市场行情,稻谷收购价在每斤1块3左右,碾成白花花的大米出售,也不过是多那么几毛钱,不到两块一斤。
也就是说,只靠种这一亩多地,一年的收入也就四五千块钱。
你们说,只靠这一亩多地,我们三兄弟能养活自己和各自的家庭吗?
不对,假如只靠这一亩多地谋生,那我们兄弟三人百分之百连老婆都找不到,哪来的家庭?
就是以前,父母也不是仅靠那四亩多地就能把我们养大成人的。
那时我父亲主要靠在本地做建筑工赚钱,养活一家老小,种田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副业。
到了现在,我大哥他们早就不种地了,因为在本地做建筑工,一天工钱差不多两百块,一个月下来,收入三五千块是没有问题的。
那你为什么要顶着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去种那一亩多地?
一个月的收入就顶那一亩多地一年的产出了,我费那力气去种什么鬼田?
所以,这一亩三分地,失不失去,有什么关系吗?
只要经济不滑坡,工作总比困难多。有工作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保障。怕什么?
就算不幸失业,那一亩三分地又能让农民工的处境改善多少?
有些人咸吃萝卜淡操心,看见农民不种地,把地撂荒到城里谋生,就忧心忡忡,好像农民不种地他们就吃不上米一样。
来来来,把你们的工作和农民伯伯换一换,你们来种地,好不好?
还有些人极力反对土地自由流转,一听到土地私有化的建议,就担心农民会争先恐后把土地卖掉,然后土地兼并、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再次形成一个早已被消灭的“剥削阶级”——地主,最后脑补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人啊,从小被灌输这样一些东西:因为A,所以B,尽管A和B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但自从他们的脑袋里被塞进了这些东西之后,就一直把这些东西当做确凿无疑的真理,此后只要一听到A,他们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B,然后他们就会背诵这些小时候学到的“真理”去反对他们听到的一切异见。
实际上,农民失去土地后会不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呢?
没有,一切都是扇贝们的杞人忧天。
过去几十年,几亿农民,包括我这个农二代在内,都主动地“失去”了土地,从农村迁徙到城市,落地生根,安居乐业。
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大量农民还在向往成为城市居民中的一分子。
农民为什么向往城市,千方百计想脱离农村,变成一个城里人?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城里人的生活都要比农民的生活高一个档次以上。
改开前,城里人都有单位、有工资,看病是公费,退休有养老金,住房不用买,有单位分配。
农民呢,什么都没有,他们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干一年也没多少收入。
可以说,这段历史中的城里人是享有特权的一个阶层,他们在面对农民时,是有一股很强烈的优越感的。
改开后,城里人仍然有单位、有工资,看病有医保,退休有养老金,住房虽然部分市场化了,但是国企及事业单位仍然有集资房等特别的福利待遇,就算没有集资房,经济发展带来工资的节节升高,让他们购买商品房也不是一件难事。
农民呢,终于可以到城里打工、做小生意了,却很长时间里都难以得到一个市民的身份,只能以农民工的身份“暂住”在城市,还得把孩子送回农村上学,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
留在本地的农民,靠务农为生,或者一边务农一边在本地打些零工,没有医保,没有养老金,还要交公粮。
尽管后来取消了农业税,慢慢普及了农村医保与(少得可怜的)养老补助金,但农民的收入还是普遍地低于城里人。
每个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农民也不例外,所以他们选择离开农村,奔向城市。
所以,那些反对城市化、担忧农民失去土地的人到底是什么居心呢?
好几亿城市居民都没有土地,不是都生活得好好的,而且比有土地的农民都要生活得好?
过去四十年,几亿农民转变成市民都没有问题,今后再让几亿农民洗脚上田,迁徙到城市去工作和生活,又有什么问题?
根本不需要担心城市有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和“公共资源”来容纳几亿农民,因为不可能发生几亿农民同进涌进城市的情况。
不要用你那机械、静态的思维来看待动态变化的社会。
城市化是一个持续发生的过程,改开后四十年,几亿农民是持续不断地迁徙到城里去的。
就业岗位和“公共资源”不是给定不变的,也不是财政供养的专家、国师和官员规划、创造出来的。
相反,他们的规划(计划)管制了资源的创造,因为他们规划的根据是城市户籍人口,而不是常住人口,更不用说像企业家那样,根据变动的市场需求来调整住房、教育与医疗资源的供给。
只要不过多地管制个人自由,市场中活生生的一个一个的人,自会创造出人们所需求的一切资源。
再说,中国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怎么离得开四个现代化?世界上有哪一个发达国家不是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无论是国土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大的美国,还是人口密度比中国大的日本,他们从事农业的人口都是只有区区数百万,仅占其全国人口很小的一个比例。
土地只有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我们的农业才能进行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07年统计数据:
中国18亿亩耕地生产了3864.48亿美元农业产值(亩均农业产值214.7美元/亩),农业从业人口2.58亿人(人均农业产值0.15万美元/人)。
美国29.7亿亩耕地生产了1846.99亿美元农业产值(62.2美元/亩),农业从业人口205.6万人(8.98万美元/人)。
显而易见,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美国,其农业生产力比中国的高太多了,这也是其农民收入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一年的产值才0.15万美元,而别人一年的产值是8.98万美元,别人的劳动产出是你的几十倍,你怎么跟别人比?
最后,失去土地不是个问题,怎么失去土地才是个问题。
假如我有几十亩地,用这几十亩地种沃柑或养猪,一年收入几十上百万,这是我在城里打工挣不到的收入,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我不会主动抛弃自己的土地。
之所以说“大概率”,因为价值是主观的。如果我不擅长经营农业或不喜欢干农活,又或者讨厌农村生活,那么我宁愿接受更低的收入也要卖掉土地,或者将土地出租给别人,然后移居城市。
事实上,大多数选择到城里谋生的农民,是因为他们靠种地根本无法脱贫,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主要不是被暴力剥夺或强迫,而是自主的选择,那么无论是抛弃还是保留自己的土地,都是农民的理性选择。
中国有句老话: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外国也有一句老话: 一个傻子给自己穿衣服,比任何一个聪明人来替他穿,要穿得更好。
所以不管是专家还是麻瓜,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少TM替我们农民操心了,更别老想着怎么“计划”我们农民,行吗?
2022-10-2
原创不易,请大家多多点赞和转发,也可以点击广告,还可以用赞赏来 支持 作者 ,谢谢!
近期文章:
贱人,你又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好大的官威:谁敢涨价我就让谁倾家荡产!

预制菜如同猪狗食?专家,你说的是人话吗?

得了吧,哪有什么高级的欲望!

为了防止老人得新冠,所以不允许患病老人去医院?荒唐!

花果园接力传菜,医生怒斥:无知!

冤有头债有主,迁怒他人就是反社会

一静默就挨饿,这是为什么?

楼倒了才能给群众疏散?过度防疫何时休!

弄巧成拙,城管入小区没收菜摊,反助力小区提前解封

气抖冷: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罚他5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