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猛兽

Author: 邓新华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想象的猛兽

作者: 邓新华 (人文经济学会)

在经典影片《指环王》中,刚铎摄政王、宰相德内梭尔二世,因为对魔君索伦无比恐惧,而丧失了行动起来抵抗索伦的能力。他不仅自己不抵抗索伦,而且还禁止他儿子和其他臣民抵抗。因为在他看来,索伦太强大太可怕了,抵抗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最后,德内梭尔二世焚于自己点起的火里。影片的最后,那些敢于抵抗的人类摧毁了魔君索伦。

不得不说,《指环王》原著作者托尔金真是个伟大的天才。他的很多写法,初看没什么,你细看细想,他还真是揭示了人类心理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比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也潜藏着一个“土地兼并”的可怕猛兽,人们基于对这个可怕猛兽的恐惧,而无法展开土地体制的改革。

最近,看到经济学者周天勇教授写了多篇文章,主张农村宅基地的市场化交易,说实话,我对周教授挺佩服的。对这个已经喊不动的问题,大部分学者都懒得喊了,他还坚持在喊。

土地资源实现市场化配置,肯定可以大幅提高效率,这一点,大部分经济学者都是同意的。包括官方智库的学者,争议也不会多。

但为什么这方面的改革却难以推进呢?

困难不在理论方面,而在心理方面。

你到网上随便找个人问,农村土地能否市场化交易?大部分人都会告诉你:

“不行!绝对不行!如果这样做,那么城里的有钱人会大肆购买农村土地,大建房子,让农民无地可种。”

这样回答的,有农村人,也有城里人。在他们心里,城里潜藏着一股异常强大的购买力和对土地的极度渴望,就像一头可怕的资本猛兽。一旦放开土地交易,这头可怕的资本猛兽就会扑向农村,吞没农民的土地。

但,换个方向,你去问城里人:“如果农村土地放开交易,你会去买地吗?你会买农村宅基地地建房子吗?”

人们会莫名其妙地看着你:“你是不是傻?农村人自己种地都不赚钱了,你看农民荒了那么多地,我一个没种过地的人,我去农村买地?说到宅基地,县城的房子我都没兴趣,你觉得我会去农村建房?你是啥脑子?你要不要去看看脑科医生?”

你问企业家,企业家会更奇怪:“人工智能、创新药、制造业……城里这么多赚钱的行业,我为什么要去农村种地?”

这就是吊诡的地方:你从买方的角度问,城里人对农村的土地根本就没兴趣啊,但人们却言之凿凿地说,城里有股资本猛兽,随时等着扑向农村土地。

这个猛兽,其实完全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

在一个人口滚滚流向城市的时代,竟然有这么多人空想着城里人会去农村抢购土地。

可能有人说了:“既然城里人对农村土地没兴趣,那也就没必要进行土地市场化改革了呀。”

土地市场化改革,虽然吸引不了城里人,但,这是为专业的农业企业家提供稳定的产权预期。有了稳定的产权预期,农业企业家投资积极性增高,就能为农村创造更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可以大幅提高产量,提升粮食安全。

而宅基地的市场化交易,则可以促进中国的城市布局、土地利用更加合理,绝不会使得农民无地建房。你看,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多少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了,他们没房子住了?错!哪个被征地农民不是好几套房?另外,现在农村人口大幅流出,日趋寂寞荒寒。如果宅基地放开,也能吸引一些乡贤回乡建房,让农村略微增加点热闹气、烟火气。

这个想象出来的猛兽,主要还是因为人们受到长期以来的“土地兼并引起王朝治乱循环”的历史叙事的影响。

但现在历史学界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一叙事其实并不符合史实。

那些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同时发生的时代,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土地兼并引发了农民起义,而是官府的横征暴敛、严酷管制搞垮了经济,使得人们不得不贱卖土地。甚至还有大量的农民连土地都卖不出去,只能抛弃土地去逃荒。也就是说,农民起义、土地兼并、弃地逃荒都是官府横征暴敛、干预管制的后果。

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个热爱管制的人。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他当皇帝后,还把凤阳定为中都。可是,凤阳人并没有受惠于朱元璋,而是被官府的管制政策害苦了。凤阳有很多农民弃地逃荒。他们在逃荒的过程中,常表演凤阳花鼓。凤阳花鼓最有名的几句歌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到了明末,由于西北灾荒加上朝廷的不当政策,爆发了诸如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西北大量的农民抛弃土地,这根本就是朝廷让他们无法活下去,而不是因为别人买走了他们的土地。

但是官方修史,会甩锅给地主乡绅,说是地主乡绅兼并土地,导致了农民造反,这样的叙事符合很多人的直觉,于是就一代代传了下来。可是,你说土地兼并引发治乱循环,那么,农民抛弃土地逃荒,又是谁导致的呢?这难道不是你官府的锅吗?

而开启中国土地承包改革的小岗村,也是凤阳县的一个村子。你看,土地承包也是向市场靠近一步,结果是使中国农民快速摆脱饥饿。既然市场有这么大威力,何不向市场迈出更多的步伐呢?

人们,不应该再被想象的怪兽吓住,而失去行动起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