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派不是乌托邦,它既有理论,又懂现实
Author: 漫天雪798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许多人总说奥地利学派太极端、是乌托邦、根本无法实现。这种人才真正是不懂理论与现实。
按照奥地利学派国家学说,所谓的行政机构不是99个,而是0;税收是抢劫,一分都不能有。这是理论。这是在揭示国家和税收的本质,它说的是,一切商品与服务,都可以在市场上通过消费者自愿付费的方式解决,包括安保和司法服务。认为面包可以市场化,而安保只能国家垄断的“最终暴力论”,是不合逻辑的。
但是
现实中,阻力必然非常大。
那么
只要你能将
国家机构的职能
从1
00个减到90
个,财政供养
人数从
1个亿减到9
000万
,税收从
2
1
%减到1
5%
,
难道奥地利学派不欢迎吗?
当然欢迎
。
尽管它
离理论还很远,但是任何向理论揭示的方向靠近的
改革,都是边际上的改善。
阻力非常大的原因,是因为人的观念不支持,不支持的原因是,人们认知错误,认为离了某个行政机构,自己就活不成,而且裁撤某个机构,这个机构的公务员肯定不答应,会撒泼打滚闹事,所以政治人物就可能做出妥协。统治,总是依赖于大众观念的支持才能维系。
现实政治(Realpolitik)一词,只有当用来表示所采取的政策,考虑到一般接受的那种意识形态,并非以一些未获得充分认可、所以不可能长久支撑统治体制的意识型态为根据时,才有意义。
理论,是没有妥协空间的。
水,就是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真空状态下,物体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现实中水有杂质,没有真空状态,这不是理论错了。
同理,自由贸易
最有利于
交换双方福利增进,
这就是千锤百炼的正确
理
论,
你非要加征关税,
这是你的现实政治选择
,
并不能证明理论错了。
坚持理论的纯粹性至关重要。
一个逻辑不一致的理论,在现实中也必然矛盾重重,它起到的作用不过是掩盖矛盾和问题、延缓问题的发生,但是必然加剧矛盾冲突,妨碍问题的解决,未来付出的代价更大。
唯有理论上的“激进主义”,才可以带来现实中的些微改进。如果理论上妥协了,那就根本分不清,你到底是在支持改革的方向,还是在支持沿途的路障。罗斯巴德说:
一个经济学家并不需要在每一篇文章中都说“税收是抢劫”,但是任何说“一定的税收是必要的”这种话,都是对理论原则的背叛,那实际上就是在支持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