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制,应该废除!

Author: 古原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乌克兰通过了新的征兵法案。
这条法案,我认为会导致乌克兰在军事上迅速溃败。
当地时间11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二读通过了关于严格动员措施的法律草案。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法案中删除了军事人员服役36个月后应当复员的条款。该法案将在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一个月后生效。
与此同时, 乌最高拉达此前一天一读通过有关罪犯动员法案,将允许因轻罪入狱的囚犯在乌军服役。 泽连斯基4月初还签署将乌征兵年龄从27岁降至25岁的法案。
这些都说明了乌克兰作为一个人力资源远远少于俄罗斯的国家,在国战中面临的军事人力资源不如俄罗斯的困境。
但这一条法案,打击的是乌克兰现有服役士兵的士气,他会使得士兵失去所有的希望。
原本36个月后必须复员,那只要扛过三年后,就可以活下去。但取消这一条,对士兵来说,就意味着死亡、残疾几乎是铁定的结局。
乌克兰本来就面临征兵困难,这一法案将进一步加大这种困境,参与战争就意味着必死的结局,逃避兵役的人会更多。
俄乌战争持续三年了,仅以两国统治者而言,战争不会这么容易结束,因为,死再多人,也与统治者无关,政治上的胜利,才是政客追求的目标。
但哪一个国家政府会更早的坚持不下去,并不取决于军事上版图的变化,而是取决于民间舆论的变化。
乌克兰这一法案, 显然 会加剧国内民众对抗战争的 情绪,只要有某一事件点燃,比如军事腐败案,比如征兵腐败案,就有可能导致大规模反战社会活动出现,最后迫使乌政府主动终结战争。我认为,司机有可能不会签署。
征兵,是战争中,最为敏感的要素,也是最容易引发国内舆论情势反转的要素,因为,征兵制,是最坏的一种制度。
征兵制的本质是什么?
征兵制是一种针对平民的奴隶制度。
奴隶制度发源于军事征服中的战俘管理制度和法律处罚。
古代奴隶制往往是由一群在当时法律上失去权利的人充当的,就在当代,这种奴隶制依然存在,比如犯罪了就要踩缝纫机,这依然是对罪犯进行了奴役。
但这种奴役是合法的,一个人侵犯了他人,他自己的权利就将失去。
“世界上不该存在平民奴隶制度”。
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 8条,就阐明了 任何人皆不得使他人为奴 此一宣告奴隶制违反基本人权的基本原则。
然而,第 8条第3项在宣告 任何人不得使服强迫或强制之劳役 的同时,却又规定 任何军事性质之服役,及在承认人民可以本其信念反对服兵役之国家,依法对此种人征服之国民服役 不属于公约所认证违反人权的 强迫或强制之劳役
这一例外,其实说明了征兵制是奴隶制的本质。
换言之,因为特定的考虑,而非逻辑前后一致的理论,公约在制定时特别免除了 军事性质之服役 的非法性。
这并不表示 军事性质之服役 在本质上不是 强迫或强制之劳役
反而正好相反,其正好说明 军事性质之服役 在本质上就是 强迫或强制之劳役 ,只是公约特别排除了其非法性,使其成为 合法的强迫或强制之劳役
也就是说, 军事性质之服役 其实就是一种广义的奴隶制度,只是它是 合法的奴隶制
但是, 合法的奴隶制 即使 合法 ,但它仍然是奴隶制度。
虽然长久以来许多国家都将兵役义务冠上 国民神圣的义务 云云之名予以美化,但仍然无法改变强制国民成为军队构成员、强迫国民为了国家主权而去杀人与被杀的征兵制其本质就是军事奴隶制这个事实。
虽然征兵制的本质就是军事奴隶制,但是,如同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于 军事性质之服役 给予了免死金牌一般,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没有将征兵制视为违法的恶行。
当然,不是所有国家如此。
日本没有征兵制
日本战后宪法学界近乎一致认为征兵制违宪,日本政府也在1980年时做出官方见解,针对征兵制是否为现代人权法所不容许此一问题做出违宪判断。
自从1947年5月3日本宪法施行以来,日本就没有(名义上的)军队。
然而,在宪法施行不久后日本的保守政权就开始了再军备化,并且在1954年成立了军事组织自卫队。
虽然从成立之初自卫队就采行全招募制(但是,日本有日渐经济性征兵制——economic draft化的趋势,不过经济性征兵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多数日本国民也反对征兵制度。
然而,日本右翼们是反对这种法律的,在日本每隔几年都会有保守派或是右翼人士提出应该推行征兵制的主张。
1980年时,当时担任关西经济联合会会长与住友金属工业会长的日向方齐就曾在财界的活动上呼吁应该对于恢复征兵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同年8月,当时的铃木善幸内阁为了回应社会上的讨论与批评,因而做出了认定征兵制违反宪法的政府见解。
1980年的日本政府见解中,首先将征兵制定义为 强制使国民负担服兵役之义务的国民皆兵制度 ,并且将征兵制度理解为 常设军队,每年征集其(常备军)所需之兵员,对其施予一定期间之训练,使之新陈代谢,将其预备为战时编制之要员 的制度。
在以上于征兵制的定义之下,政府见解中指出, 不论平时或是有事之时,依宪法第 13条、第18条等规定之趣旨,(征兵制)非宪法所容许
日本宪法第13条是规定个人的尊严以及幸福追求权(概括性人权条款)的总则性规定,而第18条则是禁止 一切奴隶性拘束 以及 (除了刑罚与保安处分之外的)违反本人之意思的苦役
日本政府在隔年又针对 征兵制违反第18条 做出进一步的补充解释。
日本政府认为,征兵制虽然并不该当 奴隶性拘束 ,但是其仍然是属于 违反本人之意思的苦役 征兵制该当宪法所禁止之『违反本人之意思的苦役』 的政府见解长年以来都没有变动。
即使是右翼上了台,但在没有普遍民意支持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更改表态。
在总理任期内致力于扩充国家军事权力之权限的安倍晋三在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时也曾经再次重申过此一见解。
2015年时,日本政府又再次向国会声明政府对于征兵制宪法问题的一贯见解并没有改变,并且还特别强调不论是否将兵役称之为 兵役 、不论其组织是否使用 军队 之名义,征兵制皆为宪法所不容许。
虽然日本政府并不认为自卫队是军队,但2015年的政府见解中仍然强调 违反本人之意征集自卫队所需之人员强制使其服役务 的行为是违宪之举。
美国也没有征兵制。
美国征兵制是如何取消的


芝加哥学派在经济学理论上有很多错误 ,弗里德曼是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温和通胀,但我需要肯定弗里德曼在市场观念的传播上的巨大贡献。
1966年12月初,在越战的背景下,芝加哥大学组织了一场讨论会,为期四天,讨论美国是否应该废除征兵制,改为志愿兵制。
强烈主张废除征兵制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是这次讨论会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
芝加哥大学这次讨论会,对于推动美国民意反对征兵制,作用很大。民意测验显示,讨论会开始时,2/3的人赞成征兵制,几天后讨论会结束时,民意已发生逆转,2/3的人反对征兵制。
弗里德曼认为,征兵制强迫公民入伍,无异于奴隶制,而美国居然还保留奴隶制,这太荒谬了。
芝加哥大学讨论会后,美国国会为征兵制举办了听证会。
弗里德曼和一批经济学家,搜集了大量数据,在一系列听证会上有力地证明,基于个人自愿的志愿兵制,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效率上,都完胜基于强迫的征兵制。
他们认为:市场经济的诸多规律,完全可以应用在军队上。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军队应该和商业公司展开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
很多人说观念无法改变,其实碰到了特定的时候,成为了舆论关注的事件,观念很快就改变了。
当征兵制要不要成为公众舆论中的核心时,逻辑一致、基于个人主义的经济学理论马上征服了美国民众,舆论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弗里德曼作为一位观念传播者,成功地在美国结束了征兵制。
1973年1月17日,美国正式废除征兵制,转而采用全志愿兵制(all volunteer force),意思就是军队中的所有官兵都是自愿参军入伍,不再有任何强制。
1973年6月30日,一个名叫Dwight Elliot Stone的人到军中报到入伍。他成为美国最后一名应征入伍的士兵。以后的美国士兵,都将是自愿而来。
这是一次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辉煌胜利,是弗里德曼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的贡献。
现在的美国军队,每一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自己。
军方招募士兵的广告,看上去和商业公司的招聘广告毫无二致:
“锻炼你的身心,推进你的教育,让你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坐拥进步、旅游,以及每年30天的休假”
“加入陆军,展开16个月的欧洲之旅”。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钱,美军向志愿入伍者提供和市场水平相当的工资。
军方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年轻人入伍的最大障碍来自母亲。很多母亲认为,子女参军无异于人生失败,考上大学才是人生成功。既然如此,军方就把参军和上大学挂上钩。1980年代中期,通过了新的《退伍军人安置法案》。军方掏出大笔钱资助退伍士兵读大学。
美国军方还推出一系列军人家庭福利计划,包括儿童关爱项目、免费牙齿护理和医疗保险、各种娱乐服务和心理咨询。就连家庭宠物的安置,都有专门的补贴。
放弃战争的正义与否不谈,从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美军的高科技战争震惊了全世界。志愿兵制下的美军,依然战斗力强大,完全不可战胜。
征兵制就是个人与国家直接对峙
近代国家的征兵制度不仅仅止于外在的对于个人身体的物理性拘束和生命的潜在威胁而已,国家透过征兵制强制介入每个人精神内心世界,干涉被征兵者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直接对思想的自由造成危害。
有俄乌战争之中,两国被征上场的士兵,难道还允许有自由之思想吗?可以自由表达自己不同的政治观点吗?当然不可以,在被征上战场的那一刻,所有人的思想必须统一。
历史上,征兵制常常与普遍选举权一起登场。
原因无他,国家权力者在屈服于大众民主主义的浪潮,而不得不赋予广大人民选举权时,试图透过征兵制将获得参政权的广大国民培养为 忠心爱国服膺于现有权力体制的 好国民
希特勒就认为军队必须同时也是推行祖国教育的国民学校,确保军队拥有足够的兵源以维持战力确实是征兵制的目的,但这并不是征兵制唯一的目的——量产具有 无私爱国心 、能够支持配合国家的军事政策以及支持军事公共性对于社会的侵蚀的 顺民 ,也是征兵制的重要目的。
对于现代国家而言,大规模的常备军同时也是巨大的财政负担,即使义务役军人的薪资微薄,但一旦人数多了对于国家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容小渠的开支。
无底线的国战的结果是,不仅将一国的男人全部送上战场,还要用货币体系、后方义务生产体系,将全民一起绑上战场。
不管在何种体系下,忠军爱国的奴隶顺民对于权力者来说可是多多益善。
如果保住国体与国家主权的代价,是要民众允许国家毁掉自己成为奴隶吗?如果这是被允许的,那么,当下的国家与那些权力者所宣称的 威胁本国人民生活的侵略者 除了名字之外有何差别呢?
不得不说,到了二十一世纪,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样的国家,依然在大规模的使用征兵奴隶制,这是文明的耻辱。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需要弗里德曼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