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挨踢的牛魔王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1 851 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地点伦敦
正本清源说工业革命 (四):黄金时代
一、工业革命的起源
如果光从发财的角度来讲的话,工业革命就是最大的发财术。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前,人均GDP长期在 几百美元 徘徊。
从工业革命到2 020 年期间,欧洲人均GDP相比工业革命之前,增长了 5 0 多倍 。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仅仅4 0 年,人均GDP增长了 十几 倍。
请注意,是人均, 5 0 多倍 。
这是什么概念呢?
假设你以前一个月拿 3 0 0 0 块 工资,增长 5 0 多 倍,就相当于现在拿 1 5 万 。
是一个月 1 5 万 ,不是一年。
这种增长是普惠式的增长,人人都有份,就像穷人也能用上水电气和手机一样。
当然,有的人拿的更多。
古代所有的帝王将相,无论你是雄才大略,还是登龙秘术,其结果,还是人均GDP徘徊在几百美金左右。
所有的这些功业,在工业革命之前都黯然失色,宛如萤火之光。
既然工业革命这么好,大家都想学,首先我们就要搞清楚一个问题。
那就是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发在英国呢?
是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更聪明?
是不是英格兰的制度更好?
如果你从英国做了些什么来分析工业革命的起源,那么一定走进死胡同。
你要是说殖民地和掠夺,葡萄牙、西班牙的搞殖民地更早,抢的都是好地,还是香料、金银这种硬通货。
你要是说制度和产业,荷兰的制度更好,自由贸易以及金融制度,海运成本很低,还有机械化很高的造船厂,发达的捕鱼业。
你要是说科学,法兰西的科学也很发达,王室资助,红衣主教黎塞留亲自改组,有拉瓦锡、拉普拉斯、惠更斯、拉格朗日、傅里叶等大牛。
你要是说资金,以上几个国家都参与了商业革命,获得的资金都非常充沛。
这些参与商业革命的,都没有首发工业革命。
同时,你还面临一个隐藏的,更大的问题。
因为还有一堆的起源问题:
农业革命,为什么起源于几个大河流域?比如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
为什么几何学起源于北非的埃及?(古希腊发扬光大)
为什么阿拉伯帝国的花拉子米创建了代数学?(创始人还有亚历山大学派的丢番图等等)
为什么火药和瓷器起源于中国?
为什么土豆和烟草起源于南美?
。。。。。。。
土豆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传到欧洲的之后,逐步显示出它的威力。
以至于现在英国排名榜首的“名菜”炸鱼薯条中依然缺不了土豆。
这些先进的东西,怎么别人首发了,英国人没有首发呢?
是英国制度不好,英国人不够聪明?
这所有的问题,和工业革命为什么在英国首发,是一个 等价的命题 。
尽管规模不一样,但是原理是相同的。
你不是要解释工业革命起源这一个问题,而是要 解释这一系列问题 。
要么你就所有的都能解释,要么就一个都解释不了。
以及,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为什么别人发财了,你没有发财?
二、自发反应
1 5 - 16 世纪,大航海时代,那是王权独大的年代。
主线任务是王权。
你分析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 在巩固王权 上。
远的不说,就从大航海时代的几个有名的君主说起。
1 492 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前一年,亨利八世即位为英格兰的国王。
英格兰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农业社会,是偏远蛮荒之地,什么资源都没有,经济一塌糊涂。
英格兰人也是欧洲大陆国家不大瞧得起的盎撒蛮子。
亨利八世实际上是一个中世纪风格的国王。
他严格规定贵族的服饰等级区别,宗教改革杀得人头滚滚,血洗了英国约2 % 的人口。
亨利八世喜好骑士比武,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君主,不断对外用兵。
亨利八世晚年的时候,每年的军费高达6 5 万英镑,而每年的财政收入仅仅2 5 万英镑。
他在位的最后几年,由于同时向法国和苏格兰开战,军费积累到惊人的 3 20 万 英镑,是财政收入的 1 2.8 倍 。
亨利八世的女儿玛丽即位的时候,为了巩固王权,一下子就烧死了3 00 名新教徒。
“ 血腥玛丽 ”成为西方的恐怖传说,一直到现在。
但是“血腥玛丽”并没有活多久,之后由亨利八世的另外一个女儿即位。
这就是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的传记电影,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血腥玛丽火烧新教徒。
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的时候,英国是一个这样的国家。
各方面在欧洲都不太行。
伊丽莎白一世一辈子就活在宫廷阴谋、暗杀和宗教冲突中,主要就是因为王位继承权的问题。
有人看伊丽莎白的传记电影,希望能看看她是怎么一步步让英国强大起来的,怎么通向工业革命之路的?
结果,里面主要在讲巩固王权,搞的人非常失望。
其实传记电影虽然添加了一些绯闻八卦,主线是没有错的。
工业革命就是在乔治三世担任国王期间发生的。
乔治三世主要干了些啥呢?
打赢了和法国的七年战争,战胜拿破仑,输了北美独立战争,就任澳大利亚第一任国王,资助库克船长航行,关心科学和农业。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学术界开放了乔治三世的档案。
根据档案解密显示,乔治三世依然有很大的权力,但没提到什么工业革命。
要是这样分析,根本就分析不出任何内容。
问题出在哪里呢?
是这种分析的思路错了。
有很多问题,看起来非常难,其实主要你没有往那个方向想。
一旦别人给你捅破一张窗户纸,你马上就恍然大悟。
发财,也是,很多时候需要一种独特的思路。
这种分析思路,就类似于一个人想发财,他就希望别人告诉他怎么做。
第一步做什么,ABCDE
第二步做什么,1 2345
N个步骤之后,他就发财了。
这是一种机械式的分析方式。
机械式的分析当然很有用,但是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形。
比如,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拢共要几步?
三步:打开冰箱,放进大象,关上冰箱。
这个段子的意思就是说机械式的分析,并不适用于这种情形。
因为工业革命在当时是一个未知的事情,所以并不是分几步能做到的。
真正的思路是: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思维和机械式的是完全不同的。
化学反应不是分几步这种思路,而是 条件具备,即可发生,结果难料 。
比如最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你只要具备 可燃物、氧气、达到燃点 三个条件,反应就能发生了。
你不要以为燃烧这件事情简单,人类连猜带蒙,花了很多年才搞清楚。
化学反应,这件事情,是如此的普遍,天天都在发生。
你喝的水,就是化学反应的产物。
你生火做饭,就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
你吃饭,就要靠无数的化学反应。
就算生命本身,也是由大大小小的化学反应支撑运作的。
那为什么反应这种方式就不能是这个世界运作的基本规律呢?
条件具备,反应自然发生。
这样,你只需要找出发生工业革命最基本的反应条件就行了。
是哪几个反应条件呢?
第一个,就是矿,要有煤矿、铁矿,煤矿还得有抽水的需求。
第二个,就是资金,研发蒸汽机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
第三个,就是技术聚集,科学在当时起的作用还不是很大,主要是实用技术。
第四个,有将蒸汽机带入商业循环的产业,否则也会昙花一现。
第五个,经营管理人才的聚集。
条件还有很多,我们就列出5个最基本的条件。
那么我们看哪些国家可以满足?
三、反应条件
首先,我们说煤矿和铁矿。
实在找不到1 750 年的欧洲资源分布图,拿一张1 939 年的凑合看。
英国的资源其实一点都不差,只是缺少发现。
比如说英国的煤矿就非常丰富,埋的也比较浅层,而且大部分都是硬煤。
硬煤就是烟煤和无烟煤,含有的热量是非常高的。
干木柴的热量大约是3 600 大卡,只有硬煤的一半,甚至更少。
因为树含的水分太高了,把英国一半的树砍掉,还不如一座中型煤矿。
煤的热值是很重要的。
早期蒸汽抽水机的效率不高,能量转化仅仅在 0 .5% 左右。
如果煤的热值差一点点的话,这种蒸汽抽水机不要说大规模使用,连勉强使用都做不到。
因为当时人们对于热的原理还不是十分理解,蒸汽抽水机不行,人们不会认为煤的热值不够,而是会觉得你这个机器没用。
就这个优势,英国就是得天独厚。
最早的煤矿工人很多是教会的农奴,平时是种地的,偶尔被拉过去采煤。
当时,在煤矿工作非常辛苦,非常危险,容易出现渗水和瓦斯爆炸。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产业工人。
很多后来的煤炭商人和矿主,就是赎身的农奴,从事着当时被认为卑贱和危险的工作。
《权力的游戏》中,对这个群体有过描述,那就是“ 无面者 ”。
煤炭商人并不像无面者那样搞暗杀,但是和教会的冲突是长期存在的。
煤炭商人们会拿着铲子和棍子,冲过去找修道院算账。
如果教会想独占矿井,不让他们做生意,他们就不给教会上缴利润,也不再给国王交税。
如果煤是被国王和教会控制着,那么煤矿的生产者就没有动力去改善煤矿的运行效率,扩大煤矿的生产。
事情的转机就发生在亨利八世时期。
因为亨利八世要离婚,罗马教廷不允许,亨利八世就和罗马教廷决裂。
亨利八世喜欢争霸,连年战争,海军也十分费钱,产生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亨利八世试图强行征税,全国一片反对之声,领主们带头反对,只好算了。
那从哪里搞钱呢?
答案是教会。
教会拥有英国1 /5 的土地和财富,收入是王室的3倍。
既然教会不同意亨利八世例会,亨利八世就没收教会的财产拿去拍卖,其中就包括很多煤矿。
亨利八世把没收教会的财产卖掉了2 /3 ,获得了 1 40 万英镑 ,仍然入不敷出。
结果是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煤矿,大部分被煤炭商人买走了。
很多煤炭商人成为了矿主,在和教会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那有人就问了,亨利八世为什么不把煤矿留着自己开采呢?
留了啊,但是并不是什么煤矿。
他留了1 /3 当时认为比较好的资产,每年收入 1 5 万 磅。
因为煤矿在当时是一个规模很小,不引起人注意的产业,甚至可以说让人有些鄙夷。
你可以没收现在的收入,但是你无法没收未来看不到的收入。
这些煤矿到了煤炭商人手中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开采深层煤,并且进行生产效率的改进。
蒸汽抽水机,最早的铁路,安全矿灯等等都是现在煤矿中先应用起来的。
亨利八世绝对没有振兴英国煤矿产业的意思,甚至连煤他都不关心,只是提供了一个奇怪的反向作用力,最后改变了世界。
在铁矿方面,英国的铁矿品位其实不高,最早从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进口,后来又从瑞典和俄罗斯进口。
但是苏格兰的山非常多,铁矿资源丰富,而且品位很高。
英格兰根本就拿不下苏格兰,是在王权继承中,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了。
瓦特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罗巴克,就是在苏格兰卡伦建立的卡伦钢铁厂。
其它国家条件就没这么好了。
荷兰的煤是那种泥煤,热量太低了,只有英国硬煤的1 /4 。
这根本就不具备首发工业革命的条件。
法国和德意志争夺的阿尔萨斯-洛林,铁矿资源丰富。
但是法国煤矿资源缺乏,还分布在那种很崎岖不平,难以运输的地方。
1 789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煤的年产量是1 000 万吨,法国仅仅有7 0 吨。
1 780 年,英国铁的产量是法国的1 /3 ,1 840 年,英国的铁产量是法国的3倍多。
关键是法国森林比较多,也没有意识去大规模开采煤矿。
第二个条件,就是资金。
资金,就是因为大航海时代产生的商业革命,大三角贸易。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都在商业革命时期发了大财。
英国在大航海时代,其实是一个后发国家。
英国之所以后来居上,跟英国是一个岛国有关。
法国,更关注欧陆霸权,而英国更关心海权和殖民地。
英国的航海,也是从民间开始的,一些在国内缺少机会的人,就投身航海事业。
海盗霍金斯在一次奴隶贸易航行中,大发其财,轰动了整个英国。
伊丽莎白一世最开始谴责霍金斯的贸易是不道德的。
但是当霍金斯透露其中的巨额利润之后,伊丽莎白一世很快转向投资他的航海事业。
因为伊丽莎白一世实在太缺钱了,最后她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件事情,并且还为海盗封爵。
这样就形成英国皇家海军、武装商船、私掠船三位一体的海军体系。
英国人先是做海盗,后来更关注生产、贸易和殖民地经营。
其战略就是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定下来的。
伊丽莎白一世被称为“童贞女王”,但是她心中也有忘不掉的人。
比如说,沃尔特·雷利。
沃尔特·雷利是一个有文化的海盗、探险家,一度担任女王的亲卫队长。
沃尔特·雷利的名言是: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贸易,
谁控制了世界贸易,
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 ,
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这个比马汉提出《海权论》要早了接近3 00 年。
早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抢了一些好地,垄断了一些重要的资源,比如香料,金银。
葡萄牙由于国小力弱,一度被西班牙吞并,还被拿破仑占领过。
1 75 5年,首都里斯本发生9级大地震,几乎被海啸和火灾夷为平地。
后来再加上荷兰、英法的竞争,葡萄牙逐步衰落。
而西班牙的财富,大部分在欧陆战争中消耗了,小部分被消费了,因此而衰落。
英国因为眼红荷兰的海上贸易,推出了《航海法》,主要是针对荷兰。
英国和荷兰发生了四次海上战争,开始互有胜败,后来彻底打垮荷兰,获得了海上霸权。
荷兰还和法国发生了战争,路易十四在战争中大获全胜,成为欧陆霸主。
荷兰为什么没有首先发生工业革命?
因为荷兰被打垮了。
英国和法国,因为战略不同,都得到了它们想得到的东西。
有人统计过,英国从西印度群岛蔗糖殖民地和印度榨取的资金,和工业革命投入的资金相当。
第三个条件是技术。
西欧的技术实际上交流非常频繁,可以作为一个整体。
英国人的科学技术并不一定强于其它国家。
1 673 年,荷兰大物理学家惠更斯发明了一台内燃机。
对,就是惠更斯单摆的那个惠更斯。
什么叫大物理学家?
贡献和影响力能上小学和中学课本的,那就是大物理学家。
惠更斯不但理论厉害,动手能力还超强,1 3 岁就能组装机床的大牛。
这个内燃机是用什么驱动的呢?
是火药。
有些人觉得用火药动力是一种猜想。
这不是一种猜想,而是事实。
你能想到的方案,前人早就想到了,而且把机器做出来了。
当然,由于火药的爆发力无法控制,再加上金属加工技术还不成熟,并不实用。
当时正处于第三次英荷战争中,荷兰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后续在英国和法国的夹击中会逐步失去海洋霸权。
荷兰当时并不具备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那么惠更斯的火药发动机只能作为一个模型,没有继续向下发展。
在惠更斯发明火药内燃机时候,有一个助手,就是法国人帕潘。
帕潘对于气压的研究非常深入,因此发明了高压锅。
在研究高压锅的过程中,帕潘对于蒸汽的膨胀做功的力量非常了解。
帕潘就想到,可以用蒸汽来代替火药,并且发明了一个蒸汽动力装置。
这个动力装置已经可以完整的利用蒸汽膨胀和真空的力量推动活塞做功。
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取消了对新教徒赦免的南特赦令,帕潘作为一个新教徒只好逃离了法国。
这样一来,法国从技术上就失去了产生工业革命的可能。
当时,英国虽然也迫害清教徒,但是相对来说,对于非国教信徒还算宽容。
帕潘跑到英国,凭借高压锅的发明,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并且演示了他发明的蒸汽动力装置。
这个可能对于英国人有一定的启发。
帕潘还去过德意志、意大利等地区,最后在穷困潦倒中死于伦敦。
第四个条件是产业
由于英国在大航海时代是后发国家,所以金银这种现成的利益没有捞到多少。
所以,英国后期更加注重生产、贸易和殖民地经营。
当时,殖民地最需要的两样是奴隶和布匹。
所以,英国的纺织工业发展很快,这个是英国独有的优势。
同时,在采矿、冶金、造船、面粉加工等等行业都对动力有需求。
这就为蒸汽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尤其火炮加工,产生了蒸汽机所需要的精密镗床。
这个不再赘述。
第五个条件,就是人才。
这个主要是宗教原因。
英国在光荣革命之后,对于非国教的信徒宽容了一些。
很多在本国被迫害的教徒,都跑到了英国。
尤其是法国,流失了大量的人才。
总的来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都是可能发生工业革命的。
如果相关条件具备,这个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四、边缘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最初也是从边缘起步的。
在帕潘发明高压锅1 00 年后,瓦特终于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了商用的蒸汽机。
瓦特是苏格兰人,并非英格兰人,起初还是一个小人物。
我们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感受一下工业革命起源的真实情况。
在苏格兰和英格兰交界的地方,就是苏格兰的爱丁堡和格拉斯哥,可以说是英格兰和苏格兰边缘地带,但是又是苏格兰比较大的城市。
苏格兰人善于经商,并且苏格兰盛产工程技术人才。
道理也很简单。
英格兰的牛津和剑桥垄断了博雅教育,目的是培育大主教、国会议员、市长、哲学教授。
苏格兰的教育只能在另外的方面发力。
瓦特的祖父,当时被保皇党人追杀,所以就逃亡到了格拉斯哥附近。
瓦特的祖父先是在一所中等技术学校教数学、工程测量和航海技术。
后来,瓦特的祖父和一个船主的女儿结了婚,借助当时的大时代浪潮,很快通过搞航运生意发家致富,还当选了当地的参议员。
可见大航海时代,发财确实容易,真的不假。
瓦特的家庭出身不算差,父亲是造船、土建商,同时也是一名船主,经营航运和外贸业务。
瓦特的父亲本来是想培养瓦特上大学的,将来做个议员什么的。
有一次,瓦特父亲让自己的一艘商船的船长带着瓦特的弟弟,去美洲进行一次航运。
结果,商船在大西洋遇到风暴,船毁人亡,面临巨额赔付。
瓦特的父亲因此破产,所以瓦特只能在中学毕业后去学一门手艺。
虽然格拉斯哥算是苏格兰的大城市,但是瓦特并没有学到很高超的手艺。
反倒是因为帮助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们安装仪器,显示出极高的制作仪器的天赋。
格拉斯哥大学的迪克博士非常欣赏瓦特,就推荐瓦特去伦敦学习制作天文、数学仪器的手艺。
这是一个改变瓦特命运的推荐。
现在科学技术都能得到大家的尊重,是一样的地位。
但是长期以来,在欧洲,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这是分的很开的。
科学就是上流社会研究的,技术那是工匠干的事情,云泥之别。
迪克博士推荐他去学的这个天文和数学仪器,则是沟通两者的。
你要学会这门手艺,就必须要懂科学,同时还要有工匠的技能。
瓦特拿着推荐信,跑到伦敦去学艺,但是别人并不敢收他。
因为行会制度不允许,尤其是在伦敦这种地方。
在这里要说一下行会制度。
大学就是脱胎于教会和行会,和行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你要学徒,能出师给人干活,给你一个出师的证明。
你能帮工,但是不能收徒弟。
因为在这个年龄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单身汉,所以这个证明叫做 Bachelor's Degree 。
你要能自己收徒弟,技术必须达到一定的资格,那个时候会给你一个证明。
这个证明叫师父级别 Master’s degree 。
如果你是很资深的师父,水平很高,会得到一个证明,这个证明叫教授级别 Doctor’s degree 。
中文的本科、硕士、博士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现在一个硕士,能当别人师父么?
行会制度开始还是有点用的,后来就越来越僵化,变成管制和搞垄断,排斥外来户,严格控制资格的数量,搞了一堆规定捆住别人的手脚。
在伦敦这种地方,行会的管制尤其严格。
瓦特的问题就在于,他年龄太大,不能做学徒工,但是又没有出徒的证明,所以也不能做帮工。
瓦特跑了一个月,一无所获。
最后,有一个叫老摩根的仪器制造商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收留瓦特。
老摩根为什么敢收留瓦特呢?
因为他牛。
老摩根精通数学,手艺极为精湛,曾经给西班牙国王做过一个反射望远镜,赚了1 200 英镑,成为行业神话,在行业里面拥有超然的地位。
别人不敢收,他就敢收,行会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不过做学徒,当时是要干活,还要交学费的,这个没有办法。
瓦特确实在老摩根这里学到了真东西,仅仅一年,就学会了别人三四年才能学会的东西。
在学徒期满的时候,瓦特做了一个两脚规,被评为行业最杰出的作品。
但是在伦敦这个地方,瓦特是待不下去的。
因为当时正是英法七年战争期间,海军在伦敦那边抓壮丁,只要不是伦敦市民,管你适不适合当海军,都抓去当水手。
贵族当然愿意去当海军,给钱多,升职快,但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是都适合,也并不是都愿意。
伦敦还有很多人贩子,专门绑架人到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做契约奴隶。
他们不光绑黑人,也绑白人,在这点上,倒是一视同仁。
瓦特后来还专门写过伦敦的情况,觉得那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瓦特回到格拉斯哥后,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仪器制造师,有一个工作间。
同时,他也在格拉斯哥开了自己的仪器制造店,出售绘图仪等各种仪器。
如果是这样下去,瓦特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仪器制造商,赚很多钱。
由于瓦特制造仪器的手艺非常高超,格拉斯哥大学的很多教授都和他成为了好友。
这就把他带入了研究蒸汽的领域,而不仅仅是一个仪器制造商。
最开始,瓦特只是搞到了一个帕潘的高压锅进行蒸汽研究。
后来格拉斯哥大学有一个纽卡门蒸汽机需要维修,这个时候瓦特就走上了改进蒸汽机之路。
其中,关于蒸汽潜热方面的研究,得到了格拉斯哥大学的布莱克教授的指点。
由于瓦特的仪器做的非常精密,所以瓦特测出来的潜热数据非常准确,为 5 34 大卡。
现在测出来的这个数字是 5 39.8 大卡,已经相差不远。
所以,对于到底烧多少煤能转化成多少热量,瓦特心里是有数的。
这就为蒸汽机的商用建立了理论基础。
瓦特经过1 5 年,才完成了蒸汽机的研发。
这中间一度非常坎坷,一度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做运河测量员,甚至想过要去俄国。
幸好,这个时候博尔顿在资金上鼎力支持。
博尔顿在伯明翰开了一个五金厂,但是并非普通的五金厂老板。
他在和伦敦的勋爵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否则他也难以游说国会老爷们将瓦特的蒸汽机专利延长。
因为博尔顿准备投资瓦特的时候,瓦特的蒸汽机专利只剩下8年时间了。
博尔顿的五金厂投资额达到了惊人的 2万英镑 ,相当于1座白金汉宫。
博尔顿的钱哪里来的呢?
他爸和他老婆给的。
博尔顿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博尔顿第一任妻子玛丽.罗宾逊,是博尔顿的远房表妹,也是一个商人家庭,拥有巨额财产。
在结婚1 0 年后,玛丽.罗宾逊就死了,没有子女,仿佛生来就是为工业革命而来的。
让我们记住她名字,玛丽.罗宾逊,改变历史的富婆。
2 011 年版的5 0 英镑上,左边为博尔顿,右边为瓦特。
博尔顿的五金厂,后来就成为蒸汽机的组装厂,而且博尔顿还接到了皇家铸币厂的订单,用蒸汽动力进行铸币。
蒸汽机,就是在符合反应条件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这样的自然反应,在伦敦,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乔治三世到博尔顿的工厂参观时,问博尔顿他们做的是什么?
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接着,蒸汽机才从伯明翰到康沃尔,再到纽卡斯尔,曼彻斯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