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人群中,活在人群外,谁才是金庸江湖的生存大师?

Author: 南洋富商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南洋富商微信群,365元/年,点此加入

(新开放留言功能,欢迎互动)


Part.

1


世上本无江湖。只有侠客的梦里才有江湖。


金庸的武侠小说,硬生生为那些有侠客梦的人造出一个江湖来。 这个江湖,把人间的各种市侩生活都PS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纯粹的江湖。


江湖中人,不需要打工,不需要种地,不需要做生意挣钱,不需要考虑柴米油盐,不会被养孩子洗尿布之类的琐事纠缠。他们也不考虑养儿防老。


江湖中人只需要考虑二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江湖恩怨中中活下来,并且活得潇洒。第二个问题是:落难时如何在各种野外环境中活下来。


也就是说:你需要混迹人群的生存力,也得有远离人群的生存力。



Part.

2


如果站在生存主义的角度,给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来个排行榜,哪些人可以名列前茅?


首先,肯定可以排在前面的是黄蓉。



黄蓉从小受过最好的生存训练。她会游泳,会爬山,会开船,会骑马,是个博物学家。从小受过严格的生存训练,精通徒手和兵器格斗术,随身穿着软猬甲护身。 初次行走江湖,就男扮女装,装成小乞丐以免引人注目。她简直就是生存主义的教科书。


黄蓉的这种生存能力,或许来自家传。黄药师盘踞桃花岛,把桃花岛建设为生存宝地。桃花岛气候好,海就是最大的渔场。


即便大陆连年饥荒,岛上也不会饿肚子,这是生存狂梦寐以求的避难所。


即便是遭遇现代战争,核弹头也不会扔桃花岛。


桃花岛有土地可以自给自足,山上可以养鸡养鸭养鹅养猪养牛羊,敌人来了有桃花阵对付,若是遇到更强大的不可抗拒的敌人,可以坐船出海逃。


黄药师有实力,又有恶名 ,周边的小人物绝不敢上岛上盗窃抢劫他的物资。虽然他如此凶狠,却从不公开反朝廷,也没有跟少林武当丐帮全真一样扩大门派,绝不至于引起朝廷的猜疑来剿灭。


黄药师更不会为了建功立业去当官、打仗,把自己变成为国捐躯的人。 所以,他的生存指数,属于顶尖。


黄蓉聪明绝顶,极有心计,善观颜察色,擅长随机应变,心理素质绝佳,无论是在丐帮被杨康等人所困,还是被郭靖和他师父误会,从来不放弃努力,最终力挽狂澜。


黄蓉非常善于利用周边的各种条件,即便困在荒岛上,依然可以用纯天然材料设计陷阱,把欧阳克砸伤。


黄蓉这种博物家,到哪儿都能就地生存。 她山上抓黄羊,海里捞大蚌,常人被大蚌夹住可能就溺死了,黄蓉却头脑清醒,知道蚌类不喜欢细沙,拿沙子填进去,大蚌就放开她,反而成为她的美食。更难得的是,她还精通烹饪,总能把户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她父亲为她培养了很好的三观,无论做什么都把自己和亲人放第一位,不会为了天下大事、民族大业、侠义心肠之类的原因搭上自己的性命。也不争强好斗,不好虚名,更没有心怀天下的伟大理想。即便是阴差阳错当上丐帮帮主,也是很快找机会转给鲁有脚。 这些,都是一个生存主义者及其重要的基本素质。


不幸的是:黄蓉运气不好,爱上了郭靖这种满肚子都是正义感的傻气男人,最后陪郭靖丧生在襄阳。如此一个善于生存的天才,竟然跟着丈夫送死,这是她的命。 所以有人说:任何生存技能,都不如命运重要。



Part.

3


如果举一个最不擅长生存的反例,就是郭靖。这人能够在「射雕英雄传」里活到剧终,仅仅因为他是男一号,没有他剧本续不下去,所以不得不给他各种好运气,让他一直活着。在现实生活中,郭靖属于活不过第一季的人。


郭靖天资差,为人愚钝忠厚,对人不警觉提防,毫无心机。这种人行走江湖,即便别人不弄死他,他自己也会掉到坑里。


郭靖最大的不幸,是遇到了七位师父。


这七位师父,并不是黄蓉这样的名门望族,也不是段王爷这样的世家, 也就是嘉兴一条街上从小一起打架的意气相投的几个铁哥们


他们的能力,极其有限。 他们的豪气和正义感,却远超各大名门的高手。 他们的正义感并不见得是什么贵族气质或信仰,更像是街头说书先生或路边牌坊上要弘扬的那种主旋律。


他们生下来就是为正义感而活。他们要做的事,总是超过他们自己的能力。他们一次次挑战武功和帮派势力强大的人,凭的就是一股视死如归的浩然之气。


或许金庸是为了让故事多点正能量,才没有让他们早点死光光。


这是一个讲实力的世界。现实中的人,若是靠着侠义之心就想做侠义之事,遇到的不仅仅是碰壁,而是怎么死都不知道。


而郭靖,就不幸遇到这样的师父,从小被这样熏陶。


郭靖后来为大宋江山,与蒙古战斗而死,这是一个悲剧。


大宋并没有厚待郭靖。郭靖的父亲郭啸天,就是被大宋的捕快段天德杀死的。他父亲,因为救过丘处机,是大宋国的罪犯。丘处机杀了他认为的卖国贼,不仅自己成了大宋国的罪犯,也连累郭啸天和杨铁心。 这些人要保卫的大宋,正是要把他们都杀死的一个政权。


但是蒙古人却对郭靖一家很好。郭靖从小在蒙古长大,吃的是羊肉,喝的是牛奶,说的母语是蒙古话。他的玩伴都是蒙古人,他还是蒙古的金刀驸马。拖雷跟他是结拜兄弟。



如果说郭啸天的死跟大金国有点关系,那么蒙古灭了大金国,也是对郭靖有恩。


但是,郭靖得到的教育,是去保卫一个杀了他爹的大宋政权,去对抗对他恩重如山的蒙古。


他的七位师父,还数次逼他去杀自己的女朋友。而他竟然差点杀了黄蓉。后来,郭靖也为了所谓的伦理道德,要杀杨过。


这是一个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的人。 他的一辈子,跟江南七侠一样,都在为别人活着,为正义感活着。 只要别人有个正义的理由需要他死,他就会去死。


所以,郭靖这种人,是靠着编剧给他的好运才能活下来。


其实郭靖也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他会射箭,会打猎,会牧羊牧马,若是把他扔在蒙古草原,他也绝不会饿死。但是一旦到了复杂的人类社会,他就只能靠运气活着。



Part.

4


提到户外生存能力,金庸小说里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人物。最值得一提的是张无忌。


张无忌一生下来,就生活在「荒岛求生」的场景,而且是条件恶劣的冰火岛。从小他就学会生火、捕猎、抓鱼、自己缝制衣服。


张无忌虽然没上过学,但是他爹、他妈、他义父,都是顶级精英人物,从小对他的教育,并不很差。尤其是义父谢逊,即便是双目失明,依然可以用各种生活生存,甚至还能捕杀野生动物,其生存天赋高得不可思议。


谢逊年轻时代就是猎户,户外生存能力绝非常人可比。书中介绍说:“谢逊少年时原是猎户,他号称「金毛狮王」,驯兽捕牲之技,天下无双,张翠山详述岛上多处地形,谢逊在他指引下走了一遍,便即记住。自此捕鹿杀熊,便由谢逊一力承担。”


在一个荒岛上,一个瞎子,让人领一次路,就记住了全部的道路,这种感觉记忆能力,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拥有的。所以谢逊是当之无愧的顶级户外生存大师。


张翠山和殷素素,原本是不需要过这种户外艰难日子的,但是到了岛上,也不得不努力活下来。他们在冰山上的时候,吃海豹肉,靠海豹皮保暖。“于是三人每到白天,便以海豹皮蒙头而睡,到晚七才起身捕鱼,猎取海豹,凿冰解渴。”后来他们吃生鱼片。


张翠山提银钩守在冰山边缘,见有游鱼游上水面,一钩而上。这一带的海鱼为抗寒冷,特别的肉厚多脂,虽生食甚腥,但吃了大增力气。两人在这冰山之上,明知回归无望,倒也无忧无虑。其时白日极长而黑夜奇短,大反寻常,已没法计算日子,也不知太阳在海面中已升沉几回。


上岛后,生活开始改善。有白熊可以吃。


张翠山在洞中清洗。殷素素用长剑剥切两头白熊,割成条块。当地虽有火山,但究在极北,仍十分寒冷,熊肉旁放以冰块,看来累月不腐。... ...慢慢想个法儿,总能取它过来。”当晚两人饱餐一顿熊脑,使在树上安锤。


然后他们烧陶土做碗,用泥巴做炉灶,自己制作各种日常用品,大体上过上了类似于河姆渡时代的古人生活。这样的生活,他们在岛上过了十年。


比他们更牛逼的当然是谢逊。张翠山、殷素素、张无忌一家离开后,谢逊一个人在岛上又生活了十年。


能够像谢逊那样过日子的,还有另一个瞎子石万嗔,他瞎了以后一个人在缅甸的野人山住了十年。野人山之类的缅甸丛林极其危险,很多人进去迷路死在那里,或者遭遇毒蛇、巨蟒、毒虫、瘟疫、瘴气、沼泽而死,生存环境和冰火岛有得一拼。


张无忌从小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这种野外独立生存的能力,真是从娘胎开始就训练。


张无忌在后来又精通医学。对于非常时期的生存而言,懂医疗技术是何等的重要。没有医疗技术,一点点小病就可能致命,即便是武林高手也抵不住病毒细菌的感染。


张无忌后来送杨不悔去昆仑山,那是何等的冰天雪地,他一个未成年人,基本上没什么装备,就做到了。


张无忌从小在冰火岛学到的生存技术,在他独自生活的年代,都用上了。他用树枝做鱼叉,用木头做杀鱼的刀,随身带着取火工具。


那捕鱼的本事,他在冰火岛上自小就学会了的,于是折了一条坚硬的树枝,一端拗尖,在潭边静静等候,待得又有一尾大白鱼游上水面,使劲疾刺下去,正中鱼身。他欢呼大叫,以尖枝割开鱼肚,洗去了鱼肠,再找些枯枝,从身边取出火刀、火石、火绒生了个火,将鱼烤了起来。不久脂香四溢,眼见已熟,入口滑嫩鲜美,似乎生平从未吃过这般美味。片刻之间,将一条大鱼吃得干干净净。


次日午间,又去捉一尾大白鱼烤食。心想:“一时既不得便死,倒须留下火种,否则火绒用完了倒有点儿麻烦。”于是围了个灰堆,将半燃的柴草藏在其中,以防熄灭。冰火岛上一切用具全须自制,这般在野地里独自过活的日子,在他毫不希奇,当下便捏土为盆,铺草作床。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火绒,更不知道怎么用石头和火镰打火。至于生了火后再捏土做陶器,也只有去陶吧玩过的人才熟悉吧。



Part.

5


如果说张无忌算是从小得到名师指点,有些人的生存力则完全是穷苦逼出来的。比如杨过,自小没爹没妈,流落江湖,什么都得靠自己,不仅要自己设法搞到吃的穿的,还得应对各种别人的欺负,还得在江南这种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混下去。


跟杨过稍有不同的是狗杂种石破天,他也是从小没爹妈,但是他脑袋不像杨过那么聪明,人也没有杨过那么好看,也没有杨过那样伶牙俐齿。


这些人,都是能在底层混下来的。 从小过得就是乞丐的生活,既要在人群中生存,又要在野外生存。



丐帮的乞丐大多数也有各种强健的生存能力。比如洪七公,到哪儿都能找到吃,无论在皇宫里养伤偷吃与御厨,还是在华山顶上抓蜈蚣吃,都显示他不拘一格的生存能力。


但是洪七公毕竟是个忍不住寂寞的人。若是给他寂寞的困境,或许会把他折腾疯掉。


而老顽童周伯通刚好相反。他很好玩,也耐得住寂寞。即便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一个人也能左右互搏自得其乐,被扔到海里还能骑鲨鱼玩,这才是心理素质好。


还有一个裘千尺,被困在深井底下多年,还能练出一种吐枣核的神功。普通的囚犯最怕单独囚禁,因为人没人说话就很容易精神崩溃。


耐得住寂寞生活的还有黄裳,一个人在荒野生活了四十年。这种境地,当年犹太人出埃及的时候也在旷野流浪了四十年,只是他们是一大群人,而黄裳是孤零零一个人,跟谁都没有交流。


还有小龙女,也是耐得住寂寞的,无论在古墓,还是绝情谷。


但是这些人似乎都不擅长在人类社会中生活。他们在人类社会里,不是受排挤,就是受歧视,或者不断有各种冲突和麻烦事。



Part.

6


最擅长在人类社会生存的人,是韦小宝。


韦小宝从来没有显示过武学天赋,也没有他刻苦学习技术的故事。韦小宝从小到大都过着依靠别人的生活,无论是在妓院,还是在皇宫。


从小在妓院的经历,让他比常人更善于见风使舵,更没有道德底线,更没有人格尊严。 如果说人际交往的「实用主义」,韦小宝就是典范。换一句流行的词,就是情商特高。


韦小宝要利用别人,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恭维赞美。他最明白一个道理:真有本事的人都不会拍马屁,拍马屁的人都是没本事的。所以该打台湾的时候,即便是施琅这种臭脾气,也是要用的。


韦小宝还知道,在那些傲气的人面前,放低自己的身段,表示对对方的欣赏,是最有效的。赵良栋这种软硬不吃的人,韦小宝也能搞定。


韦小宝笑道:“我做这个官,实在惭愧得紧,哪及得上赵大哥一刀一枪,功劳苦劳,完全是凭真本事干起来的。”赵良栋听得心头大悦,说道:“韦大人,我是粗人,你有甚么事,尽管吩咐下来,只要小将做得到的,一定拼命给你去干。就算当真做不到,我也给你拼命去干。


韦小宝知道,要把功劳给上司,任何时候都把首功算在皇帝头上,决不能高过皇帝。即便和皇帝比高矮,也要故意蹲下。决不能高过皇帝。这不是一种事实,而是一种姿态。


韦小宝是斜杠青年的典范。 他是大清朝一等鹿鼎公,是天地会青木堂香主,是神龙教白龙使。他有很多身份,有很多条路,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从来不对任何一个老板尽忠,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利用,做任何事都要给自己留后路。


韦小宝知道有钱要大家分,该贪就要贪,因为你没钱收买别人,就没人给你卖命。你道德高尚太清廉,别人就忌惮你。 要给自己找盟友,最好就是一起贪污受贿。


韦小宝从来不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他懂一个道理:不得不说谎时,假话中要夹杂着真话,这样的假话才「可信」。



金庸在「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中说:“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长大,妓院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后来他进了皇宫,皇宫又是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为了谋求生存和取得胜利,对于他是没有什么不可做的,偷抢拐骗,吹牛溜须,什么都干,做这些坏事,做来心安理得之至。吃人部落中的蛮人,决不会以为吃人肉有什么不该。”


金庸从「射雕英雄传」的那种出传统正能量,写到「鹿鼎记」这种逆向淘汰的「高情商时代」,实际上是他自己再也不愿意对这个假惺惺的时代表示敬意。 有些学者认为金庸把在香港观察到的丰富的社会经验化用到韦小宝身上。


倪匡:“韦小宝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绝不虚伪的典型。韦小宝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韦小宝是真。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成功的一个人物。韦小宝是绝顶人物。”

陈墨:“韦小宝是靠自己的本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卑贱而又顽强,痛苦而又麻木,遭遇凌辱而又自得其乐。他无疑已经适应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并且如鱼得水。在‘适者生存’的残酷的现实法则中,他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的适应能力,包括利用一切方法,不择手段地自我保护,从而确保自己的生存。确保生存,或生存第一,这成了韦小宝的生存本能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他的人生的最重要的原则。其它任何东西与之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韦小宝是生存王者。



防失联,保持联系,本号一共有三个微信号,好友位有限, 加其中一个就可以,内容都是一样的,请勿重复添加。


限时特惠 :全网最全,南洋富商历史100w字数千篇生存干货、社评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