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生存面前,环保主义一文不值
Author: 漫天雪798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文|漫天霾
我在
《德国,断气了》
的文章中说,德国是俄乌冲突中唯一正常点的国家。解决俄乌冲突,德国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因为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都在欧洲领跑,和俄罗斯经贸往来密切。当两国人民贸易频繁时,才能准确理解到制裁只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才能切身体会到断绝贸易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因此,自由贸易是推进和平的力量,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对抗和战争。
德意志民族也是一个理性和审慎的民族。他们中间产生了大量对人类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思想家,理性思辨的传统让他们不容易为激情左右。这个民族也是一个崇尚勤劳奋斗的民族,这可能与他们最初作为蛮族,保留了原始的自由的基因有关,也与这片土地作为宗教改革的重镇,加尔文宗视节俭和劳动为美德,崇尚苦行修炼的传统有关。
在欧盟强推环保主义的新能源政策上,德国人审慎和务实的表现就值得赞赏。
德国也白左,在福利国家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现代社民主义福利国家就是俾斯麦搞出来的。但是相比于欧洲其他国家,还不算无可救药,它往往是欧洲清醒和理智声音的代表。当最近欧盟提出2035年要彻底淘汰燃油车的时候,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他说:
“德国政府不会同意欧盟从2035年开始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的计划。燃油车仍然有市场,因此这项禁令是错误的。”
一句话就说清楚了:市场对燃油车仍然有巨大需求,一大帮政客和中了邪的环保主义邪教分子,凭什么替消费者做决定?当你们篡夺人民主权的时候,已经是对自身权力的自我否定。
燃油车要不要被淘汰?这是一个市场问题,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我们甚至可以假定,燃油车迟早要被淘汰。但是什么时候淘汰,以什么样的方式被淘汰,应当交给消费者通过金钱投票去决定,而不是由政府进行强制命令。
电动汽车、氢能源车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燃油汽车才是真正的高科技、新能源,还有化石能源会不会枯竭等问题,在以前的文章中都写过
(可在
【漫天霾】
中搜“环保”合集查看)
,也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我们只讨论经济学问题。如果电动车和燃油车在一个不受管制和干预的市场上自由竞争,消费者怎么选择都没错,淘汰谁都无话可说。
然而问题就在于,电动车纯粹是环保主义产业政策的结果,是用纳税人的税金补贴的结果。如果我们没有其他理由,那么仅凭靠补贴生存这一条,就构成对它的否定。如果你有信心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为什么要依靠特权和剥削纳税人钱财而寄生性地生存?
产业政策,就是计划经济思维,以为经济是能够靠几个天赋异禀——实际上愚蠢如猪——的全能王规划出来的。它的恶果,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全世界也都经历过。大炼钢铁,就是产业政策。张维迎一句话就总结了其累累罪行:
产业政策,不搞砸了不收手。
无视所有人的自由选择,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没有价格计算和盈亏约束的命令统制经济,怎么可能不搞砸?
从德国的经济情况看,更应该对欧盟的新能源产业政策果断说不。汽车产业,是工业经济的皇冠。奔驰宝马,是全世界工业的明珠。汽车产业蕴含的高科技创新,长长的产业链,吸纳的无数就业,巨大的需求量,是工业经济中其他任何产业无法比拟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燃油汽车在动力、舒适、价格和环保之间,已经达到了科技的顶峰和平衡。对于德国这样一个汽车和配套产业大国来说,现在贸然淘汰它,不是自我毁灭、自废武功吗?
中国之所以过去在汽车产业上难以进步,原因就在于,汽车的技术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是成千上万种技术创新的结晶,而且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是随便能超越的,因此只能谋求在低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这几年,中国之所以在新能源汽车上异军突起,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大家重新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
电动汽车的关键在于AI技术和计算机程序,而不是燃油车一两百年积淀下来的机械技术,而以当今中国的技术能力、人才储备、产业完整性,至少可以和欧洲势均力敌。而且,中国车企相对于欧洲,受到的管制相对较少,市场导向更加明确,提早谋划布局,由此站在了全世界环保潮流的风口上。这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弯道超车”的原因所在。
比亚迪已经于今年3月起停止燃油车的整车生产,是全球车企中的首家。看看下面这张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放到前些年,你敢相信中国车企居然跟丰田大众通用宝马在一张表上吗?
这就是欧洲环保主义妖孽不断作死,然后送给中国车企的一份大礼。
在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现在德国对欧盟的碳中和目标发起阻击,取消
2035
年碳中和的目标,煤电和燃油发电机组得以重新启用,它在喧嚣聒噪的环保主义声浪中发出了一个简单而明晰的声音:
在人类生存面前,环保就是个狗屁。
这不是财经网未富先骄人云亦云的“无奈低头”和“大倒退”,这才是对人类福祉的真正关切。人类总要在生存和生活得
更好与环境之间做出选择,从来不应该设定一个武断的环境目标和时间表。
正
如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问题的
副
主席
弗朗斯·蒂默曼斯,在经历在
这么多年折腾之后才
终于明白了一个简单的常识,他说:
“如果社会因为没有能源而陷入冲突,那么环保目标就是空中楼阁。我们需要确保人们在即将到来的冬天不会感到寒冷。”
无独有偶,最近频频出手的美国最高法院,在“西弗吉尼亚诉环保署案”中裁决,
环保署作为行政机关,无权擅自做出攸关经济与政治重大影响的决策,拥有该权力的是国会,而不是环保局。
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意见书中写道:
没有理由认为国会将有关法规的决定交给了环保局,虽然这个机构认为国会赋予了它这个任务,但是,仅由环保局来制定涉及美国人如何获得能源的国家政策的决策,是不合理的。
虽然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从限制行政分支权力的角度出发的,但是它仍然对拜登政府“在2035年将发电厂的碳排放归零”的目标是一个重大阻击。人们不会忘记,2021年初德克萨斯大面积停电导致的灾难,正是盲目淘汰传统能源的环保恶政的结果。
人类会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之间进行恰当的权衡,将环保目标置于人类生存和福祉之上,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环保问题,也只能在发展中解决,而不是一刀切地只要环保不要发展。对一个食不果腹的塞拉利昂人和南苏丹人讲碳排放,有没有觉得荒谬而残忍?
环保主义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意识形态,它超越了国界,是全球性政治正确。它要用强制力改变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要全世界联合起来,要改造人。这种意识形态我们都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环保主义就是它的变种,是继承这种衣钵的精神产儿。
他们打着人类未来的旗号,把自己的目标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却从来不关心具体的人。谁要是悖逆了他们的目标,他们不惜将其肉体消灭。关闭一座工厂,实际上就是断绝人的活路,就是在杀人。将环保的目标贯彻到底,就意味着人类要回到丛林中。当人类生产能力下降,物质生活水平降低时,就并不是吃不饱的问题,而是数亿人民死亡的问题。所以,环保主义,是强大到足以毁灭人类的邪教。
德国和美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必须对这种席卷全球的错误意识形态进行最果断的阻击,将自由选择的权利还给民众。人类必须在观念战争中战胜他们,否则自己就没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