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老昝的小园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这是一个周末,一个本该平常的周五夜晚。或许你刚结束一周的疲惫工作,准备为这个星期画上一个轻松的句号。然而,大洋彼岸的资本市场,却毫无征兆地拉响了风暴警报。
没有任何预警,美股毫无征兆地开始断崖式跳水。红色的数字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屏幕上的曲线陡峭得令人心惊。而在这场风暴中,中概股的处境更是惨烈,仿佛被风暴的中心直接命中,跌幅远超大盘,无数股指期货瞬间触及跌停熔断的红线。
深夜里,无数人从睡梦中被手机的警报声惊醒,茫然地看着这末日般的景象。发生了什么?
答案很快揭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用他标志性的、充满惊叹号和全大写字母的风格,发布了一篇檄文。文章很长,字里行间充满了被背叛的愤怒和不加掩饰的狂怒。核心内容只有一个:他要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在现有基础上,额外再加征100%的关税。
100%!
这不是一个谈判的数字,这是一个宣战的信号。生效日期,定在11月1日。
一瞬间,全球市场的神经被彻底绷紧。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能让这位曾经的“交易大师”如此失控?是什么样的“背叛”,让他不惜掀起一场可能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的豪赌?
答案,就藏在中国近期一系列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招招致命的组合拳里。这一次,我们似乎决定不再“韬光养晦”,而是选择“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一:直击票仓,釜底抽薪
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广袤的“红州”里辛勤耕作的大豆农民,他们是特朗普最忠实、最坚定的票仓。特朗普曾无数次对他们承诺:“我会让中国回来买我们的大豆,海量的!”这句承诺,是维系他们信任的纽带。
然而,今年美国大豆迎来了大丰收,金黄的豆子堆满了谷仓,农民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来自东方的订单。但这一次,订单没有来。一船都没有。
中国悄无声息地将采购订单转向了巴西、阿根廷等其他国家。这并非简单的商业选择,这是一记精准无比的政治打击。没有了中国的订单,堆积如山的大豆将压垮价格,让无数农场主陷入破产的边缘。当这些曾经高呼“MAGA”的农民们发现,他们的生计正在因为曾经信赖的人而断绝时,票仓的根基,便开始动摇。特朗普的承诺,在现实面前,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二:撼动霸权,美元的裂缝
如果说大豆是政治上的精准打击,那么在金融领域的动作,则是对美国霸权根基的直接挑战。
近百年来,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特别是与石油等大宗商品挂钩的“石油美元”体系,是美国得以维持其全球金融影响力的命根子。全世界的国家,无论买什么,卖什么,大部分都需要通过美元进行结算。这意味着美国可以“印钱”来购买全世界的商品,并通过美元潮汐来收割全球财富。
而现在,中国开始悄悄地在这根柱子上,凿开一道裂缝。
我们不仅要求进口的铁矿石使用人民币计价,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向印度出售石油,双方同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笔交易的金额或许不大,但其象征意义却如同一声惊雷。它向全世界证明,绕开美元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是完全可行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他们可以摆脱对美元的单一依赖,当人民币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替代选项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时,美元霸权的基石就开始被一寸寸地侵蚀。这对于一个依靠金融和铸币税来维持繁荣的国家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动摇国本之举。
三:亮出王牌,“稀土”的锁喉
这,或许才是真正让特朗普彻底失控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一记真正的“大杀招”,其精准和狠辣程度,超出了所有西方观察家的预料。
长期以来,中美科技战的剧本似乎是固定的:美国利用其在芯片设计、制造设备等领域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进行“卡脖子”,限制高端芯片的供应。而中国,则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稀土是制造芯片、武器、新能源汽车等一切高科技产品的必需“工业维生素”),默默地为全球产业链提供着最基础的原料。
这个剧本的潜台词是:我限制你成品的“大脑”,你必须供应我制造“大脑”的“血液”。
但现在,中国撕掉了这个剧本。我们出台了堪称“核武器”级别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核心只有两点,但每一条都足以让整个西方世界的先进芯片产业链为之窒息:
“0.1%”规则:任何外国实体在出口任何产品时,只要其产品中所含的中国稀土价值,占到了整个产品价值的0.1%及以上,那么这项出口就必须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无论是荷兰ASML的光刻机(其镜头、磁铁等关键部件离不开稀土),还是美国生产的F-35战斗机,甚至是日本的精密光学仪器,只要你用了中国的稀...土,哪怕只是一点点,你的最终产品卖给谁,都得先问问中国的意见。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长臂管辖”,直接将管制链条延伸到了全球产业链的末端。
“14纳米”红线:任何使用中国稀土,用于开发和制造先进半导体(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申请,都需要进行“逐案批准”。
这几乎就是一票否决权。它直接对准了美国“卡脖子”的核心领域。过去,美国对我们禁售高端芯片A,但允许我们购买中低端的B和C。我们之所以忍耐,是因为我们连B和C都造不出来,需要用稀土去换。
但现在,潜台词变了。中国用行动在说:“既然B和C我们已经取得了突破,可以自己生产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供应稀土,让你们去制造那个反过来禁售给我们的A呢?”
这一招,直接扼住了从ASML到台积电,再到英特尔、英伟达的整个西方芯片产业链的咽喉。没有了中国的稀土,或者说,在中国严苛的审批之下,他们的先进芯片生产线,随时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过去是美国决定卖给中国什么芯片,现在是中国决定,是否允许你生产这些芯片。
攻守之势,瞬间逆转。
摊牌的时刻:当工业国对上金融国
除了这三记重拳,还有一系列的组合拳: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拒绝购买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对美国来往的船只征收对等税……所有这些行动汇集在一起,传递出一个清晰无比的信号:中国准备摊牌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特朗普那篇愤怒的檄文,看到了100%关税的疯狂叫嚣,看到了所谓“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的威胁。
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关税的威胁早已不再新鲜。四年的贸易战,已经让我们对关税有了极强的免疫力。100%的关税,最终买单的只会是美国消费者,它会像一场海啸,摧毁美国的零售业和民众的生活成本。而软件,该管制的早已管制,能替代的也早已有了国产方案,再加码也无非是锦上添花。
真正的要害,在于稀土。他们绕不开,也躲不过。
这场冲突的本质,已经浮出水面。这是一场典型的“工业国”与“金融国”的终极对决。
美国,作为金融国的顶峰,擅长制定规则、玩弄资本、利用美元霸权和科技优势进行全球收割。而中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工业国,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最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对关键工业资源的掌控力。
当金融国试图用金融和技术手段锁死工业国时,工业国选择的反击,是直接从物理世界釜底抽薪——我不给你生产资料了。
规则,由我们来定
在这场风暴中,有两个细节,看似微小,却充满了令人玩味的象征意义。
第一,这次中国商务部官网提供的出口管制申请附件和填写指南,不再是国际通用的Word或PDF格式,而是WPS格式。
第二,规定中明确要求,所有外国申请人,必须使用中文来提交申请。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行为了。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宣告。它在告诉全世界:过去,我们遵守你们用英文和Word制定的规则;今天,在这片我们拥有绝对主导权的领域里,游戏规则,由我们来定。你们必须用我们的软件,写我们的语言,来请求我们的许可。
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结语:风暴已至,无人幸免
回到那个令人惊魂的周五夜晚。市场的暴跌,是资本对这种巨大不确定性的真实恐惧。特朗普的失控,是一个旧霸主在面对新挑战者时,无能为力的狂怒。
很多人的判断是,这依然是最终达成某个“世纪大交易”前的极限施压。因为中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捆绑,决定了彻底脱钩对双方都是难以承受之重。美国离不开中国的工业品和稀土,中国也需要庞大的海外市场。
这个判断是对的。但达成交易前的每一次施压,每一次碰撞,都像是在悬崖边上开车,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暴跌到什么程度是个头?协议什么时候能达成?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多少财富会灰飞烟灭?没有人知道答案。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极其煎熬的体验。我们渴望的是“稳稳的幸福”,是可预期的未来。但我们正无可避免地被卷入一个大国博弈的修罗场,一个旧秩序正在崩塌、新秩序尚未建立的混沌时代。
上一次贸易战,美国是与全世界为敌。而这一次,它似乎已经与大多数盟友达成了协议,试图集中火力对付中国。但这一次,中国的工具箱里,也亮出了前所未见的“王炸”。
这注定是一场世纪豪赌。赌桌的一边,是掌控着金融和存量科技霸权的一方;另一边,是掌握着实体制造和未来增量的一方。
风暴已经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在船上。唯一的选择,是系好安全带,迎接这必将载入史册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