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战,腾讯与抖音的决斗开始

Author: 古原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大家好,我是老古。

视频号演唱会又一次“如期”刷屏了。5月27日在视频号直播的罗大佑线上演唱会,观看人数近4200万。这也是4月以来继崔健、周杰伦之后,视频号出现的又一场超高热度、同时进行商业化运作的线上演唱会。

4月崔健线上演唱会超4600万人观看;5月20日、21日周杰伦两场演唱会线上重映,观看量近亿,创造了线上演唱会观看人数最多的纪录。

视频号商业化的号角已然吹响,而他的目标直接短视频业务的国内老大——抖音。

那么视频号能干过抖音吗?这一场短视频巨头争霸战,谁能笑到最后呢?


腾讯已经遍体鳞伤



自从短视频赛道开启后,腾讯就一直在追赶。

腾讯内部有一套赛马机制,就是同时推出多个项目,看谁能胜出。

在短视频领域,腾讯推出了很多产品,微视,速看视频、闪咔、MOKA魔咔、猫饼等等,但几乎全军覆没。

最惨的是微视,这个曾经被寄以厚望的产品,在耗费了数十亿现金后,已经宣布内部裁员80%,基本上就抛弃了。

腾讯对微视的生死线的评价是,日活要超过1亿,如果不能超过1亿,那就完犊子了啦。

有人要问了,需要这么大的体量才能活下来吗?是的,这就是短视频这个赛道的残酷之处。

如果日活数量不够,那就意味着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内容创作者,最终他的结果必然是创作者离开平台,消费者也删除掉APP。

只有达到2-3亿的日活,才有可能成为创作者的乐园,因为平台上有足够多的客户,能容纳足够多种类型的创作客户。

平台型业务的基本逻辑是B端逻辑,也就是他必须为B端提供获利的机会,他才能吸引到优秀的内容供给方。

在微视追赶无望时,张小龙又一次带着重任挑战抖音,这一次是终级之战,如果腾讯输了,那将会很惨很惨。

不少人不明白这里的逻辑,你做你的短视频,我搞我的微信,腾讯为什么非得要去搞短视频呢?

很多人还是对互联网平台逻辑生态不了解。

抖音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在占领用户时间,这是商业世界里最为稀缺的资源,因为所有人的时间一天只有24小时。

我给你看几个数据你就明白了。

2022年Q1, 快手 3.5亿日活、6亿月活,平均每个日活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28分钟,也就是说2个小时3.5亿人每天花2小时看快手。


而抖音呢,日活7亿,平均每位用户的单日使用时长约73.6分钟。

当用户时间被一款APP占据足够多的时间时,那给到别的APP就没有活路了,因为不可能你在抖音上刷两小时,转过头又在视频号刷两小时,人的闲暇时间总是有限度的。

足够多的用户时间,就意味着足够多的广告空间,你刷两小时抖音,碰上个十来条广告是无所谓的。

谁掌握了足够多的用户时间,谁就拿到了平台企业最大的一块收入——广告收入。

如果再将企业的各种需求形成闭环,比如店铺、比如内容创作者的广告、支付全部打通的话,那就意味着平台将形成庞大的商业生态。

企业的广告预算也是有限的,他要投向用户数最多,性价比最高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抖音广告服务就是朋友圈广告、公众号广告服务的对手,抖店就是微信小程序的竞争对手。



2021年,字节跳动仅广告收入就高达2600亿元,其中抖音广告收入约1500亿元。

腾讯2021年度网络广告业务全年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11%;媒体广告收入133亿元,同比下降7%。

在企业广告这一块,字节已经完败腾讯,是国内平台广告业务第一霸主。


狗血争斗




马化腾是一个比较微和内敛的企业家,很少与外界发生争论和斗争。

但如果被逼到墙角,就会拼尽全力反抗。

第一次马化腾暴发,就是被360修理。360利用底层软件优势 ,直接在QQ软件上修改,在QQ软件中挂入360的扣扣保镖链接。

要说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流氓,周鸿袆就是了。

明明是一个外挂,把自己软件的链接搞到别人的软件里去,却在网上赢得了无数喝彩,把马化腾整得灰头土脸。

这一次马化腾怒了,直接宣布,有你没有,有我没你。

中国互联网上有名的3Q大战就此拉开序幕,当然,这么明显的侵犯,法院最后判定360侵权,马化腾的QQ保卫战成功了。

2020年,马化腾又一次被激怒了,这一次来犯者是抖音。

在2019年3月举行的字节跳动七周年庆典上,张一鸣说:“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做社交,公司内部也有反馈,别跟某公司竞争,压力很大。去年我们仅在APP内就收到20万用户反馈,大家都在问为什么不能通过微信分享链接?为什么不能给我妈妈发抖音视频?为什么不能给我同学发西瓜链接?”

张一鸣很委屈,为什么不能通过微信转抖音链接?

他可不是嘴上说说,他跑到法院告微信。

2021年,字节跳动旗下抖音宣布,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提交诉状,起诉腾讯涉嫌垄断,并要求腾讯赔偿抖音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9000万元。

更搞笑的是, 2017年自今日头条封杀微博开始,头条号接连封杀了微信、QQ、淘宝链接;抖音屏蔽了腾讯游戏、封杀外挂淘宝链接、封杀第三方电商链接;到2021年1月31日,抖音宣布封杀所有站外引流渠道。

也就是说,我做得,你做不得。

到了多闪APP上线时,腾讯秒封了多闪的链接,张一鸣直接变成委屈小妇人,不公平啊,我不过是想做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干掉微信,微信怎么不让我转啊?

你混帐,你垄断,你怎么能挡住我刺向你的刀呢?你难道不应该是安静地坐着等着我来杀死我吗?这不是你马化腾的风格呀。

张一鸣不停地叫屈,还真引来了神龙。

政府还真把这件事当件大事来看,真在推动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阿里这时笑而不语,反正我的内容平台只有一个微博,你们的远比我的大,快开放啊,让我的淘店链接进抖音啊,进微信啊。

字节这时不说话了,我玩的就是闭环生态,直接、短视频直接链接小店,文字内容直接链接头条,我怎么能让你们的链接到我的平台上发呢?

不行!

不但不行,还发起了对内容创作者引流到微信,到外站的严厉打击行动,发现就封号,处罚。你要是在直播间里敢说微信两字,都能被AI识别到直接关了你。

这一次马化腾也怒了。

你抢我的生意,我没话可说,你牛嘛 ,广告客户都抢走了,但你不能说我还得配合你做你的推广,一年几十亿的微信服务器的开销,你一分不掏,却要求微信成为你的推广平台,让我帮着你打死自己的短视频业务,凭什么?

你让淘宝链接进抖音时,一年可是收上百亿的费用,做人不能这么XX!

字节的这种行径,激起了马化腾的斗志,不行,得拼一把,重任交到腾讯最牛的产品经理张小龙的头上,咱反击!


视频号的崛起



在视频号刚开始时,我是不看好的。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字节的强大在于他的人工智能算法。抖音的强大源自于今日头条多年来运行的人工智能算法,移值到短视频后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而人工智能算法,不是软件开发就可以达成的,他还需要长久的数据量的喂食,才能让这个系统越来越智能。

视频号在启动时,虽然依托于微信庞大的客户群和私域分享,但是这种内容推荐系统远不如人工智能更有效率。

在人工智能这一块的落后 ,是腾讯的硬伤,这个拿多少钱也追不回来,而是需要时间,需要数据量。

每个人对内容的偏好程度是非常私密的,他并不与你的朋友相关,你生意上的伙伴、公司的同事,并不一定拥有和你一样的内容偏好,这就会导致推荐出现巨大的错误。

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这一论断,腾讯视频号的客户量虽然一直在增长,但用户时间这一块却是远远落后于抖音和快手。
2020年12月视频号DAU达到2.8亿,视频号数量超过3000万,用户日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9分钟,这个用户时长只是快手和抖音的几分之一。
日人均使用时长这一数据,就代表着内容与用户偏好的匹配度。
在微信视频号开始运营时,朋友推荐是位于默认位置的,这就是算法设置注重好友推荐,但这一错误已经得到调整。
现在的微信视频号逐步加大了公域推荐的强度,这代表着视频号在发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将好的内容匹配给合适的客户。
这一努力也有了巨大的成果。
2021年视频号DAU已经超过了5个亿,较2020年增长了79%,人均使用时长超过了35分钟,较2020年增长84%。
2022年,虽然没有拿到数据,但以我个人经验来看,视频号依然处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不管是用户数和人均使用时长。
人工智能算法在数据量的喂食下,开始展示他的威力了。
微信平台其他所有的生态都有,小程序,支付系统、公众号、社群,这些生态都是冠绝国内的,只需要将人工智能算法提升到足够智能的程度,这就代表着抖音将迎来最有实力的对手。
马化腾的愤怒,会转化为视频号的疯狂追赶,抖音的日子不好过了。

字节怎么办?



抖音现在的状态,其实类似于马云几年前的状态。
还记得马云在几年前疯狂地推广自家的社交APP吗,甚至认为这是阿里最重要的战争 ,是的,马云的商业判断是对的。
没有社交系统,阿里就失云了流量来源,淘宝成为了一个孤站,短时间可能业绩还是疯狂增长,但失去了流量来源,阿里随时可能被 人干翻。
现在的抖音,已经感受到视频号来势汹汹的势头,那能怎么办?迎战呗。
抖音的多闪社交APP,基本上是完蛋了,干不起来,现在只能在抖音内部生态发力了。
抖音社交化的信号来自于最近在内测的两项新功能:“连线”和“熟人”。 前者的核心功能点是一对一真实视频交友,后者为抖音的熟人关系链单独开辟一个入口(原同城入口),该入口可以观看好友的抖音视频,培养一个熟人社交的环境。

抖音难做社交,关乎最初的选择。从一开始,抖音选择了媒体向的路径,视频内容偏消费属性;而快手则是社交向的,视频内容侧重于普通人的记录和分享。“记录美好生活”是抖音,“看见每一种生活”是快手。
抖音选择了“推荐”,快手倾向于“关注”,并通过分发机制在推荐和关注中寻找一种平衡。无论是从双向关注体系、评论与互动活跃度等评价社交的数据指标上,快手都要优于抖音。
抖音真正面对的问题是,人们上抖音就是为了简单方便地刷视频,谁来刷视频边和别人社交呢?享受孤独的快乐,是刷抖音的真正动力。
而新建一个社交APP的困难是非常难的,因为人们习惯于在微信上与他人沟通,不可以同时采取多个APP与别人沟通,效率太低了。
抖音在社交上疯狂发力的动作,注定是徒劳的,更不用说,微信还构建了庞大的生态闭环在守卫微信的社交价值。
发红包,买东西,看文章,用企业号,用小程序,熟悉的群,积累多年的好友,要转向另一个新的社交渠道,可能么?

机会在哪里?


对于普通人创业和企业发展来说,现在是进入视频号最好的时候。
我是怎么得出这个判断的?
一个赛道是不是好时机,你需要观察两个指标。
第一,是他的天花板在哪,还有多大空间
短视频的天花板就是两个,一个是用户数,一个是使用时长,当这两个数据都在高速增长时,意味着总流量在增长,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可能得到增长的流量,这时叫作市场有增量流量,容易拿到流量红利,所以叫流量红利时代。
如果天花板到了以后呢,那就是存量博弈,也就是总流量就是6亿人每天一小时了,再往上的空间很小了,因为人总是要工作的,不可能天天刷短视频,这时就是流量竞争时代。
显然,抖音属于流量竞争时代,而视频号属于流量红利时代。
第二,商业化程度
视频号最近加大力度在进行商业化,不管是视频作者的广告,付费推广,直播流量倾斜,还是明星演唱会,这些动作都在证明视频号现在开始有能力帮助内容创作者赚到钱了。
也就是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进去就能拿到各种赋能。

结语



这一场巨头之争,我押视频号赢。
TIKTOK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世界上没有对手,如果是分拆上市,那买TIKTOK是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的。
但抖音虽然现在风光无限,但张小龙发起威来,几年后把他按在地上摩擦,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我认为张小龙做得到。
注:这个号一般只谈商业,要看经济学,请看古一古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