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开始杀老人?

Author: 漫天雪798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2016年7月26日凌晨,在日本 神奈川县的一家疗养院,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砍杀事件。凶手名叫 植松圣,他先绑住疗养院的管理职员, 夺走了他身上的钥匙,然后逐户进入房间,对疗养院内的老人、残疾人进行残忍的无差别砍杀,共造成 19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20人重伤)。

植松圣 以前曾在这家疗养院工作过,但因为对养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进行虐待而遭到解雇;他还患有 “自恋型人格障碍”,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存在。但这并不是他杀人的根源和理由。他行凶以后,异常淡定,主动向警方自首,并告诉警察:凶器留在车内,一切责任自己承担。

因为 照他的说法,他杀掉这些老年人和残疾人,是“正义之举”,是“在为日本社会除害”。

他曾经给日本国会写信,要求政府杀死住在疗养院里的老人和残疾人,要合法地杀掉他们,即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对他们实行安乐死。如果政府不这么做,那么他就自己做,计划 除掉470名老人和残疾人,这对日本和世界都有益,为此还详细规划了作案时间和方式。

在警方对他的审讯中,他得意洋洋地说: “老年人、残疾人,对社会不但百无一用,而且是祸害,浪费人力物力,浪费政府税金。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们割喉了。政府、社会和家属们,应该感谢我。”

植松圣事件并不是个案。与此 性质相同的事情更多, 但没有引发重大关注 。其原因不过是,杀的人不够多。

在川崎市一家养老院,半个月内有三名老人接连坠楼,起初警方将其作为意外事故处理,后来才发现,是院内的护工将他们从阳台上推下去摔死的。

在关西养老院,一名72岁的老人杀死了68岁的女性护工,然后跳楼自杀。

医院的情况又如何呢?

2016年,横滨市一家医院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杀人事件,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有48名患者陆续死亡,全部是老人。这些老人都是失去自理能力长期住院的。警方调查后发现,是医院的一名护士,名叫久保木爱弓,她嫌麻烦,于是采取了在液体中注入洗涤剂的方式,将这些老人送上西天。实际上她杀的老人可能根本不止48人,因为很多老人死后立即就被火化了。

与植松圣的事后反应几乎如出一辙,久保木爱弓对她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忏悔,反倒不以为然。她说: 这些老年人反正快死了,让他们死得快一点,有什么问题吗?死了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了,你们才知道,不恰恰证明并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吗?

你想起那篇著名的《我妻之死》了吗?想起我在 英国血液污染丑闻,扯开了国有化医疗和民主制度的遮羞布 中写到的英国NHS最大的丑闻,斯特福德郡“夺命医院”事件了吗?NHS的医院连基本的护理需求都不满足,粗暴虐待患者,导致高达1200名患者死于非命!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人伦惨剧?

当老年人被“国有化”的时候,老年人就成为吞噬日本社会财富的吸血鬼,源源不断的税金,也填不饱这个无底洞,他们由此成为日本年轻人的重大负担。当医院 国有化的时候,医生护士都变成了公务员,那么他们就希望尽量少干活多拿钱,把患者草草打发走,甚至,盼患者早点死。

一个仇老、恨老、杀老的社会,由此形成。

日本在二战之后重建,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资本积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伴随着经济繁荣,老龄化如约而至。

截止2024年7月, 日本总人口1.23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622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9.4%。75岁以上人口2032万,占总人口的16.5%。且呈现持续增多的趋势。

按照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提出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认为是老龄化社会;而超过14%时,就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而日本的29.4%,显然已经是高度老龄化的社会了。

与加速的老龄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日本劳动年龄人口( 15岁至64岁)持续减少,为7382万,占总人口比例为60%。

日本,进入了一个高度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时代。

老龄化本身,并不是问题。老龄化,是经济进步的结果;慢性病,也是经济进步的结果。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创造的高度物质繁荣,没有市场经济积累的雄厚资本支撑优质的医疗保健条件,人还没活到现在的岁数,就已经死了。

古代有老龄化问题吗?没有。缺医少药,一点点擦伤就会感染要命,平均寿命30岁,哪儿有什么老龄化。有 慢性病问题吗?也没有。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资源和技术,供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带病生存, 得了病了就等死。

所以,整天反市场的人,在反什么呢?在反人类。他们所作所为的客观结果就是,经济衰退,让人短命。

然而, 一旦把老龄化问题纳入民主社会的国家化治理中,推行“国家管养老”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问题就大了,因为这恰恰就是反市场的。

日本政府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国民年金, 只要连续缴纳10年,可以在65岁之后领取,连续缴纳40年,可以满额领取,每月65000日元;

厚生年金,65岁以后,可以每月领取149000日元;

这两项,其实就是我国的基础养老、补充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医疗保障,就医时只用支付医疗费用的30%,如果需要大型手术,自付部分会有一个封顶线,超过部分由医保支付。15岁以下儿童,医疗费用全免;15-69岁,医疗费用报销70%;70-74,报销80%;75岁以上,报销90%。

介护保险,就是政府为老年人、无法生活自理的人提供的照料服务,文章一开始杀人案中的养老院、疗养院,就是政府开办的;有些介护服务,也在家里进行。不论在哪里,护工的费用由政府承担,他们跟英国NHS的医生护士一样,都是公务员。

雇佣保险,类似于我国的失业保险,当发生失业,政府会发放失业救济金。

劳灾保险,就是我国的工伤保险。当劳动者发生伤害、伤残、死亡等事故时,政府会支付治疗费、误工费、死亡赔偿等等。

当然,这就不用说名目繁多的其他各种福利政策了。一出生就有42万日元生育补贴,1-15岁儿童每月有1-1.5万养育补贴,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免费教育; 针对低收入人群的 生活补贴,每月 12-15万日元, 还有各种廉租房 针对残疾人的免费福利,盲人甚至可以从政府免费领一只导盲犬。

真正的从生到死的福利国家,奶娘式国家。每个人都在财政这口大锅里舀,只看谁舀得多谁舀得少,谁是净收益者净损失者。

那与高额的福利伴随的是什么呢?必定是高税收。

医保,按照个人收入的8%缴纳;

介护保险,为收入的0.8%;

雇佣保险,为1.5%;

劳灾保险,根据行业安全风险程度实行差别税率,最低0.45%,最高11.8%。

年金,分为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两种。厚生年金,个人和公司各缴纳9.15%,共18.3%。国民年金,即基础养老保险金,按年调整,企业和个人共担,个人大约每月缴纳16000日元。

注意,所有社保税,看起来是企业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其实都是由劳动者承担的。你可以这样理解,你拿到手的比如是1万,企业交了2000元社保,那么实际上你的劳动就值12000元,企业在成本列支的时候,雇佣你的成本就是12000。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社保税,在市场竞争之下,你的实际工资就可以达到12000。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企业已经拿着12000元准备雇佣你,结果来了一个强盗,从中间抢走了2000元买路钱,你到手就只有1万了,那这2000元,当然是你支付的。

日本人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呢?28万-31万之间,折合人民币大约为1.4-1.6万元。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22万日元。就这么点钱,30%左右交各种社保税了,这还不算所得税,以及令人抓狂的房产税和其他税收( 中国要是像日本这样征税,很多人会疯的 ), 所以到手的,就只有可怜的 几千块钱

但与此同时, 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算其他福利,光领取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两项(6.5万+14.9万),就顶得上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月薪了。如果算上看护费用、住院报销,一个老年人领取的福利,超过了正在工作的年轻人的月收入中位数。

福利制度就创造出了这样的怪胎!一个天天苦逼地生产的年轻人,要还房贷车贷养儿女,收入却不如一个不事生产、有房有车的老年人!

现在很清楚,这是一道 小学数学计算题 ,谁都别装自己不会算:

一个1.2亿人的国家,其他都不算——比如供养公务员、儿童、残障人士、教育免费——只算领养老金的人,有3600多万,占到人口总数的30%左右,一毛钱财富不生产,全部靠他人的生产而生活。而这部分人还在不断增加,生育率下降后,搞生产的人却在不断减少,那么必定入不敷出,还要继续增加其他税收,来 补这个窟窿。

截止2020年,日本养老金缺口为13万亿日元,并且在不断扩大。

解决的办法,无法两条路:一是增收,即给年轻人继续增税;二是 减少老年人的福利,并且延迟退休 ,降低 福利的领取数额

但加税 加不上去的,年轻人的负担已经这么重了,再加 就要揭竿而起

减少老年人的福利,更是绝对不可能,少一分钱他们就会大闹。日本这样的民主社会,老年人就是投票的主力军,60岁以上选民的投票率达到了80%。他们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参与政治,就是为了从法律上确保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个时候的日本政府,其实是这部分老年人的政府,而不是年轻人的政府,它成了老年人系统性地剥削年轻人的帮凶。但没有哪个政客敢于得罪他们,敢于削减他们的福利,那意味着政治自杀。

税加不上去,福利减不下来,结局必然就是崩盘。

这时候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印钞票。就是看起来老年人的福利名义数额没有减少,但是实际购买力已经大大缩水。类似于骗局。但是既然是骗局,那就不能长久,因为老年人不是傻子;而且,钞票印多了,最终引发经济危机,财富一夜归零,大家一起死。

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也不是没有想办法。他们在倡导老年人继续工作,延迟退休,削减税收和养老金,所以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还在当服务员;他们希望年轻人出来投票,把选举权年龄从20岁降低到18岁,以通过民主手段对抗老年群体;至于说印钞票,那是任何政府都昼夜不息在做的标准动作。

然而,这些都是杯水车薪,要么起不了大作用,要么只是延缓危机发生的权宜之计。

所以这就是个死局,神仙来了也没办法。因为资源是稀缺的,福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管怎么搞,结局都是死,只看怎么个死法和迟早。经济繁荣了,年轻人找工作容易、工资率高,就还能勉强撑着,维持一段时间;经济衰退了,自己都活不下去了,那就把矛头指向老人群体,或者最终大家同归于尽。

毁灭吧,赶紧的!社保这种制度,早崩了比晚崩了好。


我们的印象中,战后及平成时代以来的日本,是一个温良的社会。当代日本人,9 0度 鞠躬,干净整洁,待人和善友好,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系统性仇老恨老杀老,难道是日本人的“传统美德”丢失了吗?

并没有什么“传统美德”,传统美德也靠不住。在经济民族主义时代,日本人的传统美德是烧杀抢掠,敢死队、敢上战场杀人、敢抢地盘,才是美德。不这样做的,被视为懦弱,然后被刺杀。

人们经常说,尊老爱幼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 中国古代甚至到改开以前,弃婴、遗弃老人的事情层出不穷。所以这也并没有多么“传统”。

一种美德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 不能用民族性来解释。因为传统、美德从来 不是飘在半空中的,它的背后,是真实的 人的行动逻辑,即经济动机的结果。

1980年代,街上小混混很多,偷鸡摸狗,所以搞严打,动辄枪毙。到9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的社会治安就很好了。这是严刑峻法的结果吗?是中国人突然就热爱和平合作了吗?不是。是因为市场经济不断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工作岗位和节节攀升的工资率。当通过工作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时,谁还愿意去犯罪呢?犯罪毕竟是极高风险的行动。

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商家的道德水平似乎突然提高了,坑蒙拐骗少了,眼光长远的多了,又是保质保量,又是七天无理由退货,现在甚至“仅退款”,是因为我们的传统美德变了吗?不是。 是市场经济的消费者主权,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加诚信,因为他们知道,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诚信生产和交换,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利益。

美国纽约的出租车司机,不愿意送人去黑人聚集的哈莱姆区,是因为他们 道德低下爱搞种族歧视吗?也 不是。是因为哈莱姆区明明犯罪率高,出租车司机动辄被抢,纽约市政府却不允许出租车自由定价,反倒进行价格管制,价格无法覆盖风险,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出租车司机不去了,“道德败坏”了。

所以,道德问题只是表象,背后的人的经济动机,才是根本。因为经济,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

那么同理,是日本年轻人 基因突变了, 传统美德不管用了, 形成一个仇老 恨老的社会 吗? 并没有。无缘无故的,仇恨啥? 总是由于经济动机,导致了一个不尊老爱幼的社会。

年轻世代本来就生活压力巨大,却必须拿出收入的很大部分来供养不事生产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不用工作,却拿得比工作的年轻人还多,天理何在?更荒唐的是, 这些老年人还不是自己的父亲母亲,而是跟他们毫无关系的陌生人。 也就是说,这些人仅仅由于年龄大、人数多,就通过民主程序,享有了对年轻人的财产予以剥夺的权力。

福利制度如此反经济、反伦理,却以民主这个政治正确之名加持难以撼动, 那么,既然投票投不过, 激进的年轻人, 有什么理由不盼着老年人早死呢? 又有什么理由不铤而走险, 干掉他们呢?

这绝对不是替杀人犯开脱,杀人偿命,这没啥说的。只是在说,一个道德崩坏的社会,背后必有其经济动机;如果道德家们光是站在空中指责人们道德败坏,那是不得要领、不触及根本的。 是经济政策导致了道德的崩坏。

所以, 并没有什么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之所以坚守某些美德,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我们的长远利益。 这个利益,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 名望、声誉、心理满足。

谁说道德就必然与经济冲突呢?没有的事。 道德与经济,一体两面。有利于人的长远利益的道德,才会得到实践。光靠 道德说教,是无用的 如果坚持一项道德,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而且让自己不断做出牺牲,那你就是说破天,它也无法长期实行,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形成一种“传统”。

你现在哪怕是拿个高音喇叭天天给日本年轻人洗脑,说你们要尊敬老人,出钱给他们花啊。没用的。这就更不用说道德的善变性了。基督教没有教人从善吗?可是当人们认为消灭异教徒就是从善的时候,就会大开杀戒,他们认为武德充沛,才是“传统美德”。

所以, 必须 从经济动机上去分析社会问题,也必须从经济问题入手, 去重建我们的道德。

现在,中国走向了另一个十字路口。

跟日本一样,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未富先骄地进入福利社会,网络上天天都是要福利的声音。他们只想要福利,不想要高税收,或者准确地说,不想要对自己征税,而希望对别人征税。他们居然意识不到,这是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乌托邦。

中国现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2.17亿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5.4%,妥妥的中等老龄化社会;这几年,生育率又在持续下降,再“刺激”都刺激不起来,因为人不是猪,一刺激就下一窝。雪上加霜的是,经济又陷入低增长之中,当然,这本身就是福利制度侵犯产权、毁灭资本、打击财富生产的结果。

想想看, 几亿人不事生产,光跳广场舞和旅游,还有为数众多的公务员和国企,都 靠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交税养活,最终是个什么局面?

只会比日本更差。

因为,日本好歹有个“民主程序”,而我们,是铁碰铁、硬碰硬,到时候恐怕就火星子四溅……

到那时,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恐怕就要消失不见了。

所以,我们到底何去何从?

如果每个人都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崇尚自我奋斗、不侵犯他人财产、自负其责,老年人就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通过财富、文化的代际传承,维护家庭价值观和责任感;家庭护佑之下,我们依靠资本积累和亲情道德相互扶助,不依靠国家,权力就无法入侵家庭,由此 筑起我们社会 自治和自由的 坚强堡垒,这也是通往繁荣幸福的唯一道路。

如果大家都要福利,孩子由国家管、老人由国家管,那么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价值就下降,家庭的重要性就下降, 生不养死不葬。 既然国家管抚养,父母有什么重要? 既然国家管养老,子女又有什么重要? 既然国家掌控一切,储蓄又有什么重要? 既然老一代人不但不会给下一代人留下储蓄,反倒成为下一代人的负担,那么为什么不遗弃他们、甚至杀掉他们?

到那时,就真正的礼坏乐崩!哪里还有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只有 一个仇老恨老甚至杀老的社会,制造一幕又一幕的人伦惨剧。

一个 家庭, 父母将孩子 抚养长大, 在年轻的时候 勤奋工作积累财富, 在自己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 孩子 开始 照顾 父母, 但是 父母并不愿意 给孩子增添过多的经济负担,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生活物资, 只是 寻求生活上的照顾和情绪上的价值。 当他们最终 逝去, 不但不会给孩子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反倒会给孩子留下一笔 财产。这才是一个良性的代际传承,也不过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的常识。

所以, 老年人不要装糊涂,不要拿人家孩子的钱跳广场舞心安理得。 在理直气壮地主张自己的福利的时候,应当算算账,你到底交进去了多少钱?那中间巨大的差额,应该清楚, 这就是对年轻人的剥削,而且,是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的剥削。 这是最大的“为老不尊”。 那么招来仇恨,就不要怪社会。

当知识分子主张福利制度的时候,要知道,这是反经济、反道德的。 市场经济讲究的是自我负责, 权利平等, 消费来自于自己的生产。 大量的福利支出,将导致经济衰退, 一个到处抢劫人的社会,经济怎么可能好?道德怎么可能不崩?到时候谁都无法幸免。知识分子们也不妨算算账,看看福利制度到底能不能持续下去,很好算的,不要装作很有良心的样子指点江山,到头来一道小学数学计算题就让自己原形毕露。

福利制度,也是反自由的。当把孩子养育、老人养老的职责都交给国家的时候,权力将 入侵家庭这个自由的最后堡垒,将所有人都通通国有化。 由国家来照顾大家的一切,然后自然而然地,一切听从国家的号令,一个集体农奴制,将由此形成。

路怎么走,依赖于大众观念。经济学只告诉大家因果关系,至于到底怎么选,是每个人的事。 你点赞转发这篇文章, 是一种结果; 点赞转发李玲, 是另一种结果 两种结果之间, 不仅意味着 贫困还是 繁荣 而且意味着生存还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