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泼大盆的水和钱。。

Author: 达叔一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这是达叔的第1104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

上次他们都没敢肢解大清。。

聊了一个“包办婚姻”的事。

医疗说,河北、北京都在下大雨、发大水,出了好多新闻。

我突然想到,2020年湖北爆发疫情,那时你刚开始写文章,从医疗的角度,写医疗物资、物流通道保武汉。

延伸到城市的选择,要去力所能及的大城市,举了安徽泄洪区的故事,上保武汉、下保南京。

每次长江有大水,都会泄洪安徽部分地区。

这次,又被验证了一次。

在北京的,就有飞机,有空中救援,在河北的,就自求多福,变成泄洪区。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达叔问,利益从上到下分配,成本自下往上承担。
道理,已经讲过很多遍,也写过好多年了。
为什么有人,还不明白,还不跑?
安土重迁,贫穷是会遗传的。
很多人,都以自己穷为借口,就不敢往外走,不敢去更大的城市。
然后,就陷入了更贫穷,更没有保障。
你总以为,那些大城市里的有钱人,都是靠自己劳动,赚到的钱,其实不是的。
就是因为脚下的土地不同,利益分配就相差十倍、百倍。
收入的差距,分为四层:
1、工资性收入差距;
2、经营性收入差距;
3、财产性收入差距;
4、转移性收入差距。
当你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后,你去研究两个城市的命运,这两个城市里人的命运。
看看两代人的时间,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安庆 PK 合肥。
现在绝大部分懂经济的人,关注城市竞争的人,都知道合肥是过去十年,进步最快的城市。
那放眼全国,过去几十年,谁是最可惜的城市?
无论怎么排名,安庆都是其中之一。
安徽的“安”字,就是安庆,“徽”是徽州(现在的黄山市)。
在合肥以前,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长达300多年,那时候合肥还是个小县城。
更重要的是,安庆是中国近代工业城市的摇篮,和谁齐名?
长江五虎:上海、南京、安庆、武汉、重庆。
现在, 从长江五虎变成安徽第五
这是1952年,合肥刚被选中做省会,那一年的各个城市GDP对比表。

这是2019年,口罩前安徽各个城市的GDP对比表:

现在、未来,安庆与合肥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而现在,谁要是拿安庆,去和武汉、南京、重庆比,谁就是个傻子。
连提都没人提。
安徽省里,有资格被拿出来PK一下的,有且只有合肥,安庆未来还有机会么?
完全没有。
合肥和安庆的差距,什么时候开始迅速拉开的?
改革开放以后,到现在为止,也就40多年的时间,一两代人的时间。
你选择去合肥,还是选择留安庆,家庭资产就是5倍以上的差距。
再过10年,合肥、安庆普通家庭的财富差距,会拉开到10倍以上。
也就是说,贫富不会缩小,只会扩大

2


是合肥人,比安庆人,工作更卖力气,更会加班么?

不是。

那种工资性收入的差距,只是拉开财富差距,很小的一部分。

在达叔写的财富三部曲里,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工资一般只能拉开10倍的差距。

一线员工,工资年入十万级的,总经理也就是百万级的。

随后,就是经营性收入的差距、财产性收入的差距。

安庆经营不了的业务、接不到的活,合肥有;

安庆房价涨幅、房价上限,远不如合肥,合肥能吸全省的血,而安庆只能被合肥吸血;

至于最后一条,转移性收入差距,中科大、电子、液晶平板、白色家电、科大讯飞、汽车、省级国企,都在合肥。

如果省会,还是安庆呢?

那这些所有资源,就都在安庆,安庆也仍然是长江五虎之一,至少能和武汉,掰一掰手腕。

同样的逻辑,最近大家都在看大运会,在成都举办的,国家每年给成都,转移多少资源、花多少钱?

四川几乎每年,都是国家转移支付拿钱的第一名,每年4000多亿。

其中, 有一半,都花在了成都。

过去7年,额外往四川砸了3.3万亿的资金,建造大后方,其中成都又是重中之重。

2014-2022,成都8年时间,人口从1500万直接干到2200万。

几乎 多出来了一个南京市的人口。

地铁,修了一圈又一圈,一条又一条。

而绝大部分城市,连地铁都没见过,甚至连公交车,都要穷的停运了。

你觉得,成都哪来的钱?

安庆一年的GDP才2000多亿,而成都每年额外拿到的转移支付,就2000多亿。

给成都猛砸钱,是因为成都穷么?

不是。

就是偏爱,老板们出于各种考量后的偏爱。

你到一个公司里,你只需要知道, 老板偏爱谁,你跟着谁,就够了,就能保你升官发财、职场顺利。

至于,老板为什么偏爱对方,你可以知道,也可以不知道。

拿小本子,记下来,跟着财富走,就对了。

就如同,现在瓢泼大雨、洪水肆虐,你知道保住一个木筏,就能救你的命,能保证自己,不被淹死。

聪明的,知道木筏有浮力的背后,是木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然后产生了浮力,能确保木筏浮在水面上。

不聪明的,不知道密度的逻辑,但只要抓住木筏,获救的可能性,和前者是一样的。

但你要是既不知道背后的原理,也不知道去抓木筏,那大雨来了,洪水来,大概率要把你冲走了。

人生,会只发生一次洪水么?

不是。

是在教育、医疗、房产、工作岗位等领域,发生无数次洪水,会不断冲刷你的人生,拉开财富的差距。


3


写到这里,昨晚的星球里,有个星友问,我在山东,老家有个房子,要不要卖掉,置换到青岛。

达叔给了个答案,这里放一部分。

然后,就有读者说,价值有限,也卖不了多少钱,还不如留个根,回去还方便,亲戚都在。

他说的对么?

对。

但很明显,这个方案是不明智的。

正是因为亲戚在,才要赶紧卖掉,赶紧跑,不能在那里耽搁

为什么?

达叔在春节附近,写过一篇狗血的故事。

某个大V,父母也是农村的,想在老家重新翻盖房子,大V不同意。

要给父母,把房子卖了,在大城市里买新的,搬到城市里来。

然后呢?

他的亲戚,给出了个主意,一堆亲戚朋友,开了个铲车、挖掘机,把房子直接给干翻,铲倒了。

拍一个视频,发过来。

老房子,已经铲倒了,卖不了,父母住亲戚家了,赶紧打钱,要盖房子了。

直接把生米煮成熟饭,逼你就范。

大V乖乖打钱。

只能从感情的角度告诉自己,父母实在不愿意来,算了,算了。

这次在大雨里,有个民警,去劝老奶奶赶紧撤离,洪水马上就来了。

老奶奶,摆摆手,说她哪都不去,不给国家添乱。

假如民警拿出个保证书,让老奶奶签个知情同意书,确保她是自愿留下的。

你觉得,这事靠谱么?

不靠谱。

但放在很多人自己父母身上,又觉得无所谓了。

这就是诡异的地方。

城市的选择,是我们这代人最后的迁徙机会,最后的亿级人口流动窗口期。

下一代,几乎就定型了,是小范围流动了。

我们这代人,每天嘴上喊着,社会流动阶梯没了,寒门难出贵子,阶级固化了。

其实,是扯淡的。

窗口期,是在缩短,机会是在变少,但不能否定仍然有机会

产业升级、工业化、城市化都没结束,仍在剧烈变动,每个大变动,都是普通人的机会。

没心没肺的人,才会在网上,找各种嘲笑的段子,安慰自己,安慰自己的平庸。

安慰普通人、给大家找借口,是流量密码

写这种段子的人,自己未必信。

就比如,最近很火的“刺激消费”:

这个大V,写的对不对?

逻辑上,非常对。

但你也只能当做一个段子看,只能笑一笑,就过去了。

不能当真。

因为,他嘲笑的操盘手最新颁布的刺激消费20条,才是真正值得你研究的,如果你想多赚点钱的话。

在新的刺激方案里,需要你重点关注的:

1、和消费相关的产品,可以纳入地方专项债支付;

2、支持消费所需的合理用地;

前者给钱,后者给地。

这种政策,如果没刺激起来,大家就都还是苦哈哈的。

如果刺激起来了,提前布局的人,就接到了天下撒下来的剧额钞票,漫天撒钱。

瓢泼大盆的钱。

最后,天上撒钱的时候,你是在合肥、成都分的多,还是在安庆、绵阳分的多。

你是在北京分的多,还是在河北分的多。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星球,第三期了,为感谢之前各位星友的厚爱和支持,特推出优惠券:

保存下方海报,用微信扫码领券续费,可以优惠365元

新人优惠券:

欢迎+V:dashener666 业务链接,不失联。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星球推出4个项目: 微天使投资+达叔编辑部+脱单项目+达叔问答 ,5200个慢慢变富的人,每多100人,涨价1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