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樊登年度演讲:内心松弛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Author: 樊登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图片

推荐语:


AI狂飙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需要阅读?

人人焦虑的时代,又该如何重建内心秩序?

在刚刚落幕的樊登2025知识进化论年度演讲里,樊老师用52本好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帆书君照例趁热打铁整理了直播精华版,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个还在阅读的你我。

希望我们一起放轻松,再出发。
图片
大家晚上好,我是樊登,欢迎来到 帆书2025“知识进化论”演讲。
熟悉我们的朋友应该发现了,这是我们的演讲首次来到长沙。
理由其实和今年的主题息息相关—— 「松弛 感,超有力量」。
实际上, 松弛感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获得松弛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允许自己偶尔不那么松弛。
随着我们读了很多的书,提高了自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办法。
你就会发现,松弛感自然会慢慢地出现。

我每年演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带大家盘点一下咱们过去这一年都一起读过哪些书。


每次演讲前我都刻意不做太多准备,这样的话,我能够记得的一定是去年对我最重要的东西。
跟大家分享个我最近一年讲得特别多的一个主题:知识的悖论。
就是 当我们的生活遇到一些麻烦,它大概率是由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造成的。
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要去学什么。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了AI以后,我一点都不担心。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搜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的时候,他怎么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呢?
对我们每个人来讲,与知识的偶遇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一本你完全没有想过应该读的书,很可能是最容易让你豁然开朗的书。
所以你可以把今天这个演讲视作一个大型的书单展示,我大概把它分成了四类。
图片

PART 01

人生,不必设限
首先,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环节叫作: 人生,不必设限。
怎么能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脑?
不妨看看下面跟大家分享的这些书。
图片
很多朋友会说:怎么好多书我都没见过。
要见到一本好书是不容易的。卖好卖的书比较容易,好卖的书就是适合绝大多数人。
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给人带来改变的,是那些大家不太知道的书。

1

《重塑杏仁核》

“失控的不是你,是你的杏仁核。”

图片
首先想跟大家回顾的,是这本书。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所有行为是靠大脑指挥的。
有的人会觉得:“我这个人容易冲动,我这个人容易生气,我这个人脾气不好......”
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因为你的杏仁核比较激动。
你遇到了危险的时候、生气的时候,你大脑中的杏仁核会立刻取代负责让你冷静的前额叶皮质,你就比较容易激动。
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长大了以后他的杏仁核就会比较敏感。
他可能会不愿意自律、容易情绪激动、容易叛逆、容易跟你吵架。
这本书告诉我们最好的一点是: 你完全可以驯化你的杏仁核
以后当你再要上头的那一刻,要能够停下来说: 不是我生气,是我的杏仁核在激动。
图片
观察是改变的第一步。
一个人想要变好的第一步,一定是觉知,也就是说知道这件事,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如果你不读书,你不了解脑科学,不了解杏仁核。
你永远不会想到你需要提醒自己有杏仁核,你的怒气你会认为是自然而然的,这个事没什么好控制。

2

《破解欺凌的游戏》

“不要用欺凌者期待的方式回应他。”

图片
这本书 特别建议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读一下。
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霸凌,很多家长会很生气地讲:你为什么不打回去?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打回去,有没有可能你的孩子反而变成了霸凌者?
我们这一生中一定会到一些糟心、不喜欢你的或者举止不得当的人。
最重要的是不要参与到霸凌者的游戏里。
图片
霸凌者的游戏是什么呢?就是我欺负你,你生气了,你哭了,你告老师。
他被惩罚了,他第二天照样揍你。
因为你愿意陪他玩,你愿意让他感受到欺负人的这种快乐。
所以当你陷入到这个游戏中的时候,你会发现自我解释都解释不清。
当一个人能够学会用自嘲、用开玩笑的方式去面对别人的这种攻击和不理解时,他的内心才变得真正强大。
比如说有个人造你的谣,有人找你问八卦:别人说你怎么怎么样,真有这回事吗?
这个书告诉我们: 你应该得体的回答说——你相信吗?
你完全不需要陷入这个跟他们纠缠的游戏。

3

《善意的魔力》

“哪怕只是观察善意的行为,也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图片
这本书用很多科研的方法,来验证善意这件事对我们的影响。
最终的结论就是: 如果你能更加善意地对待这个世界,你的人际关系会更好,甚至你可能比别人多赚很多钱
钱的根本金融属性是欠条。
如果你希望世界上的人能给你更多的钱,一定要让他们欠你更多的东西。
而唯一合法的途径就是,向他人释放善,真心地对别人好。
如果你不太好意思跟别人打交道,你每天能够主动地观察到3件好事的发生也行。
图片
很多人每天眼中所看到的都是危险,都是不如意,都是不满。
唯一原因是你太焦虑。
就是当你太过焦虑的时候,你是看不到善意的。
我在讲完这本书之后发起了一个倡议:
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这个社会上散播善意的一个发源地。
哪怕这个事很小,这个人离你很远。

4

《中年觉醒》

“人到中年,一切才刚刚开始

图片
这本书的作者研究认为: 人有两种智力,一种叫做流体智力,一种叫做晶体智力。
有什么区别呢?流体智力更灵动,反应力更强、更快。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段子,叫“新脑子还是好用”。
我们在二三十岁时,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用我们的流体智力应对、解决问题,产生创意。
但是等我们过了40岁以后,我们的流体智力开始下降。
另外一种智力顶上来了,叫做晶体智力。
它是什么呢?我们的经验,我们的人脉,我们见过的事。
图片
因此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到了中年以后,自己的人生规划需要做一个调整。
比如我不能够只靠自己冲在第一线去努力做事,我能不能想办法帮助别人成功?
我可不可以成为一个带徒弟的人?我可不可以成为一个带团队的人?
这就叫做职业的转型。
有书友说这本书给他提了一个大的醒:自己一直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到了50岁还这么累。
原来是 流体智力下降,但自己想干的事跟二三十岁时差不多。
所以我们得知道中年觉醒, 善用我们的晶体智力,替换掉我们的流体智力

5

《不被定义的年龄》

“别让年龄成为一种心理暗示

图片
如果你把它这本书转发给家里的老人,一定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振奋。
这个作者出了很多的测试题,让两个不同国家的老人一块答题。
答的结果是:其中一个国家老人的表现要比另外一个国家好很多。
原因是什么?文化。
也就是说,我们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事。
不要因为年龄的暗示,而影响到我们过精彩的生活。
图片
我最近也面临着中年觉醒和被年龄提醒的问题。
于是我一个多月前决定开始背诗。
然后我发现,诶,我小时候背诗背了就忘了,但我这一次背诗以后,发现记得非常清楚。
大脑是可以锻炼的,而且我现在比小时候更热爱知识。
所以千万不要整天逼着你的孩子学习。
当你骂他、吼叫他、逼着他学习时,他的迷走神经系统是非常紧张的,他对于知识是一种排斥的状态。
就算学会了,转头就忘了。
只有让你的迷走神经系统打开,你才能更加热爱你所学的这个东西。
你真的热爱一个东西,你的心才会向他打开。
大家知道记忆是什么吗? 记忆是想象。
当你回忆一次你过去所发生的事,你就重新刷新了一次这件事情。
因此我们要学一个新东西的时候,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一些旧东西。
所以一个人越是开放、包容、好奇,我们就越容易学得会。
如果内心当中总是自我保护,总是觉得我过去知道的都是对的,那我们想要覆盖它就变得很难。

PART 02

育儿,学会放手
接下来这一块叫: 育儿,学会放手。
很多书友反馈,现在我讲育儿的书越来越少了,说有些书听不懂。
如果你想要学简单的工具,可以听2015年或者2016年以前讲的书,这些书里工具很多。
但我越来越觉得 一些简单的工具,无法改变一个家庭。
现在我就更愿意讲一些原理性的书籍。
当你遇到了一本听不懂的书,你应该为自己骄傲。
图片

1

《成长的觉醒》

“为什么孩子总是'突然'不爱学习了?

图片
很多人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或者听了这本书,加入到帆书的。
我要感谢这本书的作者:我自己。
我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呢?套用一句很酷的话讲, 因为我想看一本这样的书。
图片
我在做亲子教育推广的这么多年里,观察到了一个数学现象: 幂次曲线。
孩子到了初三、高一,很多家长会说:为什么我家孩子小时候那么乖,突然之间却不学习了?
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再加上头脑当中本身累积的压力过大,他的头脑压力突破阈值了。
所以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 希望大家不要在孩子还听话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好家长
那些低年级的家长,应该多去找高二高三的家长聊天,看看他们在讨论什么。
可能有抑郁、休学等等。
所以当这个事情发生之前,希望我们能听听这本书。

2

《少年发声》

“问题只有被看到,才能被解决

图片
这本书把很多父母看哭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经常在生活当中能够看到老师的说法、专家的说法。
但我们很少看到一个中学生、一个小学生的说法。
因为小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圈子里边,他不跟你说话。
怎么办呢?读读下面这本书。
图片
这本书采访了一些心理有问题和一些很阳光健康的孩子。
你一对照就会发现:那些阳光、快乐、开心又有自驱力的孩子,往往跟父母的关系都非常好。
但是那些被逼着学习的孩子,往往到了高二、高三的时候,会说自己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因为没有人能够被逼着干一件事情十几年。
所以也希望大家读一下这本小小的书。

3

《拥抱那只黑狗》

“面对抑郁,尊重比理解更重要

图片
如果真的出了心理问题, 我们面对青少年抑郁,尊重比理解更重要。
这本书叫《拥抱那只黑狗》。作者汪瞻博士,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专门做青少年心理咨询。
我问他:小孩子玩手机玩得成瘾,放不下,请问怎么办?
他说:这是我们认为比较好治的状况,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玩手机,代表着他还有热爱
他依然有热爱,他还有一些事能够调动他的多巴胺,所以这些孩子往往是很容易恢复的。
只要你的沟通方式能够变得更好一点,他就会就能够被激发。
我们最怕看到的是连手机都不玩的孩子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门锁起来。
图片
我说:那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他说:你可以找一些,你和这个孩子在三四岁、四五岁的时候家庭出游的照片。
因为那个时候, 孩子和你无一例外地满脸笑意 。
然后你可以把这些照片打印出来,做成相框,放在孩子去厕所必经路上。
不要再跟他讨论关于学习的问题,不用再去批评他,不用再跟他讲说“你要再耽误两年,你看怎么办?”
我们都喜欢跟上节奏,觉得别人都18岁上大学,那你也得。
不一定,28岁上大学也可以。
当孩子的大脑恢复轻松,颅内的压力减少,前额叶皮质开始活跃的时候,他自己会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但他现在头脑累,他需要休息。

4

《天才的学习方法》

“只有经过科学检验的经验,才叫作方法

图片
这本书送给那些喜欢督促学习的家长。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学霸,学习能力很强。
如果一个人学习能力很强,他告诉你应该怎么学习,这个叫做经验。
但经验未必具有可迁移性,因为他跟你不一样。
所以一个经验能不能够成为一个理论,需要长期的检验。
图片

5

《布鲁克林有棵树》

“贫困的家庭也可以培养出内心富足的孩子

图片
这本书每次听我都会流眼泪。
它是我讲的为数不多的小说,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这家人穷到什么程度呢?经常一个礼拜没饭吃。
但这时候爸爸就会说咱们开始玩北极探险游戏:现在我们断了粮,要等待救援。
虽然也饿得很厉害,但是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作者小时候虽然生活在极度贫困的家庭,但她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和爱。
等她长大了以后,成为了一个能够用写作去打动全世界的人。
这本书让我特别感动的核心,其实就是无条件的爱。
图片
爱这件事,跟你们家的钱多少其实关系不大。
重点是你是否理解什么叫不威胁、不恐吓、不交换。
我爱你,我愿意给你买东西,我愿意带你去旅游,我不需要你向我承诺任何事。
你去做任何事情不需要被威胁、不需要设目标、不需要讲回报。
你一定会对你自己负责,你也会为我们负责,我们也会为你负责。
这就叫无条件的爱。

PART 03

创业,张弛有度
很喜欢一句话: 书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你可以随时随地躲在一本书里边,去找到自己内心的共鸣。
接下来,我们进入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部分:创业。
AI时代,无论愿不愿意,创业都应该成为你的一项技能。
这是去年我们讲的跟创业有关的书:
图片

1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对未来过度清晰的想象,会阻止伟大的发生

图片
为什么莱特兄弟能够发明出飞机呢?因为他俩以前是卖自行车的。
在他们之前,几乎所有试图发明飞机的人都是想学鸟。
很多伟大事物的诞生,都来自于一个完全无法想象到的垫脚石。
这本书的作者,是 Open AI 核心团队的成员。
Open AI 最原始的一个算法,叫做有趣性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做有趣的事。
什么是有趣的事呢? 有趣的事很简单,不要重复就好了。
图片
人会成为万物之灵长,是因为我们始终在遵循有趣性算法,永远在努力研究更有意思的事。
一家公司的进化也是如此,一家真正好的公司是沿着自己要解决的那个问题不断迭代。
孩子也是如此,假如你对孩子的设想是上重点大学、当科学家,这反而可能会伤害他的生命力。
你对他的未来想象得太具体了。他未来能够干些什么事,跟他走过的每一个弯路恐怕都有关系。
当我到了这个年纪回看我的人生,我真的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功不唐捐。
我觉得我人生当中所做的每一次,哪怕是糟糕的、失败的决定,都会给我带来很多的启发。
因为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用到我过往的经验。

2

《漫威》

“当你的公司只剩你一个人的时候,想想漫威 。”

图片
接下来这本书是能够安慰到每一个创业者的书。
谈到漫威,大家都知道绿巨人、金刚狼、钢铁侠,但不知道这家公司一度有多难过。
整家公司最惨的时候,只剩一个人。
所以不要着急,你要知道 一个公司只剩一个人的时候,依然有可能东山再起
等他把这个值钱的角色都已经卖光了的时候,他突然发现:
有人利用他的角色拍摄电影,并且很受欢迎,进而成为了一家价值百亿美金的公司。
人生就是跟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共处,要稍微开心一点。
图片
这次我们来长沙正好赶上大雨,所有人乘坐的飞机都颠簸得很厉害。
我就跟大家讲: 飞机颠簸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随遇而安,不要跟飞机对抗。
你决定不了这个飞机,你只能相信机长。
所以我现在坐飞机就很放松,我可以跟着它起伏,这个就是不确定性。
所以放松点,创业放松点,打不死的就是小强。

3

《潜能觉醒》

“被保护的人,才能勇敢向前。”

图片
希望所有带团队的人都应该去听一下这本书。
想让一个人敢于做事,我们需要先关心他。
我们每一个创业的领导者、团队的领导者,或者我们家里边的家长,就是孩子、员工的安全基地。
所以我们得让对方感受到全然的被接纳:
你可以犯错,我们要的是你做一个好人,而不是满足我们的指标要求这么简单。
这才是真正能够让一个团队有勇气、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做事的关键。
任何详细的指标都不能规定一个人成为一个好人。
因为好人这件事是一个良心活。
让一个人帮助我们去对齐工作的核心,是他内心的安全感。
他内在有没有觉得你欣赏他?有没有觉得你关注他的成长?
有没有觉得你把他当做一个人,而不是当做一个工具?
这才是领导力非常重要的核心。
图片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应该让孩子知道:
你不应把他当做一个考试学习的机器,他是一个人,他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他可以做决定。
你会支持他,这时候他才能够义无反顾地努力。

4

《现金为王》

“手上的钱越多,花得越快

图片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让我知道了帕金森定律:
如果你手上有足够多的钱,你花钱就会更加大手大脚。
如果你希望让你的公司有利润,这个作者的建议是最好先把利润留出来。
图片
他自己做了很多企业,而且很懂财务。
他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有任何收入,立刻先拿百分之十几放到一个账户上,不要再动了。
那个钱跟你没关系,那就是利润,然后接下来只要这点钱不花完,这公司就破不了产。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么简单的方法,它很可能就能够改善我们的财务状况。

5

《一如既往》

“世界是由不可量化的力量驱动的。

图片
很多人来听演讲的时候都想听:能不能预测一下未来?
但我每次演讲从来不预测未来,因为 预测未来这件事毫无意义,未来根本无法预测
未来是由大量的不确定性组成的。
那些在未来依然不变的东西,才决定了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在将来有没有价值。
这个作者浓缩了23条他认为在未来不会变的东西。
几乎每一条我都认同 。
世界是由不可量化的力量驱动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东西是难以有标准的。
如果你要打造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你可以去寻找图纸。
但是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东西无法度量,比如说爱,比如说审美,比如说情怀。
很多人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说你让我少管点孩子,对吧?但是又不能完全放手。我应该如何平衡?
最终的答案只有一个: 把握好这个度
图片
应该怎么把握呢?这个度是来自于你人生的位移。
当你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然后你的人生产生了位移之后,这个问题不再是一个问题。
只有在我们自己身上下功夫,让我的人生境界提高,让自己不再会问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
这也就是爱因斯坦讲的: 解决一个困难问题的答案,一定不在这个问题相同的层面之上。
只有脱离了这个层面,这个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这就是人生困难的地方,也是人生美妙的地方, 不要把这些困难当做无聊或者折磨,而把它当做人生这个游戏最有趣的抓手
我们就是在玩这个游戏,我们希望自己走的时候能够跟来的时候有一些不一样,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PART 04

视野,打破边界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我特别喜欢的拓宽视野的部分。
这里面的书都很有趣,有历史书,有哲学书,甚至物理书。
如果你愿意学中国史的话,顺着我们讲过的书听一遍,基本上也就差不多捋顺了。

图片

1

《在云端》

“这本书让你更热爱飞行。

图片
我们首先回顾《 在云端》这本书。
如果你有恐飞症,那么一定要读一下这本书。
我自从读完这本书之后,就特别期待飞行。
图片
这本书把飞行这件事情从进入航站楼开始,到飞机起飞降落整个过程,所有有关的物理学知识全部给你讲了一遍,特别有意思。
我很喜欢这一类的科普书,因为它真的借由我们所熟悉的生活,让我们了解了那么多的物理学的知识。

2

《达摩流浪者》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

图片
接下来这本书送给所有觉得生活压力很大的人。
这本书里边最有名的一句话叫做: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为什么一个人哪怕做个流浪汉,也能 够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因为他在走入自己的内心。
我们很多人每天在努力赚更多的钱,无非是为了还房贷、交学费、留下养老钱。
但很多人的钱可能这辈子都花不完,但他一直都觉得不安全,因为他从来没有走入自己的内心。
图片
《瓦尔登湖》里讲过: 从圆心到圆周有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读书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增加思维的灵活性,知道原来人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梦想过,说我要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要来一个流浪。
一个人上路的流浪成本可能太高了,那读下这本书,它替你走了一遍,这就是书籍的意义。
你脑海当中的书籍,就是你的朋友圈。
我们脑海当中可以装很多人,装很多了不起的作者、了不起的人物、历史。
这些人都是你的朋友圈,他们能够给你出主意,能够帮助你,能够让你增加思维的灵活度。
进而你发现其实人生豁然开朗,没有人能够限制你的自由。

3

《智人之上》

“一定要小心天真的信息观。

图片
这本书的作者我们都很熟悉,他写过《人类简史》《未来简史》。
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 天真的信息观。
图片
有很多热爱AI、高科技的人会认为只要信息足够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但作者用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事来论证,说世界从来不是因为信息越多就变得越好的。
这本书是帮大家去反思、去提醒的:
当所有人都在为AI欢呼的时候,人类永远要有一点警惕性。

4

《第三个千年思维》

“第三个千年刚刚过去2%,我们依然大有可为。

图片
这本书有一条观点击中了我:
我们能够从经验当中学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错的。
为什么呢?因为经验里包含了太多的噪声,而非信号。
这里就存在一个术语,叫信噪比,也就是信息和噪声的比例。
图片
如果信息和噪声的比例高,那么你更容易识别信息;如果信息和噪声的比例特别低,你就很容易误判。
我们从过去经验当中简单地总结出来的东西,其实都非常危险,信噪比不高。
你要相信的,是自己从经验当中记录、观察,排除掉所有不同的干扰因素的东西。
大家如果想提升自己思维的质量,可以听一下这本书。
如果我们的思维停留在过去前两个千年,依然只相信经验,就会犯很多的错误。
值得安慰的是,作者说 第三个千年刚刚过去了2%,我们依然大有可为。

PART 05
下一知识年度新书预告
今天演讲的最后一部分,照例要汇报一下未来一年我会给大家讲的一些书。
咱们今天可以先期待一下:
《这本书可能救你的命》《我从达尔文那学到的投资知识》《双面暴君》《孤独经济》《这儿可没人读托尔斯泰 》《我可能错了》《图书馆》《芯片战争》《一生万物》《情绪鸡尾酒》......
你的命运本身就是由大量的文字构成的,而读书就意味着你在这些文字当中加入过很多更有含量的东西。
所以我们特别期待,大家明年能够跟着我们一块接着读更多、更有意思的好书。
图片
图片
最后,衷心感谢今晚来到现场和收看直播的每一位观众。
谢谢大家,我们明年再见!

*以上包含广告

*文章为樊登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文章转载于“帆书樊登讲书”公众号



推荐阅读:

《“我真想求求AI别更新了。”》

图片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