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繁荣的法则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黄金的价格涨疯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 50年来各个国家的货币用的都是黄金,而不是什么美元、欧元、人民币等这样的纸币,那我们的生活水平是会上升还是下降呢。
如果采用金本位的货币制度,经济是更加进步还是衰退呢?
正好有一位作者比较了
1970年到今年纽约市的各种消费品价格。之所以要选择1970年,是因为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关闭了黄金窗口,然后黄金价格在公开市场可以自由浮动,黄金价格的波动反映了美元购买力的波动。
1970年,黄金的价格是每盎司35美元,今年上半年的价格是每盎司3360美元。
看这张表,里面商品的价格,全部用金盎司来计价,包括住宅、出租公寓、电力、巨无霸汉堡、牛排、 1加仑汽油、福特150卡车、1打鸡蛋、李维斯501牛仔裤、从纽约到洛杉矶的机票、纽约的精致晚餐、汽车轮胎爆胎修复、1瓶可口可乐、乐事薯片和1瓶水。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纽约市一套
9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1970年为485.7金盎司,1980年下降为130金盎司。2000年最贵,达到1164金盎司。但
到今年上半年却只有
260金盎司。
也就是说,如果用黄金作为货币的话,你在
1970年需要花费485金盎司才能买到一套房子,而如果今年买房的话,还能省下来225金盎司。
看看吧,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纽约所有以金盎司计价的商品,价格总体上都有所下降。这是妥妥的通缩。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如果黄金是货币的话,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会下降。而且价格下降并不会阻碍经济进步。这还说明,现在人们讨论的价格通缩,要让物价回到所谓的合理水平,毫无意义。
我们知道,今天的经济水平比
50年前不知高了多少倍,但正如这个表格所呈现出来的,如果采用黄金作为货币,各种商品的价格在长期趋势上都会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这才是
经济进步的真正标志。
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往往会降低价格和成本,从而将市场的成果分配给全体公众,提高所有消费者的生活水平。而强行维持物价水平会阻碍这种更高生活水平的普及。
在整个
19世纪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温和的通货紧缩趋势,因为商品供应的快速增长,超过了在古典金本位制下货币供应的渐进增长,也就是商品多,黄金少,所以商品用黄金来计价,就呈现下降趋势。
例如,在美国,从
1880年到1896年,批发价格水平下降了约30%,即每年下降1.75%,而实际收入增长了约85%,即每年约5%。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商品换成纸币来计价后,这些商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呢?
这是因为各国都假惺惺地表态,会以黄金作为抵押物去印刷纸币,然后又说纸币更方便,购买力不会下降。
纸币的发明和出现,为各国提供了比征税更隐秘的攫取大众财富的手段。他们把你的黄金收上来,不允许大家在交易中使用黄金作为货币,这样,绝大部分黄金都存在了政府的金库里。
1970年一盎司黄金相当于35美元,按理说你收了多少黄金就应当相应地印出多少美元,但其实他不停地多印、偷偷地多印,印到今天,一盎司黄金接近于4000美元,这相当于作纸币的美元,50年来多印了100倍的量。今天的美元,它的购买力大约只相当于1970年的1%。
如果采用黄金作为货币,我们的购买力就有
100倍的增长,这可并不是杠杆效应,而是真实的财富的增加,换句话说,这50年中,通过印纸币的方式,政府拿走了大众99%的财富,甚至更多。
由于大众的财富就这样被拿走了,所以人们必须工作更长时间,付出更多努力,更加内卷。所谓内卷,就是因为黄金被强制性地排除在货币体系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各国的纸币。
而且,纸币印得越多,大众、包括企业,就必须更加努力地内卷,用努力来弥补财富被隐性拿走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