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告诉你,管制与不管制的区别

Author: 张是之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文丨张是之

如题,一张图告诉你,管制与不管制的区别。

结论很简单, 越自由越繁荣,供给越多价格越低。

而越是管制,就越是打击供给,价格也就越高。

张图展示了从2000年到2023年,这23年美国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图中使用了折线图,来表示不同类别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这23年的整体通胀率是82.4%,图片中的红色线条,也就是整体上向上上扬的这些线条,表示的是相对于通胀率,价格上涨的商品和服务。

从高到底我们来看下,其中医疗服务上涨 243.7%,涨幅最大。

大学学费和费用,上涨184.7%,大学教科书上涨154.1%,幼儿园和托儿所费用上涨132.8%。

医疗护理服务上涨131.8%,平均小时工资上涨114%,住房上涨96.2%。

而食品和饮料上涨95.2%,这个涨幅与整体通胀率接近。

图中 蓝色线条 表示的是,相对于通胀来说,价格下降的商品和服务。

其中包括:新车涨幅26.2%;家庭用品涨幅15.9%。

服装的实际价格不增反降,降低了1.0%;手机服务的价格则是降低了41.3%。

玩具价格降低了73.5%,计算机软件价格降低了72.4%,电视价格降低了97.9%。

这张图有意思的点在于, 如果以这些年的平均通胀率为界线,在这条线上面的价格大幅上涨的行业,基本上都是管制很严重的行业, 比如医疗、教育、住房。

而平均通胀线以下,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管制很少的行业。

特别是实际价格还下降的行业,比如手机、玩具、软件、电视。

降价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市场的激烈竞争。

这点不光美国是这样,中国也是一样的。

想想这个图对应在中国的各行各业,大致上也是如此,而且我们也都能看到感受到。

所以,这张图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但凡管制多的地方,就会影响供给,价格就会上涨。

而管制越少,供给越大,竞争才会越激烈,价格才会下降,消费者也才会因此获益。

简单来说, 就是越自由越繁荣。

最后说说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这张图是对于过去价格的历史统计。

我们对于自由、管制和经济繁荣、萧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通过这张图证明的。

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数据,我们才能通过过去的历史经验来总结归纳出一个结论。

这是传统经济学的做法,试图从过去的历史数据中,通过统计、归纳和回归的分析来得出结论。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并不是这样,奥地利学派强调的是先有理论,然后借助理论来分析看待数据。

比如当我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是因为掌握了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理论在先,然后才一眼看出这背后隐藏的经济学原理。

关于这些经济学原理的正确性,并不依赖于我对这些事实的看法。

这些历史事实仅仅是一些经济史,而它的作用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经济学理论,是理解而不是证明。

很多人不理解奥派强调的“先验”,通过这张图就可以帮助你理解, 先验”的要义在于理论的正确性并不需要经验来证明。

而且恰恰相反,想要更好地认识这些历史事实,必须要借助正确的“先验”理论才行。

比如你把这个图给一个没有经济学理论的人,他可能会看到上面的价格涨跌,也可能会联想到通货膨胀、技术进步等等这些因素,但他很可能不会把这些现象和管制市场的“有形之手”联系起来。

即便是一般的经济学科班毕业的学生,你把这张图发给他,让他解释一下,他都未必会把这些价格现象跟管制联系起来。

所以说,“先验”理论并不是从历史数据中总结出来的,而是先掌握了理论,然后用理论去看现象。

老朋友应该都明白了,希望新来的朋友也能够明白。

读一读阿根廷总统米莱也在读的奥派必读经典《人的行动》,你也能和我一样,一眼看出这张图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这个谢宗林译本的《人的行为》,我这里限量超值附赠三大独家资源:

资源一:《人的行为》《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自由秩序原理》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原来售价99。

资源二:《人的行为》精读讲解的音频课程,原来售价199。

资源三:英文版《人的行为》的书籍朗读,对应英文版里边每一章的小节,并把中英文对照文字放在了音频下方,可以边听英文边看文字。这是我前两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这次同样买书免费附赠。

买一赠三,收获更多,感谢支持。

——————

上一篇: 没有正确的经济学理论,历史就只能是谈资而无法吸取教训

延伸阅读: 五大三粗的拳王泰森,都开始看经济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