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赖账20年后还,那可是「奇迹债」啊……

Author: 江南太史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所有的奇迹
不过是魔术



消除了绝对贫困。
村村通公路,户户通自来水。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
……
正唱得欢着呢,啪一下,跳闸了——
2022 年12月30日,遵义城投(道桥建设)公告,债务还不上了,准备20年后还。
在这期间,前10年只还利息,不还本。
你以为只有遵义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
你以为20年很长吗?当然不是,《让子弹飞》说,税都征到99年以后了。

「友好」协商赖账了

假设一位女博士,大约28岁参加工作,等她48岁准备退休时,还有一笔账没清,这还算是账吗?

还真就有!

本次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155.94亿元,以债权保全为前提,经各方友好平等协商,近期完成签署相关补充协议。根据重组协议,重组后的银行贷款

有业内人士评价说:「 展期20年 前所未有 」。

也是,你想想,20年前的100万元可以买两套杭州的房子,现在还你100万元可以买杭州10平方房子,那还是同一笔钱吗?

关键是,哪怕是这样的还债方案,银行方面还不得不 「友好」 「平等」地协商同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城投方还能拿出从国到省级的一系列文件来做支持。

你敢不同意?不同意就连这个条件也没了,你能咋的?

之前是有心理预期的,也知道(遵义道桥)没钱还,但展期20年,太夸张了。 银行贷款还好,只要趴在账上付利息、不违约,银行的报表不会受影响,但如果这个政策放宽到非标债务,那真的就相当于赖账了。 一位信托行业人士称,贵州目前是非标违约最多的省份,在保标债的基调下,非标债务成了最先被舍弃的,不过也还没有创出过这样长的展期记录。
你以为这只是遵义老区?当然不是,整个贵州,乃至河南、山东,都等着大批量展期呢!
展期20年、只还利息不还本,一个都不能少。


奇迹背后都是魔术

我北方老家那个小村子,最多时600余人,如今剩下不到100人,全是等待故世的老人。

但这不妨碍当地为村里花费巨资修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虽然现在天寒地冻水管不通,但路总是能走的。10月份还没解封时,我父亲因为没有遵守修路队的指令,擅自骑车通过,还被扣了车,工程队扬言要将他捉去 「法办」。

在这样铁 定要被废弃的地方投入巨资搞扶贫,注定是没有回报的无效投入。

家传一位读者朋友,是北方一县税务官员。他说,税务 局包村的一 个自然村,目前还剩六七户人家,也不说整体异地搬迁,还是硬生生给装了自来水,铺了水泥路,光这两项就花了几百万元,户均50万元。

如果能将这笔钱直接给到农户,他们可以在县城买套房,还能做个小生意。但直接给钱绝对不行,必须通路通水……

我说,这笔钱用来修路,领导的自家兄弟施工有钱赚。直接给农户钱,花给哪个商家了,不知道,兄弟们没得赚。

他说: 我手里攥着不少这样的 自家兄弟呢!」

一位朋友就遵义城投展期一事评论说,很多人沉醉于贵州等边远山区的基础建设奇迹,说实话,在现场的时候我也很震撼。但奇迹背后的代价是什么,是巨额债务和赖账。那些奇迹爱好者是不是要出来捐个款?

业内评论说,20年还账的背后,是 地方无效投资过多

自2013年至2022年上半年,遵义市共有36家企业进行信用债融资,其所开展的业务均为当地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水电气热供应等(准)公益性业务, 但这些政府投资最终未能转化为地方财力的显著增长。

自2015年至2021年遵义仅11家样本城投平台的有息负债年均增量便高达234.83亿元,而同期当地GDP的年均增量仅为327.83亿元。

有人对地方不还本只还利息感到奇怪,其实这是地方债务的常态。换句话说,只要能还得上利息,财政就算是「健康」的。至于归还本金,不管是债主银行,还是地方政府,大家都没想过这事吧,哈哈。


扶贫款够发20年工资……

有关地方的财政浪费,一位东北来的浙大毕业生算了一笔账,颇是惊人

2017年有贫k 人口3000多万,2019年减至551万。

我国绝对pk人口标准是年收入低于374 7元,假设 2019年的551万贫困人口一个钱都不挣,我们白给他3747元用于脱贫,要花多少钱呢? 206亿元

但2019年我们实际支出是多少呢?一共付了 4425亿元

而2017、2018、2019三年,我们一共支付了超过万亿元。

你没看错,这中间差了20倍。

有这笔钱,可以给这551万人发放20年!

虽然胡锡进老师说,全民发钱等于全民没发钱,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有次我父亲夸政策好,现在每月还有200元左右的农民养老金。我说,你知道我每月要上缴多少吗?1000元以上,如果我可以不上缴,直接将这笔钱给你,你可以拿到1000元。经过他们的手一中转,就成了200元。

于是我父亲就不说话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看得见政绩、自家兄弟能赚到钱。如果学资本主义国家走邪路直接发钱,那这两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了,就真的消除贫困了。


不赖皮,就死求!

税务局的朋友说,地方要是不耍赖,分分钟活不下去: 我们是中财、省财、县财三级吃饭,县级这块 难缠。县里大口径财政收入和支出占比,大概只有10%的样子。

他在家传读者群里说:「 一看见群里江浙沪广深的群友,都有点见了衣食父母的感觉!

东北来的浙大毕业生说: 「每个东南沿海小企业主心里都在呐喊:俺的钱,他们分200万,俺分100万……」

他问: 在您看来,有啥缩减支出的办法?

税务的朋友说:「 没有,这十年,吃财政的人数增加了差不多3—5成,加上精准扶贫,是支出不断在增加,县财大口径收入占比不断缩小。

他问: 「怎么财政供养人口扩充这么大?

税务的朋友说: 比如吃财政的村干部、三支一扶人员、专职搞党建的、专职搞治保的,基本都是近十年多出来的。

末了,他说:「 如果没有转移支付,内地省市县财政立马瘫痪。 这几百万扶贫资金,每户分50万,不挺好? 修什么路修路……

也是啊,究竟是奇迹还是赖皮,脑瓜又不够 用了……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