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制度才是最难撼动的“大山”

Author: 昨夜长风123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防失联,请关注备用号“昨夜长风7 89 ”。
福利制度才是最难撼动的“大山”


人们常说“住房、教育、医疗”是三座大山,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仿佛只要实现全民免费,搬掉这“三座大山”,就能过上幸福美满和谐的生活。

熟不知的是,你所有的呼吁不过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让自己扛起来更重的大山而已。

一说到免费的福利制度,大部分人都欣然接受,心之向往。

是啊,这是天大的“好事”。免费的东西谁不爱?不劳而获的日子谁不想?你不想吗?

狭义的福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免费住房、教育、看病等。

除此之外,广义的福利包括人们一切的衣食住行,一切的消费,所谓从“摇篮”到“坟墓”。

但是,福利真的是免费的吗?天上真的会掉下馅饼来吗?显然连小学生都知道这不可能。

所谓“免费”,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障眼法而已,代价则是价格更昂贵,质量更差,效率更低。

有一个故事就能形象的说明这一切。

有一个旅人带着自己装 宝贝的行李箱,遇到了一位仙人。

仙人请他去自己的家做客,并让他说出自己的需求,表示自己都可以满足。

旅人最开始试了要了一碗肉汤、一份面包、一床暖被。

仙人说“满足你” ,然后 变出了肉汤、面包、暖被。 旅人吃完就满足的睡着了。

第二天 仙人又来到旅人面前 有什么需求

旅人说:我突然好想吃牛排,最好是新鲜的

于是,仙人变出牛肉面满足了他的要求。

旅人试了很多次,只要他提出来的需求,都能很快满足。

第三天 ,第四天....

直到有一天 仙人突然跟旅人说 抱歉我的客人,你已经没法支付新的需求了

旅人突然惊醒,怎么我还要给钱?!

仙人继续 你的需求,都是你箱子里的东西支付的。欢迎下次光临。

说完仙人和房子都消失了,剩下旅人和他的箱子。

旅人打开箱子一看,宝贝全没了。

旅人说:日你仙人!!

这就像一句烂熟的鸡汤: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识好了价格。

每一个 豪爽花钱的 人,都以为付钱的是其他人。 但实际上,总有一天自己要承受代价。

从全社会来看,广义的福利就是全部的公共支出,加上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保。

这就像旅人箱子,宝贝拿出去的越多,剩下的越少。

所有的宏伟工程,铁路、公路、飞机、码头、大桥、隧道

所有的民生工程,学校、医院、公园、大学、图书馆、博物馆、机关单位

所有的其他一切,那都是为你燃放的昂贵绚烂烟花。

这些公共的开支越多,于个人而言,可供支配的收入越少,痛苦感就越强。

于企业而言,留存的利润越少,积累的资本就越少,为社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就越少。

但是反常的是,人们不仅不排斥,相反还是热烈的拥抱它,呼吁它,期盼更多的福利。

这其实也好理解,第一是因为承受的代价是比较隐蔽和间接的,不容易让人们直接感受到。

第二是因为福利制度的特点就是,要求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情。

花钱有好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自己给自己花钱,这种花钱方式是最有效率的。花自己的钱,必然扣扣索索,精打细算。

第二种是拿自己的钱做慈善,给别人花。严格来讲,自愿慈善也是一种消费,应该归于第一种。

第三种是拿别人的钱,给自己花。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情,必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毫不心疼。

第四种是A拿B的钱,给C花。反过来也成立,A拿C的钱给B花。

这种花钱方式是最没有效率的,铺张浪费不说,连花都花不到点子上。

但是福利制度恰恰就是最没效率的花钱方式。

既然是花别人的钱,那么肯定是越多越好。

但是反过来,别人也在呼吁,摩拳擦掌要花自己的钱。

这样就陷入了相互伤害而无解的地步。

与其同时,天道酬勤,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被人们逐渐遗忘,抛之脑后。

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在冠冕堂皇的“公共利益”掩饰下,毫不避讳的表达自己贪婪的欲望和抢劫他人的野心。

而对于 A 来说, B C 呼吁越多,愿望越强烈,那么他花钱也越理直气壮,可以花的钱也越来越多,何乐而不为之?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使劲的花好了。

问题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是实现欲望的手段是稀缺的,这个矛盾是永恒的,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

免费的东西,人们对于质量的要求是无底线的,对于数量要求是无节制的,那么必然发生挤兑。

就以医疗资源为例,医疗的支出就是无底线的。

就算是近乎无底线的支出,以乔布斯几百亿美元的身家,最后还是被胰腺癌夺去生命。

如果人人都享受乔布斯的待遇的话,那么仅仅是医疗支出这一项,就可以把所有资本和资源消耗殆尽。

那么怎么办?

因此,福利制度必然要求人们排队等待;必然需要求压缩开支,为每个人的健康支出做出“计划”和“指导”,以便量入为出。

所以,实行免费医疗的英国,医生干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填写各类表格和数据,病人反倒是放在其次了。

而另外一方面,对于医生来说,既然是公共支出,那么他服务的对象就不是患者,而是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既然这样的话,那么支出大,服务质量差,效率低,也就不在话下了。

于此同时,失去价格作为指导,无法判断每个人就医的迫切程度,挤兑之下,无尽的等待成为了常态。

别的吃的穿的住的,质量差一点,等待久一点就算了,但是看病那能等吗?这可是要人命的啊。

但没办法,免费医疗的代价要么无尽的等待。

在英国、加拿大,小病可以拖成大病,大病可以拖成绝症。

根据相关媒体,网上有一段加拿大女子 令人心碎、震撼全球的控诉视频

这位年轻的加拿大母亲叫Marilyn Inez,才33岁,最近被确诊为 肛门癌晚期

她的 息肉因延误治疗发展成为肛门癌,并在两年后——癌症进入三期(扩散至附近区域的淋巴结)时才被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

延误治疗的原因竟是她无法联系到一位家庭医生。更糟心的是,两年间她求诊了三家医院,但对方都只是草草了事,忽视病情可能恶化的风险,拒绝给她进一步治疗。


事到如今,Inez女士必须通过全身化疗治疗来杀死癌细胞。这使得这位年轻母亲再也无法怀孕,年仅33岁就进入了更年期。

据统计,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一名家庭医生的候诊名单上,竟排着5万多个患者的名字。

也就是说,有5万多名患者在排队看病,等这5万多名患者看完才能轮到你。

要么就是没得治,回家吃点好的等死吧。

这就像某国的老百姓,他们医院只有简简单单的几样器械和药物,就跟我们几十年前享受农村赤脚医生的服务一样。

要么就是昂贵到高不可攀,真正成为沉重的负担。

在美国,医疗保险的费用可以占据一个家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支出。

如果没钱缴纳保险,或者侥幸不缴纳保险,那么随随便便一个小病,一个并不复杂的手术,都能使得一个家庭破产。

真正大山,恰恰是你千呼万唤出来的。

人们的观念不改变,这座大山只能越来越沉重。

直到有一天,回到几十年前的贫困年代。

在那个年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费的福利,只是需要你处处等待,处处使用票据

但是,撼动福利制度又谈何容易呢?

毕竟,撼山易,撼动观念难以上青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