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合理的社会,人应该到14岁就去工作

Author: 南洋富商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自制新品日式美利奴羊毛短袖现货上架

南洋富商微信群,365元/年,点此加入

New: 清迈生存主义冬令营招募,和泰国蓝天救援队一起暖冬研学



01


孩子们应该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解各行各业的人做什么工作,9岁或10岁开始学校里传授各种简单的工作技能,让学生每天花二小时学技工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几个工种。无论是炒菜、理发、机械加工、汽车修理、还是视频制作、会计做账,都可以学。这样到初中毕业,已经学会不少劳动技能,如果学得好,有几个工种已经可以达到中级工水平。


到了14岁就可以全职工作,或者半工半读。 至于以后还有什么想学的,在工作中慢慢发现自己的需求。


每天业余时间坚持学习2小时,就可以学很多东西。


人的一生有80多年。适合读书学知识的年龄,可以一直到60岁。终身学习的人,从来不会觉得学习太晚。


只有经过社会洗礼,有过几年职业生涯的人,才更清楚他需要什么知识。这样学习才有动力,才有目标,才有效率。


学知识是因为热爱知识,需要知识。


而不是「爹妈希望我读书好」,「读书好受人尊敬」,「考上名校才有好前途」,「读书好才能出人头地」。


这才是正常社会。



02


如今的教育极其变态。一个人竟然困在学校读书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才开始出来工作挣钱。


这样变态的教育,真是太不可思议。


太浪费时间。太浪费金钱。太糟蹋人生。


除了十几年、二十年的学校生涯,大多数人还得在幼儿园接受三年教育。别把幼儿园不当学校,现在的幼儿园真的都是很规范的学校。


人就这么被关在学校里接受驯化。 这种驯化,美其名曰「培养为有用的人才」。


被驯化的人,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有个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很牛逼,找工作也很挑剔,觉得不能浪费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二十年的才华,诸多工作岗位都看不上。甚至失业了宁可待在家里也不愿去工作。


很遗憾,八成以上的人根本不是人才。大学毕业了,连中学的数理化都没弄明白。


中学的数理化,其实是有天赋要求的。有些人就是不懂。然后还可以一直混到大学毕业,甚至更高学历。


由于像动物园的畜生一样从小关在笼子里驯化,他们对于真实的社会,真实的工作,真实的职场,此前却从未接触。这让他们从校园跨入社会时, 遇到极大的思想冲击,甚至是文化休克 ——这社会竟然是如此冷酷无情?竟然如此蔑视他们的学历和寒窗苦读?


如今高学历的人很多。有些高学历的人,在他们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超过初中内容的不太多。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的大多数的知识都没有用(也可能是他们没有能力学好而不会使用)。


而他们也会抱怨职业中用得到的那些知识,从中学到大学,竟然没有人教过他们,抱怨大学「课程和社会脱节」。


如果学校教育没有培养出他们的自学能力,那就更让他们无所适从。因为离开学校后更没有人指导他们如何学习。


这样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灾难。



03


圈养在学校读书时间太长,带来一个严重后果:


一生中工作的时间太短。


如今人类寿命很长,已经接近80。有些人60岁退休。有些人55岁退休。还有些人甚至50岁就可以退休。


他们一生中的工作时间,有些是三十多年,有些是二十多年。平均下来不到30年。


这三十年中,每年去掉116天法定节假日。只剩下68%的时间上班。如果再加上病假,事假,婚假,产期,教师之类假期特多的行业,再加上公司规定的带薪年假,还得扣去几百分点。 实际上每年工作时间只有60%左右。


按照男女平均职业生涯30年估算,人一生中的实际工作天数折算为年,大约只有18年。


人均18年的工作年限,却要养活一个人均寿命接近80岁的社会(未来甚至超过90岁)。


18÷80=0.225。工作年限只有寿命的22.5%。


要养活自己一辈子,每天收入的钱,你只能省着点花,每天只能花22.5%。


如果你是一个按天计算工资的人,比如装修工人,一天的工资可以挣400元,你每天的消费应该是400x22.5%=90元。这90元,包括你买房、买车、看病、喝咖啡、旅游、打的。这只是很简单的小学数学题。


如果你每天的日薪只有200元。(长三角很多工厂小时工每小时工资20元左右),每天你只能花45元。这45元,包括你买房、买车、看病、喝咖啡、旅游、打的。


如果每天挣400元,却成了月光族,那么,你的消费超标了4倍。


为什么现在的人可以飞速加工资,可以买房买车,有些退休老人还有高工资?


因为赶上飞速发展的年代。如果每年GDP增加10%,十年后就是现在的2.6倍。50年以后就是现在的118倍。所以可以用未来来弥补当前的各种远远超过你收入的超高消费。


过去40年,有些行业的工资可能从一百多元增加到现在的一万多元。增加一百多倍。


但是有些社会,情况可能不同。 比如缅甸,这个国家竟然保持了人均GDP 50年基本上不动。


比如北朝鲜,从一个比韩国富裕3倍的国家变成一个比韩国更穷的国家。


那些发达国家呢?


有些美国低层人三十年前月薪三千多美元,现在还是三千多。去掉美元通货膨胀,他们更穷了。


有些日本人三十年前月入三十多万日元,今天还是三十多万。去掉通货膨胀,他们更穷了。


如果接下来的三十年,维持GDP三十年不增长呢。 甚至和也和缅甸一样保持GDP 五十年稳定呢?或者收入涨的只是少数富人,普通劳动者却是工资三十年不变呢?


那么,每个日薪400元的人,真的一天最多只能花90元。


如果GDP每年还在下跌呢?如果今年是未来20年最好的一年呢?


乐观主义者习惯了每年10%的飞速增长。但是有些悲观的人不会这么想。他们觉得,他所在的社会,也许会陷入30年的停顿,也许会陷入50年的缅甸式的停顿。


即便稍微乐观一点,每年GDP还维持2%的增长。这样计算一下,你也会发现今天人类的消费已经超过未来社会的承受力好几倍。尤其是欠下未来的社保医保债,各种买房银行债,绝对不是小数目。


当社会同时遇到这几个问题,它就难以持续。


这几个问题是:


经济不再高速发展,而是处于停顿。人口寿命增长,而出生率飞速下降。



04


要让孩子从小学习各种劳动技能,这有二个理由。


首先,很多劳动技能适合小时候开始学。你觉得体操运动员是大学毕业以后才开始体育锻炼的么?你觉得钢琴家可以在20多岁才开始学弹琴么?你觉得25岁才开始学唱戏的人会成为戏曲名家么?25龄童?


劳动技能也一样。很多需要手眼脑配合的协调性要求较高的职业,最好从小开始学。 少年功底很重要,老了没法弥补这种差距。


让孩子从小学习劳动技能,更是让他们可以提早进入职场,去成为优质的劳动者。


经济不会一直高速发展。出生率还会继续下跌。各种红利吃完后,一旦陷入中等收入的老年高福利社会,就会处于停滞期。


想获得较好的物质享受,就得全社会的劳动者增加一生的劳动时间。


退休时间要延迟。工作时间要提早。


十四岁就可以成为正式劳动力。十四岁正是一生中耳聪目明、身手敏捷、学习速度飞快、体力不断上升的年龄,最适合在这个时候去踏入社会。


企业不需要负担昂贵的培训成本和试错成本。因为14岁的年轻人已经有了足够的几种技工技能。等他们18岁的时候,已经是水平很高的行业技师。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会得到提升。生产效率也会高很多。


如果有学术天赋,14岁的年轻人可以一边从事学术性的辅助工作,一边继续进修,把人生目标定位为坐冷板凳搞学术搞科研。


年轻人早早接触社会,可以更早熟悉社会,人情练达,擅长多方合作,对他们的创业有极大好处。


更早踏入职场的人,容易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在他们50岁,60岁,70岁,80岁,还可以有强大的快速学习能力。即便那时候社会产业结构调整,有学习能力的老人依然可以学会各种新技能,而不是成为处处需要年轻人照顾赡养的废物。


也就是说,退休年龄可以大大延迟。


他们可以工作到80岁。如果寿命更长,身体健康,甚至可以工作到90岁以上。


如果在他们的人生中,需要大段时间学习集中精力学习知识,那就在他们最需要都时候去大学和职业训练学校。


人可以18岁上大学,也可以40岁上大学、50岁读硕士。也可以和金庸、黄霑一样,70到80岁开始读博士。


高龄读博不是为了以后有个头衔炫耀。而是在做不动其他工作,知识又有足够积累的年龄,通过读博去研究一些促进人类文明的课题,为人类社会继续做贡献。


提早工作,延迟退休,终身学习。这是未来社会解决诸多困境的办法。




防失联,保持联系,本号一共有三个微信号,好友位有限, 加其中一个就可以,内容都是一样的,请勿重复添加。

战火升级,屯粮备灾,限时9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