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是在鄙视用钱赚钱的人。。

Author: 达叔一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这是达叔的第1272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里:

异常值,吓傻了。。

讲了面对同样一个事,不同经历、不同预期的人,会抱有完全不同的心情和行动策略。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

达叔很震惊。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 假话和假象

假装不在乎

我不在乎股价,我们不靠股价生存,但你们应该长期持有。
再牛逼的电影编剧,都写不出这么彪的电影台词。
但是,在2024年1月28日。
格力电器的董小姐。
就在格力2024全球梦想盛典上,说出了这种逻辑混乱的话。
当一个公司的老板,对外宣称不在乎股价,也不靠股价生存;
而恰巧,这个公司的高管,对外宣称从来不看工资条,只想坐在老板最近的办公室,静静的看着老板开会。
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公司了,而是一个类宗教组织。
股民买股票,不是为了梦想,就是是为了单纯的赚钱,如果长期持有而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持有格力股票干什么?
如果股票市场的市值不重要。
那么前几天国资委还在讲央企负责人考核要和上市公司市值挂钩,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这种表述,难道是不重视股价么?
没能力,就是没能力。
没搞好,就是没搞好。
不要吹牛逼。
另一个企业家,姓曹。
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意见领袖。
搞实业的,特别喜欢喷房地产。
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早年也搞房地产。
只是没有做大做强,也就是说,没搞起来,然后去搞了另外一个细分赛道的实业。
和王石一样。
都是早期靠关系、资源型业务,完成了原始积累。
完成原始积累后,绝大部分老板,都会选择一个细分赛道,进行深耕。
走专业化路线。
而不是走横向扩张。
只不过,王石等人选择的专业化赛道,恰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刚需,房地产。
而另外一些人,选择了玻璃等细分业务。
都是制造业,都是实业,谁比谁更高尚么?
并没有。
但在现实的世界里,造玻璃的人,仍然可以坐在讲台上,大张旗鼓的攻击造房子的。
并且,得到了绝大不多人的鼓掌。
把房地产污名化,认为这玩意不是制造业,不是实业,而是金融业。
即使这个逻辑是真的,那你又是对金融业的污名化。
都是为经济体做贡献,所承担的任务不同。
非要给各个行业,划分出三六九等,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屠龙术里,才会被经常拿出来使用。
一个老虎,管理一群猴子。
难度系数太高。
老虎把这群猴子,做了三六九等的分类,一批猴子是好的,另外一批猴子是坏的。
那些坏的猴子,要定期干死一个,拿来给老虎吃掉。
只要猴子们,真的也认可这个逻辑。
那老虎,就不用动手,每天都会有猴子吃。
猴群自己,就会厮杀起来。
压根就没意识到,老虎才是吃猴的敌人。
而同样都是猴子,把同伴往死里骂,往死里打的,骨子里是最凶狠的动物。
却拥有了善名。
被污名的群体,被打死的群体,没有任何反击能力。

Part2 主张

何不食肉糜

一个公司老板开会,口口声声说自己的业绩多好,分红多少。
这本身就是尝试兜售格力。
就是希望各方势力,都能继续支持公司。
虽然吹过很多的牛,都没实现,做的很多项目,都是失败了了。
但自己干的还不错。
转过脸,又说自己不在乎股价。
这就是有点精神分裂了,是属于装过了头。
就如同,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一个城市的操盘手,天天吹自己的房子多好,质量多厉害。
就是房价不涨,甚至下跌。
你买了之后,最多能收一点房租。
谁敢在你这买房?
这种逻辑,你忽悠一下普通人,是可以的。
真正专业的机构,哪个是靠分红,靠房租过日子的?
都是靠资产增殖。
更重要的是,股价的涨跌,不是散户能决定的,都是背后机构在操作。
而众多机构还清晰的记得。
2017年。
当着众多中小投资者的面,董小姐霸气的说,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怎么样?
收够银隆失败、手机失败,小家电做不好、空调被对手超越、出海不顺。
甚至开始被之前看不起的公司,市值远远的甩在后面,主营业务,都开始被吊打了。
钱,是最聪明的。
钱,自己会用脚投票。
格力本身也是房地产的上下游企业,房地产低迷,必然会拖累空调等家电行业低迷。
这是经营困难,必然会面对的。
但手撕孟羽童,闹剧王自如,搞得跟宫斗剧一样。
亲自公关,越公关越需要公关。
董小姐还呼吁员工放弃追逐金钱。
一位年薪百万、千万的领导,持有数千万股股票,身价数十亿,却呼吁员工追求金钱以外的东西。
强调奉献精神。
董小姐还主张延迟退休,生动上演了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任何一个人年薪百万千万,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解决温饱,生理、安全需求之后。
都会有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追求。
在解决温饱之前,就应该让员工好好追求金钱,解决温饱。
解决之后,再谈其他理想。
一味谈理想,本身就是职场PUA。
是低级的骗子。
而关于退休的事。
那些年薪百万千万的老人,都不愿意退休,都希望能够延迟退休。
而已经被工作压榨了一辈子,彻底干不动的人,只想在累死之前,早点退休,享受几年清福。
却被迫要被安排,延迟退休。
得继续奉献。
言之无序,则思之不存。
达叔作为医疗从业者,也做一些投资,严肃认真自我提醒,遇到这种人,要躲着走。
老了就是老了,该退就早点退。
别天天出来,说话吓唬周围的人。


Part3 鄙视

鄙视钱生钱的人

前段时间,查理芒格死的时候。

达叔写了一篇文章:

找到自己的芒格。。

其实,更想写的标题是,那个一辈子用钱赚钱的老头死了。

在我们的经济体里,在董小姐的演讲里,主基调,仍然把股票市场、市值问题,当成是骗局。

股价低,表现差,却能被自己描述成,是在保护股民。

自己上市,是受市场验证,是核心技术,是民族之光。

其他人上市,就是圈钱,是骗子。

说的对不对?

可能是对的。

但站在高瓴资本的角度,站在和董小姐闹翻的渠道角度,可能觉得,董小姐也是个骗子。

一个海外的老头,通过炒股,变成了世界级的巨人。

一辈子,都没干什么实业。

却能享誉世界。

在挂掉的时候,备受缅怀和追思。

在我们这边,一个炒股,还赚钱的人,要么像《繁花》里的角色一样,进去了。

要么像徐翔一样,也进去了。

有好结局的,没几个。

至今还没看到一个人,能在用钱赚钱的情况下,还能全身而退,能保持住安全和声誉。

即使,写出了《价值》的张磊。

也没能像他的《价值》一样,保持住该有的价值。

达叔困惑的是,在最基本的经济学术领域,一个经济体的生产要素,包括:

土地。

劳动。

资本。

哪怕后来随着经济的进步,又增加了技术、数据,也作为生产要素。

但土地、劳动、资本,仍然是最基础的生产要素。

为何在我们这个经济体中,只有劳动,是光荣的,而土地,资本,在话语体系里,都是被鄙视的?

行动,是受观念指引的。

如果在观念里,就是在鄙视最基础的生产要素,你怎么更高效率的赚钱呢?

完成生产要素积累的人,却是不安全的。

提供资金的人,却并不会得到足够的尊重。

骨子里,口号中,反复都在鼓吹,劳动、劳动,延长劳动。

以此作为奉献的标志。

而作为提供土地、提供资金的人,却被打上食利阶层的标签。

追求土地增殖、追求资金增殖,变成奢望。

不被鼓励。

这本身,就是抑制经济。

会造成现实世界的扭曲,也会影响真实世界的资本积累率。

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每天在大放厥词,在传递错误的信息,还自鸣得意。

大众传播,是一种双向交流。

需要考虑,受传者的利益。

否则,就变成了单向的宣传,只为了实现自己作为传播者的目的,不考虑受传者的利益。

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的人;


你甚至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


但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导演姜文说,我害怕观众长大后,会骂。

孙子,你当时拍什么烂片来糊弄我。

从这个角度看,在我们这个经济体中,绝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话语权的人,表达的内容,都不合格。

不仅是董小姐。

有的人,是单纯的为了活着。

而有的人,就是单纯的坏了。

关注达叔,一起慢慢变富。

用微信扫码领券续费,达叔付费社群,可以优惠365元。

新人优惠券:

欢迎+V:dashener666 业务链接,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