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因视角下的生育率与两性关系

Author: 刘天然trg | Origin link: wechat link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无论这些人有多聪明,他们都无法给出绝对真理级别的答案,如果谁告诉你他的观点是绝对真理,那他基本就是个骗子。


我们能做的是打磨自己的答案,然后拿出打磨好的答案跟已有的答案比较一下,看谁解释起问题来通顺丝滑一点,仅此而已。

那么怎么打磨问题的答案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用两个问题做例子。一个是我们的生育率为什么会一直下降?另外一个是女性在结婚生孩子的问题上为什么不明码标价?

人们对此类问题都有着自己版本的答案,哪一个已有的解释是你的心水款?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的解释,

为什么我们的生育率一直在下降?

1 ,现在生孩子成本太高了,实在是生不起了。养到能开始赚钱之前,月嫂保姆,吃穿用度,培训班,暑期游学这些加起来至少 100 万。这还是在父母无私付出的情况下,如果算上父母的损耗,几百万打不住。

孩子需要的费用增长远远高于父母的收入增长,导致生育率下降。

2 ,现代社会孩子的产权不归父母,这造成了生养孩子的回报率不稳定。以前儒家社会讲究孝道,孝是最高美德,人生最高理想,这个时候父母将来的回报是比较确定的,孩子大概率会回报自己。但是现在传统孝道文化瓦解后,回报率就不能保证,因此大家生孩子更加谨慎了。

失去了孝道,生孩子回报率变得不稳定,导致生育率下降。

3 ,在现代社会,拜物教,女权教这些文化都让人更关注自己的财富、自己的感受。可是那些财富那些感受都是虚的,真正万世不移的财富是孩子、人的生命。但现在还有很多人认知不到位。

人们认知水平不够,孩子是最大的财富观念没有普及,导致了生育率下降。

4 ,现在文明社会,科技高度发达,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人类社会大部分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人太多了,人多了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地球,人是地球的癌细胞。随着大家的素质提高,大家会发现生孩子是一种只考虑自己利益但是危害了环境利益的非常自私的行为。为满足一己私欲而造出地球破坏者的行为必须喊停。

随着人们的素质提高,环保意识觉醒,大家开始自动自觉地减少生育。是环保意识提高导致了生育率下降。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

女性在结婚生孩子的问题上为什么不明码标价?

先解释一下明码标价:

意思是把所有的行为都标上价格,情绪价值,生养孩子,做家务。全部打包一个价格,给了就干。怕不诚信的话可以资金监管。比如我就是一千万,她漂亮一点要一个亿。如果相处之后有感觉,可以打折,比如相处特别舒服,特别会关心人的话打 5 折,特别帅的话再打 6 折,六块腹肌的再打 7 折,享受折上折优惠。愿意给的就来,不愿意的就滚。童叟无欺,诚信做人。

女性是不会给自己明码标价的。为什么呢?

1 ,女性需要赚便宜,需要利益最大化,明码标价之后就没有超额利润了,就是商品。真实的商品价格由买家决定,买家会压价,不降价容易形成库存积压。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保持女性利益的最大化,我们选择不标价,这样才能有增加利益的空间。

2 ,由于价格严重受到两个人感情的影响,感情波动又很大,导致价格变化太大,像比特币一样。每个小时价格都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不好标价。由于定价技术的原因不标价。

3 ,女性根本不是出来卖生育价值,情绪价值,陪伴价值的。你如果算给多少钱给女性算足够,表面上是关心女性,但本质上就是在物化女性。我们反对男生出钱出精力出爱去购买女性生育养育价值的说法。感情不是交易,所以我们不标价。

看完之后你也许会觉得有些解释有道理有些解释没有道理。我觉得全部解释都有道理,但是不够通顺,不够丝滑,给人感觉非常僵硬。

有没有不那么僵硬的解释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在基因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一下刚刚我们提的两个问题。看看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一, 生育率为什么会降低?

说一点点前情回顾,框架性文章 —— 基分法与皮分法 。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解释不清楚问题,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很难,很复杂。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清楚“我们”这个概念到底是指什么东西。

对“我们”的定义直接导致了问题是什么,只有搞清楚问题是什么,才能解释好问题。

皮分法是根据皮肤细胞位置来把人分成一个一个的人。用皮分法能很快地证明你的手是你的而不是我的,因为你的手长在你身上,你的手被你的皮肤包着,所以你的手是你的。看着有点晕的话,你只要记住皮分法就是把个人作为一切故事的主角,看问题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就行了。

基分法,就是把基因片段作为一切故事的主角,用基因片段的视角来看世界。 这个视角你第一次接触的话可能会感觉到很奇怪,在基因的视角下,基因是主角,为的是复制繁衍,人是基因创造出来方便繁衍的一种工具。

在基因的视角下,看生孩子问题会是这样的图景:

基因是老板,目的是要赚大钱,哦,不对,是复制自己,保持多样性。

个人是公司员工,是老板通过蛋白编译出来给自己复制大业打工的打工仔。

到这里我们得出我们第一个结论:

生孩子是基因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责任。个人仅仅是基因用来生孩子的工具。

那么既然老板的目标和责任就是复制,生孩子是基因的任务。个人作为这个老板的员工,他跟老板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他作为个人的责任和目的又应该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借助现代公司的老板和员工关系来打比方,帮助大家理解。

比如锤子手机公司的老板,肯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要做全世界最好用的手机。向着这个目标身无旁物,义无反顾地前进,冲啊冲啊冲啊!

但锤子公司请的员工是不是跟锤子公司老板的思想完全一致呢?

我们知道员工的思想跟老板的思想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员工不是都信老板的,也不是都不信老板的。他们常常处在动态的博弈之中。

一般来说,员工思想中有一部分确实认为老板说的都是对的。锤子公司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公司前途无量,即将收购苹果,此时此刻,应该把公司当成家,把床放到办公桌旁边。为实现老板的理想,殚精竭虑,在所不惜。

员工思想的另外一部分是去锤子公司上班,其实就是一份混个工资的工作。所有手机本质上都大差不差的,不用纠结那点体验感,差不多得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干自己的事情。


千万别相信老板画饼,老板的本质就是剥削员工。聪明员工上班的精髓是摸鱼,用最少的精力混一份工资,这样才能做到投资回报率最大。

如果想要公司发展良好,老板需要鼓励第一种优先考虑公司利益的奋斗者思想,打压第二种优先考虑自己利益的摸鱼思想。

老板有什么方法呢?


第一招是画饼,让员工相信公司前途无量,回报丰厚。现在创业阶段我们工资低一点,但公司会给大家很多股份。大家好好干,上市后大家都是千万富翁。


第二招是管理,一旦发现员工摸鱼,没有工作动力就会找你谈话。批评你的工作作风。甚至扣工资,甚至通报批评,甚至降职位。反正老板有各种方式让你难受。一旦员工表现好,那么表扬、升职,员工开心有动力。萝卜加大棒,把员工管理得妥妥的。

那么基因是怎么给人画饼的呢?

基因会跟人说:“哎,你来来来。看看这个是什么?”(下图)



人:“脂肪块?肌肉块?”

基因:“不不不,此脂肪非彼脂肪,这个东西是个绝好的东西,你摸一下再蹭一蹭就能快乐似神仙。”

人:“真的?我读的书少你不要骗我哦。”

基因:“真的,我人格保证,哦,不对,我基格保证。绝对爽,绝对值得。你试一试嘛,试一试嘛。不爽你回来找我。”

大部分员工都能被老板说服,尤其是年轻的员工。老板一顿画饼后,那是热血沸腾,恨不得把青春全部献给公司的节奏。

基因又是怎么管理的呢?

你只要没有按照基因的意思去复制自己,基因会释放孤独感,无意义感,不安全感给你。反正你不听老板的,老板有很多方法让你难受。

如果你按照基因的意思去做,听老板的话,努力工作,基因又马上会回报以亲情,天伦之乐以及孩子钦佩依恋的眼光。让你感觉幸福,值得。

到这里我们得出我们第二个结论:

生育率的本质就是基因这个老板的公司业绩,生育率高意味着公司效益好,生育率下降意味着公司业绩在走下坡路。

现在我们知道要理解生育率为什么会下降,就要理解为什么基因公司的业绩在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下滑?

很多人一想到公司业绩不好,立马想到生意不好,原因当然是大环境不好。大环境一直变差公司业绩能好才怪哩!好,我们来回忆一下, 70 年来我们的大环境是在变好还是在变坏?我们的社会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我们是变得有钱还是在变得没钱?

我们的伙食,穿着,用品,车子,房子这些生活条件,跟我们的爷爷奶奶比较,跟我们的父母比较,究竟是不是有进步?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来有没有让我们的条件变好?

我们的答案是有,从直观的感觉来看,大环境是一直在改善,生活条件一直在变好。

既然不是外部环境问题,那么公司业绩下滑只能在内部找原因了。公司内部员工思想跟以前的员工的思想比较起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在现代文明的商业社会,各种信息各种交易以超高的频率发生,大家习惯了把自己的资源跟别人做交易,合作共赢,创造财富。

这种交易行为有一个特点,每次都是自己跟别人做某种交易,你自己要不就是甲方,要不就是乙方。你自己在这个事情中扮演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

你每进行一次交易就会强调一遍自己很重要,慢慢地自我意识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能感知到自己的权利,越来越在意自己的感受。

当员工思想里面有越来越多的个人权利意识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以前跟老板工作很简单,老板给你这个工作这个福利,满意就干,不满意就走。但现在员工发现不对啊,这份工资是我全家的口粮,我不干了如果不能及时找到下家会对我们家庭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是冒着全家饿肚子的风险辞职的。而老板只是让 HR 多打几个电话,多安排几场面试而已。

员工不满意就走,事情的天平两端是不平衡的。老板的成本是少吃几个龙虾。而员工的成本是全家饿肚子。在风险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老板会把工资压到极限低。员工觉得不公平,损害了他基本人权。于是他们团结起来成立工会。

工会这个东西可牛逼了,工会把员工全部组织起来。公司福利不满意我们就组织罢工。只要公司不破产你就得给我加工资。现在不满意就走这个行为风险的天平两端平衡了,老板面临的风险是全公司停工没有收益最后破产倒闭,员工的风险是没有工资全家饿肚子。

风险对等后再去谈工资,谈福利,就会好谈很多。员工的生活条件,生活保障直线上升。老板再也不能剥削员工。员工工会 YYDS ,人民群众热烈拥护。

员工的福利大幅上调后,公司的成本就大幅增加了。公司的业绩也就大幅减少了。这就是基因的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到这里我们得出我们第三个结论:

现代商业社会提供了高频交易环境,而交易使人发展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个自我意识会让个人更追求独立自主,生活体验,个人感受,干事情以自己的利益为先。


而不是听基因的话,什么事情都以公司利益为先,乖乖地做一个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个人意识甚至团结起来向基因命令发起了挑战,导致的结果就是基因老板的话听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基因公司的业绩难以维持。

现在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来了,基因公司业绩下滑,个人意识崛起是不是好事情?

我们先来看一下旧社会,我们大部分历史记载的都是农业社会的历史,农业社会的发展很简单,就是占地盘和耕地两件事情。而占地盘和耕地这两件事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执行。

大家发现老板基因的目的正好也是大量的复制自己,不谋而合,员工跟老板的利益和目标完全一样。这种状态下,员工想了一下,既然利益目标完全一致,老板也不用天天开会画饼了。我们干脆奉基因为神吧?每天拜老板感觉更带劲啊。

于是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我们的文化中产生了生育崇拜,子子孙孙越多越好。家庭和睦,天伦之乐被誉为最幸福的事情。

而在新社会,是以商业社会为基础的。商业社会的发展就是交易。越交易资源配置越科学,社会财富越增加。要把交易做好,人海战术就不是特别有用了。


因为交易做好的关键不是人多,而是要让大家产生需求,怎么让大家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呢?很简单就是奉个人为神,顾客是上帝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个人的感受,自己的意识,生活体验是最高追求。这样才能把个人的欲望释放出来,从而创造出需求。

到这里我们得出我们第四个结论,

传统社会拜基因神,为的是家族强大。优点是这会让我们多子多孙,共享天伦之乐。缺点是生活比较单调,大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品质,样貌没有什么追求。

现代社会拜个人神,为的是满足自身需求。优点是会让大家生活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男生更帅,女生更美。缺点是受到基因的批评,内心孤独,充满不安全感和无意义感。

至于究竟拜哪个神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你先告诉我

是文殊菩萨好,还是观音菩萨好?

是资本主义制度好?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好?

是生男娃娃好?还是生女娃娃好?

说不太清楚对吧?这种特别难的问题,我们不是一定要想出答案来。我们思考时可以观察到不同策略所带来的好处和问题,让我们解释事物的时候更加清晰,这样就够了。


二,女性在拍拖结婚生孩子的问题上为什么不明码标价?

在基因的视角下,所有女孩子都是男孩子复制自己的产物,也就是说女孩子就是男孩子。男孩子也是同理。那么其实男孩女孩是一样的。



唯一的一点点不同是什么呢?是在第 23 对的基因上。女性是 XX ,男性是 XY 。男女双方绝大部分都一样,但是就好像两张白纸,一张上面有一个黑点,人会很敏感地注意到那一点点的不同。我们人对男女绝对大量一样的地方很少关注,我们习惯关注那一点点的不一样。

XX 基因和 XY 基因它们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呢?

XX 基因的特点是能确定下一代一定是自己的,但是确认不了下下代是自己的。 XY 基因的特点是能一直确定男性后代必有自己基因。

举个例子:

外公是 X1Y1 ,外婆是 X2X3 ,爷爷是 X4Y4 ,奶奶是 X5X6

母亲的可能性有两种

X1 X2 X1 X3

父亲的可能性有两种

X5 Y4 X6 Y4

孙子的可能性有三种

X1 Y4 X2 Y4 X3 Y4

孙女的可能性有六种

X1 X5 X1 X6 X2 X5 X2 X6 X3 X5 X3 X6

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只要传到孙辈,第23对基因就有可能传丢。孙女有 6 种情况,变化多端,你无法掌握她具体是什么情况,也无法知道她有没有你的基因。但只要是孙子就一定有爷爷的 Y4 基因,原封不动地传下来,没有人抢,没有其他变化。


到这里我们得出结论:

Y 基因,在男性后辈里面不衰减,无论多少代都是 50% 。在基因的视角里面,不衰减意味着基因的命长,非常长。命长的人会有什么特点呢?命长的人考虑问题非常长远,考虑 200 年后的事情,因此他们对逻辑规律,文化规则捍卫,政治理论这种逻辑性规律性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比如政治,军事,数学,宗族文化。

X 基因,在后代中的比例急剧衰减,在基因的视角里面就是死得快,命短。命短的人有什么特点?命短的人特别珍惜生命,对生命有强烈的感知力,注重个人的当下生活,注重自我感受,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且 X 有个 BUFF ,就是能无风险地确认直系后代是自己的,这导致了她们对孩子特别爱护。妈妈可以为孩子去死,但是爸爸不太行。她们对政治,哲学这些长远的东西不感兴趣。更喜欢做跟人建立联系有关的活动,擅长交际,艺术,对家人以及对孩子的爱。

简而言之就是

Y 基因更加注重传承,规律,道理。对个人内心的心绪敏感度稍差一点。

X 基因更加注重个人,关系,感受。对事物的内在逻辑规律敏感度比较低。

这个结论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

比如

1 ,为什么孩子大部分跟妈妈亲?

因为孩子犯了错,男性有可能把他打死,而女性会把孩子的生命放在原则之上。女性看重的是孩子这个人本身。男性看重的是这个孩子符不符合他认定的规则。而孩子肯定选择偏爱对他个人好的人。当然就是母亲。

2 ,前段时间很火的问题,为什么男生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

男性自信是天生的,随便照镜子都觉得自己挺帅,没有什么颜值焦虑。因为男性觉得自己一定是成功者。你做一件事情,比如成家立业生娃这件事情难不难?有一点难对吧?我 10 万年来一直成功到现在,没有一次失败。你面对的是 10万 年间一直把 Y 基因单传下来,赢麻了的人,你说我要不要自信?


另外一边, X 基因已经很漂亮了,小仙女了,还是觉得自己身材不够好,鼻子不够挺。因为她们基因的形成是一个概率,没有笃定哪个基因一定会有,漂亮可能只是一个意外。因此一直比较焦虑,焦虑使女性一直不停地努力。一个不努力,一个超努力,搞得现实中女性颜值碾压男性。

3 ,为什么女性权利意识崛起得那么快?

Y 是很笃定地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单传一条线。做事情的时候会非常笃定,成体系地一步一个脚印。 X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天生就带有漂泊无助感,需要一定的消费行为证明自己的存在以抵消漂泊感。

Y 体系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为了理想,为了规律,为了道理,我们可以牺牲一切。只要接入 Y 基因体系的社会,生育率基本都非常健康,儒家社会,印度教,穆斯林,非洲部落等等。

但现代社会发展规律是重商主义,商业可以积累大量财富,财富是现代人的政治正确。而商业要的是交易量,交易量又取决于需求量。而 Y 体系在开发人的需求这个领域是非常差的,动不动要讲大道理,要灭人欲,能刺激消费才怪了呢。

这个时候人们想起了 X 体系好, X 注重个人感受,注重生活体验。而不会被政治,哲学,军事,生育率这种虚无缥缈的概念迷惑。

X 体系主张人的感受,欲望,这样消费需求很容易被开发出来,什么给狗狗盖个别墅这种需求都是小儿科, Y 体系下狗能吃上剩饭都不错了。需求大了,交易量就起来了,经济就繁荣了,人们生活条件就好了。

人们第一次认识到 X 体系原来是这么 YYDS 的呀。

你会发现只要政府有能力,在 Y 体系社会向 X 体系社会过渡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样东西叫做计划生育。强制压制 Y 体系给 X 体系让路。


4 ,女权群和直男群讨论的是一样东西吗?

我同时在一个女权群和一个直男群,他们都支持多生娃但他们之间有一个永恒的争议点。

女权说少生娃的问题出在男性不会善解人意,不够大方,给得不够。每个女人的生育养育价值平均价值是 300 万。

直男说少生娃问题出在女性只会算计得失,贪得无厌,要的太多。我们用这个价值可以把美国买 10 遍。

然后开始对骂,你没老婆吧?老婆不爱你吧? 你没老公吧? 老公出轨了吧?


女性强调的不是这个具体数字,没够 300 万我就一定走,拿着计算机来给你加,少一分钱就走。她们不是这个意思。她们控诉的点是,你为什么不注重我的感受,我有这个需求,你为什么不能察觉到,并来满足我?

女性的思维是从个人出发的,所有的语言都是我感觉怎样,他说了什么,他对我好不好,我闺蜜的故事,我朋友获得了什么待遇,我父母怎样理解这个事情。

男性强调的也不是说不关心女性的内心,而是相比内心感受,男性更加应该注重相处的规则。相夫教子这样的组合才能长远,如果像做生意要价,万事都平等交易,那么你的价值出现波动的时候,受损失的还是女性。

男性的思维都是从帕累托累进规律出发的,所有的语言都是这样的。这个规则对大家都好,所以我们要支持。这样的文化应该得到宣传。这样的行为应该要打压。

两个群里面讨论的主题本质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这个现象在相亲公众号的帖子上也很明显,女性觉得自己写得真是一个好啊,把全部美好的生活都展示出来了,你如果娶了我将会得到一个怎样完美的人生体验啊,一起旅游,一起看世界,一起做饭,一起遛狗,无敌了。你赚大发了啊,兄dei。


男性觉得自己写得也不错,各种展示自己的实力,生活情趣等。他们建立了一个框架,一个规划,想着你进来我的这个规划里面,你将扮演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将会对你真心,关心你,爱护你。


看到没有,广告语中 女性在给男性提供,女性最想要的个人生活体验感受。男性在给女性提供,男性最想要的家庭规则之下的一个角色。


两个群体,互相给对方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而不是对方需要的东西。除了撮合不成外,友爱得不得了。



5 大龄单身男女青年为什么没有被歧视?

这跟大家的感受可能会有点不一样,明明能感受到歧视啊,为什么说没有被歧视呢?

这里说的没有被歧视是相对而言,在一个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正常社会里面,大龄都是会被歧视的, 18 岁没有出嫁就是剩女了,会被所有人看不起。在新社会里面,大龄女生不但没有受到歧视,而且还受到鼓励。

为什么呢?

因为在商业社会,消费的主力就是单身女性,她们最会创造需求,最敢满足自己的需求。她们成为了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商业社会需要她们。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圈子的进步,你遇到的男性会越来越优秀,根本不在怕的。

其实商业社会里面,注重的是交易,其他一切都很自由,很开放。它不仅仅是不歧视大龄女,它连同性恋,跨性别者这些人也都不会歧视。

在一个健康的商业社会里面,除了没钱的,其他所有人都不会被歧视。牺牲一类人,拯救了所有人。大爱无疆,商业社会 YYDS

有人说什么大龄是因为一直没有遇到让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说能互相喜欢的人。


在基因看来,这个想法 是非常扯淡的,基因从来没有许诺过,人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能互相喜欢的人。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还在做梦呢? 因为 给商业社会为了增加需求,给个体营造了一个梦境。动不动就跟你说:啊 ,你很重要!啊,你本来就很好! 啊,你一定值得等待!啊,宁缺毋滥! 一定能找到喜欢的人是商业社会编出来赚你 钱的。


对于什么是 情, 么是喜欢,什么是择偶,什么是婚姻一堆事情,是个人定义出来的故事,个人意识越强,你的故事就越丰富多彩,或者凌乱不堪。


基因老板不关心也不管这个事情。基因老板只许诺过一件事,就是作为一个女性,25岁时,你大概率 不是处女。


我的承诺只能让你破处,至于你能不能一直喜欢那个破处的人,或者其他什么人,我无能为力了。剩下的东西有请你的个人意识自己去编吧。



6 ,过度宣扬多娃理论会影响生育率

生育是基因的任务,个人作为工具人,应该是被推着走的。也就是那种糊里糊涂的感觉。

大部分女孩子生孩子的感觉也确实是这样的,啊,就要当妈妈了啊?糊里糊涂的。对她们来说生孩子并不是一个精密算计的产物。去算一下孩子爸爸可能提供的东西,钱,关心,照顾,然后乘上一个风险系数。然后决定划不划算,要不要怀。划算就怀,不划算就不怀。

现代商业社会要发展,要满足人们的各种被释放的需求,人们就必须有相关知识储备,要去学习,要思考,要研究,要学历。而这种高强度的思考训练行为,让人习惯了什么都要研究一下。

思考什么是婚姻,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家庭,什么是伴侣,多少钱够养孩子,双方的角色是什么,双方付出对不对等,对方背叛后有什么备胎等等?

甚至研究什么是好的父母,好的伴侣,好的婚姻,自己有没有做到,有没有资格当父母,怎么样才能够资格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这种问题。

在这些个人视角看起来非常努力,非常负责任的行为,在基因视角看起来就是个傻子行为。

比如很多人会说自己是一个好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的人。什么意思呢?

这个行为的本质就是个人自己先建立一个道德体系,或者选用别人已经建好的。然后自己作为裁判用这套体系去检查自己是否符合这个价值体系。以获得心灵慰藉。其实就是自己当裁判员,自己当球员,进球了就欢呼一下。

基因看来思考自己有没有资格当好丈夫,妻子,父母的行为就是纯粹偷懒行为。

基因是你老板,给你释放了信号,你就听就好了,自己想出丰富多彩的内容的话会把基因的命令挤掉,导致生育率下降。

同样的道理,过度宣扬多娃派理论其实也会导致生育率下降。因为思考本身就会挤占基因思维的内存空间。

7 ,孩子产权问题

孩子是基因复制的产物,父母是个工具人。

孩子作为一个人,他究竟是要为了自己活还是为了父母活。

这个是文化体系给予的,你可以把孝道作为第一品德。也可以把有钱作为第一品德,或者自己过得好作为第一品德。 都可以 就看社会 需要什么样的思想。

以前农业社会孩子是作为家庭的一种劳动力资产出现的,他的产权就是父母的,社会把孝道作为第一品德。你完成了孝道,孝敬了父母,报答了养育之恩,就是优秀的人。


农业社会里孩子是父母的劳动力合伙人。


现代商业社会孩子是作为一种萌宠养成陪伴角色出现的,商业社会强调交易,让个人过得更好。但是基因不管你,只要你不生,我就给你焦虑感,给你不安全感,有很多方法弄死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就妥协了,去生孩子,去解决心理焦虑,缺乏安全感以及人生无意义感等问题。


现代商业社会里孩子是父母的养成系萌宠。


商业社会的核心是扩大需求,你全搞出劳动力,合伙人这种生产型的关系对消费,体验,扩大欲望没有帮助的。


需求就是商业社会的命根子,养成系萌宠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你有了这个养成系萌宠概念后,你才会觉得自己对孩子好像哪里做得不够好,没有给到孩子最好的东西,就算你给了,朋友的孩子总会有比你更好的。你的等级低了,又要开始焦虑了。


报个培训班,提升一下经验? 出国游个学见见世面? 去贵族学校体验体验? 全是氪金游戏,父母打得是不亦乐乎,升级萌宠,让萌宠成为朋友萌娃王者,你值得氪金。


以前孩子是劳动力,是给你打工赚钱的,生养孩子不但不花钱还能赚钱,生完孩子就安心了,享福了,弟弟妹妹由哥哥姐姐带大就行了。然后还要求孩子以后成才帮助家庭。


现在商业社会影响严重的地方,孩子是萌宠,需要花大价钱。而且父母普遍对孩子还没有期望,不会逼着孩子要赚钱养家什么的。好像很大气很开明。其实不然,本来就是萌宠,变成猛兽自然好,但变不成其实也无所谓。游戏嘛,痛并快乐着。

我问过一些女性,你说以前我们爷爷奶奶辈养那么多孩子,几乎没有花钱,而且孩子都挺有出息。现在养孩子为什么要那么多钱?不能像我们爷爷奶奶一样,给口白粥就活吗?

她说养孩子过程中大家都在比较,处处比较,如果你孩子吃不好大家会说你,会歧视你。在舆论压力下,你不能给孩子最差的,要给孩子最好的。所以养孩子贵了。

看到关键点没有:

不是说白粥不能养,而是如果你给最低配,孩子和自己都会被人说。

也就是说,养孩子那么累,养孩子那么贵。本质上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

解决一个怕被人说的问题。

玩升级萌宠游戏的时候,玩得太菜就必须氪金,不氪金培养不好要被批评的,变得没朋友的问题。

那孩子是什么?

孩子是你为了不被人说,为了合群,为了能跟大家一起在一个等级玩耍而培养的萌宠。


8 ,女性为什么不喜欢明码标价?

你如果认真看完上述几个问题,这个问题回不回答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生孩子是基因的行为,基因不会允许阻碍基因繁殖的事情出现。任何在基因的公司业绩面前花里胡哨的行为基因都会反对。

基因会认为,我是老板,你们几个打工仔尽快工作干活,为我的目标服务。

一个员工对另外一个员工明码标价是什么鬼东西啊?是不是想偷懒啊?

见过跟老板讨价还价的,没见过两个员工互相讨价还价的。你是不是有病啊?

为什么基因会发那么大火呢?

基因希望男女关系中出现的互助行为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体利益。基于他们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公司的,为一个老板服务的,目标一致希望做大做强。互相帮助能更快地把事情做好。

基因希望我们作为基因的员工,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是一体的,所以我们应该互帮互助。我们要为了基因的公司的业绩利益而奋斗。

基因不希望看到男女关系中出现的互帮互助行为是基于员工意识到,男女双方基于自己的需求而进行等价交换式的互帮互助行为对双方个体都有好处。

基因不希望你作为员工发现你们自己互相交易就能赚钱,那你还会考虑公司的利益吗?你们自己辞职出去自己交易不就得了。我这个老板不就废了吗?

DNLM ,给你们这样搞我不姓基了。

因此你会看到,在明码标价的过程中,会受到基因很大的阻拦,什么出来卖的,卖女儿呀,鸡,捞女,三陪呀什么都来,骂死你。







我想做一些新的尝试,以前都是光写,也没有跟大家有太多的互动。现在我每篇文章发出之后都会安排一场直播,跟大家以直播的形式再深入地聊一聊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如果你也对生育率,男女关系,孩子归属等问题有兴趣,欢迎预约直播。